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4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56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790篇
内科学   347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2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605篇
综合类   1819篇
预防医学   704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795篇
  11篇
中国医学   508篇
肿瘤学   19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oxLDL对人内皮细胞的CXC亚家族趋化因子GROα的调节作用及生理意义。方法 超高速离心得LDL ,氧化后得oxLDL。逆转录PCR分析人内皮细胞系ECV30 4细胞GROαmRNA。GAPDH被用作PCR中正常改变的对照物。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ECV30 4细胞表面连接及分泌到溶液中的GROα蛋白。静态细胞粘附试验测定ECV30 4细胞表面连接的GROα蛋白的生理意义。结果 正常ECV30 4细胞不表达GROαmRNA ;OxLDL显著调节其表达 ,诱导效应首先出现在处理后 1h ,最大在 2h ,在 4h时下降。相比较 ,LDL对其mRNA表达没有影响。正常ECV30 4细胞低水平表达细胞表面的GROα蛋白。OxLDL呈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地上调其表面的GROα蛋白。相比较 ,LDL对其表面表达的GROα蛋白无调节作用。OxLDL对ECV30 4细胞分泌到细胞溶液中GROα蛋白很少有影响。 4 0 μg/mloxLDL处理ECV30 4细胞 2 4h ,造成显著的人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粘附到ECV30 4细胞数目的增加。用GROα抗体预处理oxLDL刺激的ECV30 4细胞 ,可显著减低U937细胞粘附到ECV30 4细胞的U937细胞数目 (大约 2 / 3)。结论 oxLDL可能功能性上调内皮细胞GRO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92.
医护人员HBV和HCV院内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院内感染是当代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卫生学的重要课题 ,是医疗实践的一大障碍 ,院内感染不仅限于病人 ,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威胁亦很大。尤其是与患者血液及分泌物接触较多的科室更为严重。近年来国内已有丙型肝炎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故研究HCV在医院工作人员中的感染极为重要。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健康水平 ,保证医疗质量和各项指标的完成 ,我们对哈尔滨市 5家综合性医院 10 0 2名职工体检的HBV和HCV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凡有HBsAg、抗HBc、抗HBe、HBeAg、抗HBc IgM中一项阳性者为乙肝病毒感染者 ,抗 -HCV阳…  相似文献   
93.
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性肠套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江  陈明  黄庆荣  杨引  罗泽斌 《广东医学》2001,22(3):252-253
目的 介绍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性肠套叠的方法。探讨其适应证、作用机制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采用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肠套叠35例。结果 35例中,27例在全麻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8例复位失败中转手术。全组没有并发肠穿孔病例。结论 全麻下空气灌肠明显降低肠套叠的手术率。  相似文献   
94.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CHO)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CHO)疫茵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阻断效果。方法:选70例生于母亲为HBsAg和HBsAg双阳性的婴儿,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39例),A组为单纯疫苗组,注射3次疫苗(0、1、6月,10μg/次);B组为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自(HBIG)组,注射3次疫苗(同A组),并于出生时注射半支(50IU)HBIG。全程2~6个月采血,用固相放射免疫(RIA)法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结果:抗抗-HBs阳转率为83.87%,阻断率为83.87%,疫苗加半量乙肝免疫球蛋白(50IU)组分别为93.10%和93.59%。结论:乙肝基因重组(CHO)疫苗有良好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如果出生时加注半支HBIG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5.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近年已用于某些实体瘤 (如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 )治疗 ,且获得了较好效果。文献报道 ,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明显提高 ,患者生存期延长。淋巴瘤合并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很少见 ,用常规手段往往疗效和预后不佳。笔者应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合并黑色素瘤 1例。国内尚未见相同报道。1 病例摘要患者 ,男性 ,36岁 ,住院号 42 5 95 2。 1997年 7月发现右腋下肿块 ,在我院病理切片报告为弥漫性多形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组化 :LCA (± ) ,L 2 6 (- ) ,UCHL 1(+ ) ,Ki 1(  相似文献   
96.
胍丁胺作为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体,能调节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并有多方面的生物学作用如降糖、利尿、对抗阿片类药物所致耐受和依赖、抗炎等,因此胍丁胺很可能是又一个新的神经递质或调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凝血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及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取上清液测vW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细胞冻融液测组织因子的活性。结果 :①与对照相比凝血酶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 ( 1 2 .8± 2 .43,P <0 .0 0 1 )和释放vWF( 1 8.43± 3.2 0 ,P <0 .0 0 1 ) ,川芎嗪则抑制组织因子表达 ( 0 .52± 0 .1 3,P <0 .0 0 1 )抑制vWF释放 ( 1 3.3± 5.6,P <0 .0 1 ) ;②与对照相比 ( 2 .64± 0 .93) ,凝血酶明显抑制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0 .81± 0 .52 ,P <0 .0 0 1 ) ,但川芎嗪无明显作用 ,也不能抑制凝血酶的效应。结论 :川芎嗪可以抑制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和释放vWF。  相似文献   
98.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 ,外科治疗腹股沟疝已有 1 0 0余年历史 ,然而 ,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 ,发现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较多弊端。自 1 999年 9月至今 ,我院采用疝无张力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修补法 )治疗腹股沟疝 1 2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 ,男 1 0例 ,女 2例 ,年龄 1 7岁~ 78岁 ,平均 46岁 ,其中腹股沟斜疝 1 1例 ,腹股沟直疝1例 ,复发疝 2例。所有材料Manexmesh(网片 )和Perfixplug(充填物 )均为Bard公司产品 ,是一种聚丙稀材料 ,Mesh为长方形网眼补片 ,Plug为园锥形梅花瓣…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810nm半导体红外线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chera ciliary photocoagnlation 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法国BIV公司生产的810nm半导体红外线激光仪,经光纤将能量传输到激光头,在距角膜缘后1.2~1.5mm,紧贴眼球壁,使激光头与视轴平行,设置激光能量1.8~2.2W,时间2~3s,发射激光后听到眼内“爆破声”作为治疗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对铜陵地区4854名0~6岁健康儿童有关肾功能、血糖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调查。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上推荐的方法和采用ASCA型生化分析信检测。结果 通过检测、统计分析得出0~6岁健康儿童肾功能、血糖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结论 此项调查对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对指导健康儿童预防疾病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