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5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77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258篇 |
内科学 | 120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67篇 |
外科学 | 124篇 |
综合类 | 441篇 |
预防医学 | 192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156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81篇 |
肿瘤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要求护理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要达到治疗、护理安全有效,需要在护生实习时即加强安全方面的教育,使护理事业的接班人牢固确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而肿瘤病房患者的护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结合肿瘤病房,对护生的护理安全管理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2.
103.
惊厥为婴幼儿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部分发生在新生儿、婴幼儿早期特定年龄时期,绝大多数患儿神经系统检查和智力发育正常,惊厥转归良好。随着螺旋CT在儿科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应用,实现影像学早期对引起婴幼儿惊厥灶更准确的定位、定性始终是影像科诊断和临床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难点所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CT观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惊厥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额、顶叶脑回形态发育落后的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以下简称肺心病并Ⅱ型呼衰)患者临床死亡率高,应用血液透析(HD)治疗肺心病并Ⅱ型呼衰患者1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为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7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血气分析结果符合Ⅱ型呼衰诊断。治疗患者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6~71岁。1.2 血液透析方法美国COB人工透析机,日本NEPHRAL1280L透析管,透析液为碳酸液。人工肾血流量150~200ml/min,透析时间1~2h,除…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CXCL8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的意义,以及与其预后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86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0例非小细胞肺癌癌旁正常组织趋化因子CXCL8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表达。结果 CXCL8和CXCR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随着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升高,CXCL8和CXCR2的阳性表达也越来越高。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XCL8和CXCR2的阳性表达具有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XCL8和CXCR2的阳性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在临床中可通过CXCL8和CXCR2联合检测帮助改善预后,除此之外,也为相关医务人员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了更为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9.
朱水荣潘军航龚璞张政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1):56-57
患者男,69岁,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排尿等待,尿不尽感,伴尿线细,射程短。夜尿4~5次,无发热、腰痛,无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曾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给予前列康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及可能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23日—2月25日在武汉市第五医院住院期间死亡的8例新冠肺炎病例的临床特征。 结果 8例新冠肺炎病例的死亡年龄在65~75岁之间,平均年龄(70.63±3.99)岁,平均病程 (12±2.83)d;8例病例均有明确基础疾病,其中最常见为高血压,其次为脑梗死、糖尿病、冠心病、肺部基础疾病;除肺脏损害外,其他器官损害主要有心脏,其次为肾脏、肝脏,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其中4例(4/8)病例D2聚体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6例(6/8)、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6例(6/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升高8例(8/8)、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升高8例(8/8)、淋巴细胞计数下降4例(4/8)、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8例(8/8)。病例死亡前一次白细胞计数(8/8)、中性粒细胞计数(8/8)、CRP(8/8)、降钙素原(8/8)、D2聚体(8/8)水平较入院时升高,血氧分压(8/8)、淋巴细胞计数(7/8)、淋巴细胞比率(8/8)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显示肺部影像学较入院时病灶增多、范围增大。 结论 高龄及合并有基础疾病是新冠肺炎抢救困难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细菌感染可能对疾病进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血氧分压、胸部C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CRP、降钙素原、D2聚体可能是疾病进展、预后不良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