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河北省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北省2017年bOPV的AEFI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河北省2017年共报告bOPV的AEFI 590例,报告发生率为22.02/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占95.25%(562例,20.98/10万剂)、3.39%(20例,0.75/10万剂);≤1岁占70.34%;发生在接种疫苗后≤1d内占87.63%。结论河北省bOPV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2.
河北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工作质量逐年提高,1995年以来已连续数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卫生部规定的合格实验室的各项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的病原学监测,并为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北省1991—2001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河北省1995~1996年AFP病例接触者病原学监测报告河北省卫生防疫站(保定071000)刘兰芬陈玫张振国李玫宋慧军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指本地人群和外环境中没有脊灰野病毒循环。AFP接触者是脊灰病毒传播的高危人群,因此在加强AFP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74.
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进程中,实验室要对大量的标本进行检测。由于病毒株对细胞敏感性的差异,在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时,WHO推荐使用RD和Hep─2两种细胞株,而这两种细胞不仅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敏感,而且对其它肠道病毒,尤其是一些能致麻痹的肠道病毒也敏感。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深入开展,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肝病例越来越少,而由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S.koike教授建立了一种L_α细胞,该细胞株仅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敏感,而其它肠道病毒不能在其中生长。我们用L_α细胞对脊髓灰质炎和其它肠道病毒的分离鉴定做了一些试验研究,显示L_α细胞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河北省200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结果]河北省2006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486例,其中AFP病例480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报告发病率3.2/10万,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共收到474例病例标本,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93.8%,分离出脊灰疫苗株病毒25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71株. [结论]要维持无脊灰状态,应继续保持高质量AFP病例监测,保证高水平口服脊灰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76.
新疆地区通过每年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强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基层卫生信息化水平、疾病防控科研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满意度和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文章以新疆自治区为例,对新疆地区推进全民健康体检工作的措施、成效和相关经验进行梳理,以期为全民健康体检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7.
经外周穿刺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pherlly Insered Centrd Cuntheter简称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术,它是长期输液途径的首选,是化疗治疗的最好途径;是肠外营养输入的最佳选择;其优点是减少药物性静脉炎发生;比其它中心静脉置管操作安全,并发症少;患者活动方便,有利于,易于保留;患者和家属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78.
目的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阶段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灰实验室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VP1编码区基因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河北省2011年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8株,均为疫苗类似株,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结论河北省2011年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7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失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状态与疾病的关系,分析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抗体标记法分别对47例RA患者和39名健康志愿者(HVs)进行CD3、CD8、IL-17与CD4、CD25、F0xP3标记,测定Th17与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IL-6、IL-23和IL-17水平。结果RA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8^+IL-17^+T细胞占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1.12±0.38)%,明显高于对照组(0.68±0.29)%(t=1.83,P〈0.05);CD4’CD25’FoxP3^+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2.74±0.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9±1.23)%(t=-2.94,P〈0.05)。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结果:IL-6水平在RA组为(13.5±3.7)ng/L,正常人为(4.6±0.9)ng/L(t=6.24,P〈0.01);IL-23水平在RA组为(71±19)ng/L,正常人为(25±6)ng/L(t=14.37,P〈0.01);IL-17水平在RA组为(122±33)ng/L,正常人为(37±9)ng/L(t=19.01,P〈0.01);RA患者血清IL-6、IL-23和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RA患者外周血Th17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异常可能是RA发病的重要因素,IL-6和IL-23的升高是引起这些改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