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8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比较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针对其临床特征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6月-2017年6月行腹膜透析置管并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及合并糖尿病的非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总计67例,30例至少发生过1次腹膜炎,占44.8%;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共216例,其中68例至少发生过1次腹膜炎,占31.4%,分析此30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及68例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在首次发生腹膜炎时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基本资料方面,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较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透析方式(本人、家人或保姆操作)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血磷、钙磷乘积、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方面,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较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有着更早发生腹膜炎的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症方面,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脑血管疾病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及因拔管导致退出腹膜透析情况均高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情况比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差,更易发生感染及营养不良,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此类患者加强腹膜透析操作的指导及教育。 相似文献
22.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严重或少见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癌的严重或少见并发症. 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272例肝癌RFA治疗的严重或少见的并发症资料. 结果 272例肝癌行RFA 301次,严重或少见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3.32% (10/301),其中2例导致死亡,病死率为0.66%(2/301).10例并发症包括:腹腔出血1例,感染2例(腹膜炎合并败血症1例,胆汁瘤继发肝脓疡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1例为胆道出血),肝动静脉瘘1例,血气胸1例,食管胸膜瘘1例,肿瘤针道播散1例. 结论 RFA严重并发症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腹腔出血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肝癌高转移细胞系MHCC-97H耐受失巢凋亡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明确OPN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方法:MHCC-97H在悬浮培养条件下,观察其对失巢凋亡的敏感性。经体外化学合成骨桥蛋白序列特异性的RNAi分子(RNAi1、RNAi2、RNAi3),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转染MHCC-97H肝癌细胞系,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抑制OPN的表达的作用以及诱导失巢凋亡的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失巢凋亡情况(Annexin V/PI双染色法)。结果:在悬浮培养条件下,MHCC-97H耐受失巢凋亡。特异性的OPN RNAi转染MHCC-97H细胞后,OPN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特异性RNAi转染组细胞悬浮培养72h后,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OPN介导耐受失巢凋亡是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
天门冬氨酸洛美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门冬氨酸洛美沙星 (Lome floxacinasparatate ,LFLX)系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目前 ,广泛应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胆道、肠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中耳炎、鼻窦炎等治疗。利巴韦林(Ribavirin ,RIB)为一具有抑制病毒活性的合成核苷酸类衍生物。至今上述二种药物混合滴注的配伍稳定性未见报道。本文对其配伍稳定性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 UV - 16 0 1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 ;HACH 2 10 0N浊度仪 ;奥立龙 82 8酸度计 ;LRH - 15 0B生化培养…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具有乙肝背景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前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与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具有乙肝背景的小HCC行RFA治疗的3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HBeAg水平,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n=112)和HBeAg阴性组(n=279)。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分析RFA术前HBeAg水平和RFA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HBeAg阳性组术后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 time,RFS)为(23.00±1.99)个月,HBeAg阴性组术后中位RFS为(31.00±3.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水平(HR 1.393,95%CI 1.052~1.845,P=0.021)、血清HBV-DNA水平分级(HR 1.402,95%CI1.013~1.939,P=0.041)和HBeAg水平(HR 1.389,95%CI 1.017~1.896,P=0.039)是影响乙肝背景小HCC RFA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HCC RFA术前血清HBeAg水平与术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是原发性HCC RF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复旦大学肝癌研宄所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186例接受射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肿瘤直径在≤3cm,肿瘤数目在≤2个。术后1个月行增强磁共振以明确射频毁损疗效,以后定期随访血生化和影像学检查。采用Kaplan-Meier 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1~10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6.00±11.84)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和55%,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29.00±3.68)个月。完全消融毁损率为99.0%。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级是影响总生存 时间的唯一危险因素(P=0.03)。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没有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射频消融对于小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在≤3cm的肿瘤。伴有肝硬化的极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首选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7.
本文探讨了对国境口岸涉外维修行业进行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和卫生监管的方法。介绍了实施“卫生监测评估”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方法。提出了对涉外维修行业的卫生监督要求。 相似文献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