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付宽  陈章  白小红  张岩 《西南军医》2011,13(4):613-615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变性及血小板的改变.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03例,其中脑梗塞组75例,脑血栓形成组28例,另选健康成人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指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液流变学4项指标,病人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血栓和脑梗塞组之间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脑血栓和脑梗塞组血小板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血液的流变性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92.
陈章定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489-2490
目的探讨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1月收治的9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0例患者给予全脑照射治疗,B组50例患者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完成了放疗,未出现大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A组患者局部控制率为65.0%,1年内生存率为27.5%,2年内生存率为5.0%;B组患者局部控制率为86.0%,1年内生存率为34.0%,2年内生存率为10.0%。B组患者控制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癌变,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中风血流变性的变化。方法测定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本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变化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血浆ET和血清s0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P〈0.01后者P〈0.05)。结论出血性脑中风患者血液流变性存在异常,而ET和SOD的变化与本病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4.
白小红  陈章  丁燕 《四川医学》2004,25(12):1349-1350
目的 探讨脑结核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8例经临床确诊的脑结核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脑结核瘤CT全部显示有脑内异常密度改变,CT平扫为大片状水肿区。增强扫描显示被水肿区包围的环状或结节状强化病灶,可视为本病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CT对脑结核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
小剂量顺铂连续静脉滴注加静脉注射丝裂霉素治疗恶性上腔静脉综合征19例。完全缓解17例,有效率89.4%;缓解者中最短存活半年,最长已存活1年来复发。其中8例患者治疗第1天后自觉颜面部肿胀减轻,7~10天上腔静脉综合征消失,化疗3个疗程后纵隔及肺部肿块明显缩小,腔静脉受压及癌栓消失。此法副作用较轻,未见肾、耳毒性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引起肌酐、尿素氮升高、一般停药后可自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早发性(E-VAP)和迟发性(L-VAP)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比较。方法本院在ICU发生VAP患者68例,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住院时间、死亡人数、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的区别。结果两组均易感的危险因素有肺外感染、年龄偏大身体弱、应用了H+拮抗剂。L-VAP组的G-杆菌及混合感染所占比例显著高于E-VAP组,P0.05。同时L-VAP组病死率、住院时间、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均长于E-VAP组,P0.05。结论 L-VAP患者致病菌主要是G-杆菌、混合感染,且L-VAP患者的病死率更高,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97.
冠状动脉微栓塞后MCP-1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经导管建立急性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检测微栓塞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变化情况。方法12只小型猪,通过导管方法建立急性冠脉微栓塞模型,观察急性期(微栓塞前、微栓塞后2h、6h)及慢性期(微栓塞前、微栓塞后1周)血清中MCP-1浓度变化,RT-PCR观察心肌组织中MCP-1及粒细胞变化。结果MCP-1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MCP-1存2h有明显增加,与基础相比P〈0.05;6 h MCP-1与基础相比P〈0.01。1周时,而MCP-1与微栓塞前相比没有明艟变化(P〉0.05),心肌组织RT.PCR显示MCP-1 mRNA表达只在6h明显升高(P〈0.05),1周时不再升高(P〉0.05)。微栓塞1周后前壁心肌组织病理切片计数测得粒细胞为(103.0±49.4),后壁测得为(43.9±24.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冠脉微栓塞后m【清MCP一1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心肌组织MCP-1 mRNA只在微栓塞后6h升高。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