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8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定植、分化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90min后再灌注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BM-MNCs组,n=6)和对照组(n=5),分别经冠脉移植PKH26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培养基,术后6周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行血流动力学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变化。结果在BM-MNCs组,心肌梗死后6周在缺血心肌内可找到移植细胞,其Ⅷ因子和desmin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左室等容舒张期压力最大变化率和心排量与心肌梗死后90min比较明显改善(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每搏输出量和心排量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边缘区的小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定植于梗死区心肌,并可分化为肌源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可促进小血管再生,有改善心功能的潜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比评价药物洗脱支架和金属裸支架对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11至2006-12我院75岁以上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269例,年龄在75~87岁;其中,药物洗脱支架组140例,金属裸支架组129例.30天、6~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对比2组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药物洗脱支架组支架直径显著小于金属裸支架组(P<0.05),支架长度显著大于金属裸支架组(P<0.05).30天MACE药物洗脱支架组与金属裸支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月随访,两组只有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在药物洗脱支架组显著低于金属裸支架组(P<0.001),在总随访率、造影复查率、造影复查时间、MACE和全因死亡率等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药物洗脱支架组晚期血栓发生率为1.4%,金属裸支架组未见晚期血栓发生.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和金属裸支架对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具有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且MACE有减少的趋势,但药物洗脱支架有发生晚期血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测定其血浆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以探讨LP-PLA2与各型冠心病的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程度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收住本院的患者分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8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入选冠心病患者的确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同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四组患者LP-PLA2浓度.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三组中的男性,高血压和吸烟史的比例较对照组高,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急性心肌梗死组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1MP-1)以及新喋呤均高于对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在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中LP-PLA2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组内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LP-PLA2的水平有逐步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支数相同时,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病变支数相同的患者合并结果显示:随着病变支数增加,LP-PLA2水平逐步升高,多支病变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增加,LP-PLA2水平及Gensini积分呈现逐步升高趋势,3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LP-PLA2的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R=0.02,P=0.82)、新喋呤(R=-0.11,P=0.14)、MMP-9(R=-0.15、P=0.40)以及TIMP-1(R=0.12,P=0.11)皆无相关性.结论:LP-PLA2的水平与冠脉的病变支数有着密切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冠脉的狭窄程度.LP-PLA2与冠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稳定与否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实验评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DAPT)疗程与标准疗程相比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65岁、行DES置入且术后1年内未发生不良事件。根...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绝经前女性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比2004-04至2007-12所有第一次因胸部不适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前565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绝经前冠心病组280例,平均年龄(44.12±4.48)岁,绝经前正常组285例,平均年龄(44.24±3.48)岁,绝经后经冠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的患者为绝经后冠心病组721例,平均年龄(58.09±1.44)岁,分析其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结果:绝经前冠心病组与绝经后冠心病组相比,高血压(55%比66%)、2型糖尿病(15.0%比31.5%)和高脂血症(23.9%比37.4%)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均<0.05.绝经前冠心病组比绝经后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43.2%比26.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三支病变的发生率则显著降低(20.4%比33.8%,P<0.001);左主干(2.9%比1.1%,P=0.048)和前降支近端(50.4%比38.6%,P<0.001)重度狭窄(狭窄≥90%)的发生率却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前女性具有典型胸痛症状,冠脉造影常显示严重的冠脉狭窄病变,而且这些病变常位于左主干和前降支近端.