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外照射联合腔内后装治疗T1、T2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咽癌外照射后期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有计划地对首程T1、T2期鼻咽癌患者52例,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6例)和外照射联合高剂率腔内后装推量组(综合放疗组26例),其中综合放疗组在鼻咽癌外照射至DT40Gy、50Gy、60Gy时行腔内后装治疗一次.结果综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三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是100%与73.0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年生存率是92.31%和84.6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1、T2期鼻咽癌外照射后期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外照射的剂量及降低其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42.
单逖奎  陈章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68-1769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6年9月~2006年8月收治的273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73例食管癌经手术治疗,临床治愈率为98.9%。术后总的3年生存率60%(116/193),5年生存率34.65%(48/139)。结论:正确的手术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手术切除的彻底性,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延长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胰腺癌的CT征象,探讨CT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胰腺癌病人的CT检测资料,总结特征性影像表现。结果胰腺癌患者的CT检测均有明显改变。在胆总管阻塞端、胰周大血管侵犯、腹膜的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检出率高。结论CT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及早发现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4.
大剂量皮质激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重症哮喘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例重症哮喘患者用大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持续静脉滴注(每次100~200mg,每日1000~1800mg)同时快速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并与常规激素治疗的15例重症哮喘进行对照,发现症状缓解、喘鸣音的消失、动脉血气的恢复都明显缩短。重症哮喘合并气胸,即使肺萎陷30%以下,亦应穿利抽气或行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45.
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其中,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是一类伴有多系统损害的重症皮肤病,受损面积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的药疹。成都军区总医院感染呼吸科2011年2月收治了l例中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在肱骨三、四部分骨折脱位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与选择原则。方法本组共19例,均为Neer分型三、四部分骨折、脱位。其中男7例,女12例,平均48.8岁;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5例;1例合并臂丛损伤。采用透视下牵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2例。术中修补肩袖与关节囊,术后外展架固定4~6 w,早期康复锻炼。结果获10例随访,平均13个月,按Neer评定标准,患侧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0%,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结论以三、四部分骨折为代表的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整复与固定难度较大,需根据患者年龄、骨质量、骨折类型、碎片数量综合考虑和个体化设计,无论在解剖修复还是力学重建上,手术固定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纵隔新生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成都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1月-2014年4月完成EBUS.TBNA操作的11例,对EBUS.TBNA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1例中,9例明确了病理诊断,其中1例为胸腺瘤,其余8例为小细胞肺癌等恶性疾病;另外2例病理诊断为阴性。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BUS—TBNA具有创伤小、直视操作、风险可控的优点,是一项有重要临床价值的介入肺脏病学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镇静、镇痛方法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 RICU) 抢救性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10 例需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5 组: ①对照组: 插管前不给予任何镇静、镇痛药物; ②芬太尼组: 插管前给予芬太尼2 μg/kg, 继以芬太尼2 μg·kg- 1·h- 1维持; ③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 插管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 + 芬太尼2 μg/kg, 继以盐酸右美托咪定0. 5 μg·kg- 1·h- 1 +芬太尼2 μg·kg- 1·h- 1维持; ④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 插管前给予咪唑安定0. 05 mg/kg + 芬太尼2 μg/kg, 继以咪唑安定0. 05 mg·kg- 1·h- 1 + 芬太尼2 μg·kg- 1 ·h- 1维持; ⑤ 丙泊酚+ 芬太尼组: 插管前给予丙泊酚1 mg/kg + 芬太尼2 μg/kg, 继以丙泊酚0. 4 mg·kg- 1·h- 1 + 芬太尼2 μg·kg- 1·h- 1维持。根据以上分组处理后行气管插管, 观察并记录5组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和呼吸频率( RR) , 氧合指数( PaO2 /FiO2 ) 指标, 以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Riker 镇静和躁动评分, 严重心率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心室纤颤、心跳骤停) 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丙泊酚+ 芬太尼组及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5. 4% 和90. 9% , 高于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 86. 4% , P 〈0. 05) , 但前3 组均高于芬太尼组( 45. 4% ) 和对照组( 31. 8% , P 〈0. 05) 。插管5 min 后5 组患者的PaO2 /FiO2 指标均高于插管前, 丙泊酚+ 芬太尼组、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及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5) ,但3 组均高于对照组及芬太尼组( P 〈0. 05)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 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 0% ) 、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 9. 0% ) 和丙泊酚+ 芬太尼组( 9. 0% ) 低于对照组( 13. 6% ) 及芬太尼组( 18. 2% , P 〈0. 05) 。插管时及插管后2 min 的MAP, 丙泊酚+ 芬太尼组、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低于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及对照组( P 〈0. 05) 。插管时患者的Riker 镇静和躁动评分≤4 分者所占比例别为丙泊酚+ 芬太尼组90. 9% , 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86. 4% , 高于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 68. 2% , P 〈 0. 05) , 但均高于对照组( 18. 2%) 及芬太尼组( 22. 7% , P 〈 0. 05) 。结论 小剂量的丙泊酚+ 芬太尼和咪唑安定+ 芬太尼及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均可用于ICU抢救性气管插管, 可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在产生镇静作用的同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更小, 减少心肌耗氧, 是抢救性气管插管时理想的镇静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研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在2008年6月~2013年7月收治5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再给予静脉滴注大剂量氨溴索900 mg,1次/d;对照组再给予静脉滴注氨溴索60~180 mg/d,2次/d。两组疗程均为8~14 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症状与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8、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IL-8、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疗效确切,能够更快缩短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更好改善氧合情况。  相似文献   
50.
小剂量顺铂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恶性上腔静脉综合征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剂量顺铂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恶性上腔静脉综合征19例江开勇,钟义,李鸿雁,黄碧琼,孙翊道,肖贞良,何乾文,梁利祥,陈章1981年~1992年我们共收治恶性上腔静脉综合征20例,其中19例由肺癌所致。均经病理证实,阻塞部位由CT诊断,经顺铂(DDP)、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