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99篇
神经病学   32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目的 观察不同损毁程度的帕金森病 (PD)小鼠模型纹状体多巴胺D2 受体 (DR)功能变化 ,探讨12 5I IBZMD2 R功能显像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注射MPTP(30 0mg·kg-1·d-1)天数的不同将小鼠分为MPTP1,3,5和 7d模型组和对照组 ,静脉注射12 5I IBZM 2 0 μCi,1h后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 (HPLC 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 (D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 (TH)染色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MPTP损毁 1,3,5d组的纹状体 /皮层感兴趣区放射活性比值分别增高 8% ,16 %和 17% ,而MPTP损毁 7d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PTP损毁各组的纹状体DA浓度分别降低 47% ,75 % ,95 %和 95 %。TH染色可见黑质TH阳性神经元随MPTP损毁加重而数量减少。结论 MPTP损毁的PD小鼠模型纹状体D2 R功能在损毁程度轻时逐渐增强 ,呈上调现象 ;而在损毁程度严重时则降至正常。表明在PD早期宜使用DR激动剂。在体动态监测纹状体的D2 R功能状态有助于了解在疾病的不同阶段PD患者对多巴制剂及DR激动剂的治疗反应性。  相似文献   
66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及帕金森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与脑梗死、帕金森病 (PD)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及性别基本匹配的脑梗死组60例、PD组15例和正常老年组30例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被检者血浆Hcy浓度 ,并同时测定叶酸和维生素B12。结果脑梗死组和PD组的血Hcy浓度分别是 (17.15±4.63)μmol/L、(15.65±2.70) μmol/L ,明显高于正常老年组 (10.12±2.62) μmol/L。另外 ,经相关回归分析示 :被检者血中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 存在负相关。结论脑梗死组、PD组及正常老年组之间血中Hcy水平不尽相同。Hcy水平与脑梗死、PD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并与叶酸、维生素B12 呈负相关。因此补充营养元素叶酸、维生素B12 可能有助于降低Hcy水平及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3.
目的 观察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  相似文献   
664.
施普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共10天;对照组(140例)接受非施普善的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NIH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除在治疗后第3天时无显著差异外,在治疗后第112、1、28天时均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在治疗后28天时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施普善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65.
目的 探讨混合性的谱系激酶抑制剂K252a预处理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6只小鼠平均分4组:K252a预处理组小鼠侧脑室内先后分别注入K252a和凝聚态Aβ25~35 4.5 μL;对照组全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先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凝聚态Aβ25~35;DMSO预处理组先后分别注射DMSO和凝聚态Aβ25~35给药结束11 d后对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活性.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发现模型组小鼠的上台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K252a预处理组(P<0.05).空间搜索实验发现模型组小鼠在平台所在象限中游泳的时间百分比和游泳的距离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252a预处理组的游泳时间百分比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AChE的活性升高(P<0.05),ChAT的活性降低(P<0.05);K252a预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AChE的活性降低(P<0.05),ChAT的活性升高(P<0.05).结论 K252a预处理能够改善Aβ25~35诱导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该作用与其抑制AChE活性和增强ChA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66.
铁剂诱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铁剂对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为阐明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提供资料。方法 将铁剂定向注射至大鼠一侧黑质,6周后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伤情况,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化学分光比色法检测中脑自由基代谢变化。结果 大剂量铁剂(40μg)可诱发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显著变性、丢失,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显著降低,中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升高、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小剂量铁剂(4μg)无明显致TH阳性细胞丢失作用,但也可使中脑MDA升高。结论 铁剂可造成中脑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丢失,铁介导的自由基生成增加在P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7.
目的利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和PC 12细胞观察烷丙苯胺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烷丙苯胺分别作用于SK-N-SH和PC 12细胞2 h, 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内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sAPPα)的分泌和细胞APP的表达,加入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C特异性抑制剂检测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10μmol/L烷丙苯胺作用2 h能使SK-N-SH和PC 12细胞sAPPα的分泌显著增加,其灰度值分别为68.76±11.30和59.64±12.67,对照组分别为33.90±9.36和29.82±10.28,均为P<0.01;而对细胞本身APP的表达无影响,sAPPα的分泌增加能够被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C抑制剂所阻断。结论烷丙苯胺能通过α分泌酶代谢方向增加细胞sAPPα的分泌。  相似文献   
66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疲劳的相关因素及其存在的可能机制。方法人组PD患者73例,采用疲劳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定患者是否存在疲劳,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用药情况,并进行UPDRS、Hoehn—Yahr分期、汉密顿抑郁量表(HMDS)、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thescale for outcomes in PD for autonomic symptoms,SCOPA—AUT)等评定,比较疲劳组(FSS分值/9〉4)和非疲劳组(FSS分值/9≤4)在各方面是否存在差别。结果73例参与疲劳评价的PD患者中,56例(76.7%)存在疲劳。日常生活能力、运动障碍、治疗的并发症、自主神经功能及HMDS与疲劳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PDRS第二部分评分及HMDS是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疲劳是PD患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及抑郁对疲劳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6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TIA的概念自从Fisher首先提出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起病突然,不遗留任何后遗症状,常反复发作。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  相似文献   
670.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因此药物治疗主要停留在对症阶段。左旋多巴(Ievodopa)治疗诱发的运动并发症一直是困扰医患的难题,“持续性纹状体多巴胺能刺激”治疗新策略的出现有望攻克难关。探求神经保护药物是人们对“治本”的渴望,是药物治疗执着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