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陈玫  刘兰芬 《疾病监测》1999,14(2):57-59
随着消灭脊灰目标的接近,实施有效的实验室监测显得越来越重要。AFP病例密切接触者作为脊灰病毒传播的高危人群采集粪便标本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监测,可以增加监测脊灰野病毒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有充分证据表明该地区是否存在脊灰野病毒的循环。现将...  相似文献   
92.
93.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2d ;血型O ,RhD(+)。出生 2d后 ,由于躯干 ,四肢有出血点 ,血小板计数 3× 10 9/L ,医院送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后诊断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连续 5d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 (1.0 g/d) ,出血点消失 ,病情逐渐好转。其母 ,36岁 ,血型“O” ,RhD(+) ,孕 2产 2 ,第 1胎正常产 ,第2胎为该患儿 ;无输血史 ,血小板数 15× 10 9/L。2 实验室检查2 1 试剂及方法 抗 A ,抗 B(长春博德 ,批号 2 0 0 10 713) ,抗 D(贝索 ,批号 2 0 0 10 2 2 2 )。血小板抗体检测采用SEPSA法 (试剂由上海血液中心供…  相似文献   
94.
通过 1 0余年的努力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到 2 0 0 2年底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还有脊灰野病毒循环 ,但随着消灭脊灰的进展 ,也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 ,其中脊灰疫苗病毒发生变异并且致病成为全球消灭脊灰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此外非脊灰肠道病毒的致麻痹作用也是近年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对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进行肠道病毒监测 ,对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河北省 2 0 0 2年AFP病例肠道病毒监测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河北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个案表、随访表。人口…  相似文献   
95.
报告了河北省1993~1996年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离到的NPEV毒株数占AFP病例病毒分离的7536%,有明显的夏秋季感染高峰,感染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人群;在有明确诊断的病例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为最多,但资料同时也显示有20%的NPEV感染者有与脊灰相类似的麻痹、发热和急速进行性麻痹,6%的NPEV感染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在发病后60天残留麻痹。提示我们要加强对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的儿童脑炎后遗症患儿12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处理,同时给予患儿退热、镇静及脱水利尿常规治疗。并且给予患儿奥卡西平片口服,每次150 mg,每日2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和穴位注射,每次取穴4~5个,注射乙酰谷酰胺100mg。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癫痫、智力障碍、残疾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1/6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2/63),显著低于对照组18.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童脑炎后遗症的治疗中,采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的监测情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以防止其扩散. 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对河北省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与血清定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目的 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 结果从407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24株,分离率为5.90%,从24例AFP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株脊灰疫苗株病毒.对分离到的39株单血清型PV进行了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均未发现VDPV和脊灰野病毒. 结论 2008年河北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实验室监测系统敏感有效,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及时发现河北省可能出现的脊灰疫苗衍生病例(VDPV)。方法对河北省2007—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定型。所有标本用L20B、RD细胞同时进行病毒分离,用PCR—RFLP法做型内鉴定。结果从报告的763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42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株(PV),其中Ⅰ型4株,Ⅱ型11株,Ⅲ型11株,混合型13株,PV+NEPV共3株;将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共得到58株,以Ⅲ型PV为主,均为疫苗变异株;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儿童占84.48%,男性发生变异39株,女性发生19株。结论河北省2007—2008年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有部分变异,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河北省1995-2003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鉴定按WHO《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中的操作规程进行,所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用PCR-RFLP法做型内鉴别。结果1995-2003年共监测AFP病例粪便标本2957例,共分离出脊灰病毒(PV)258株,平均分离率为8·7%,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型内鉴定均为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22株,平均分离率为10·8%。NPEV的分离呈夏秋季感染高峰。结论河北省1995-2003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同时使用3种细胞可以提高PV的分离率,RD和HeP-2细胞对提高NPEV的分离率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不断深入。河北省自1992年起已连续多年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近年来脊灰疫苗接种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所用疫苗是否为合格疫苗,能否达到有效接种,是免疫预防的关键。为对全省各级冷链运转状况进行评价,保证儿童使用合格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每年对OPV效价进行抽样监测,现将2001—2006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