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 基因多态性(C34T 和G52T)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8 年11 月至2009 年11 月收住我院拟行PCI 的冠心病患者268 例,正规服用氯吡格雷12 个月.采用MassARRAY 时间飞行质谱及TaqMan Assay 检测入选患者血小板受体P2Y12 基因C34T 和G52T 两个位点,按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术后1 年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绞痛复发等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选病例按G52T 位点基因型分为H1/H1 型(n =195)和H2 携带者(H1/H2 和H2/H2,n =73)两组,H1/H1 组双支病变比例高于H2 携带者组(P <0.05),两组患者其余临床基本资料均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 >0.05).PCI 术后1 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术等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H2 携带者明显高于H1/H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 vs.5.1%,P <0.05).一年累计生存率H2 携带者要低于H1/H1 组(HR =2.543,95% CI:1.033 ~6.259,P =0.042).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急诊血运重建术和死亡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但H2 携带者心绞痛复发率高于H1/H1 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入选病例按C34T 位点基因型分为CC 型(n =174)和CT/TT 型(n =94)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均匹配(P >0.05).PCI 术后1 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和一年累计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血小板膜受体P2Y12 基因H2 携带者可能是中国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C34T 位点多态性和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对本院5例PTCA治疗后由超声心动图发现,最终经心包积液性质和(或)手术证实的冠状动脉穿孔并发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在PTCA治疗后20分钟~2小时突发胸闷、出汗、血压降低,而心率、呼吸、心电图明显变化,经快速补液和多巴胺治疗血压难以纠正;床旁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内10~25mm心包积液;并指导紧急实施心包穿刺和持续引流术,4例经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成功;仍有活动性出血,而急诊实施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行冠状动脉缝合治疗。5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PTCA术后疑有急性心包填塞,应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一经确诊,应紧急实施心包穿刺和持续引流术,连续观察引流效果,持续活动出血应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相似文献   
38.
成人及儿童心脏憩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人与儿童心脏憩室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经心脏造影或手术证实为心脏憩室的 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成人患者 (成人组 )皆因并发冠心病在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检查时被偶然发现。 5例儿童患者 (儿童组 )中 4例因并存其他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而施行外科矫治手术时被确诊 ,另 1例经左室造影证实。2成人组平均憩室瘤体径为 2 0~ 48(36 .3± 11.8) mm,憩室颈径为 10~ 17(14.0± 2 .9) mm;儿童组平均憩室瘤体径 2 5~ 80 (42 .0± 2 2 .0 ) m m,憩室颈径为 4~ 12 (8.6± 3.9) mm。 3成人组均为孤立性左室肌型憩室 ,无与憩室有关的并发症 ,未行手术治疗 ;儿童组中仅 1例为孤立性左室肌型憩室 ,其余 4例均根据其并存的心脏畸形类型分别接受了憩室缝合术和房、室间隔修补术、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或动脉导管结扎术等治疗。结论 :成人与儿童心脏憩室的临床特点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9.
在心绞痛的临床分型方面,除习惯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心绞痛分型外,较为流行的是采用Braunwald心绞痛分型。这两种分型各有所长,前者按心绞痛发作性质进行分型有助于理解心绞痛的发作特点和指导抗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但医师初诊时常较难作出自发型心绞痛的诊断,实际上目前已将自发型心绞痛和安静型心绞痛划等号,此外,近些年来提出的一些心绞痛如梗塞后心绞痛和混合型心绞痛等,原WHO分型中未能体现,故需作些补充。Braunwald分型的优点是较为实用,医师初诊时易于作出诊断,其新的分型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尼可地尔防治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的作用。方法中华小型猪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尼可地尔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结扎冠状动脉(冠脉)3h、松解1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AMI前后和再灌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和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最终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与AMI前相比,对照组AMI后3h左室收缩压(LVSP)、心排血量(CO)和左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再灌注后1h仅LVSP显著恢复(P<0.05),±dp/dtmax继续显著下降(P均<0.05)。尼可地尔组AMI后3h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同;但再灌注后1hLVSP、LVEDP、±dp/dtmax和CO均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比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2对照组MCE和病理染色所测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高度一致(P>0.05),再灌注后无再流范围(ANR%)分别为(78.50±4.35)%和(82.30±1.90)%,心肌坏死范围(NA%)为(98.50±1.35)%。尼可地尔组LA%虽与对照组相当(P均>0.05),但两方法所测ANR%和NA%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3对照组再灌注即刻和再灌注后1h冠脉血流量(CBV)仅占AMI前的50.6%和45.8%(P均<0.01);尼可地尔组CBV分别提高到69.4%和67.9%,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尼可地尔能有效防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改善其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