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65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三例体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告3例Ⅰ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接受全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术移植胰及肾功能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后,停用胰岛素后,血肌酐、尿素氮降至正常。本组其中2例胰肾有功能存活分别为3年和2年。例3因移植肾急性排斥,多器官衰竭于术后第22天死亡。作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病和尿毒症。  相似文献   
82.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血淀粉酶显著升高,但均无腹部压痛及其它胰腺炎体征,胰腺B超、CT完全正常。按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等治疗,血淀粉酶始终不能达正常值,反而出现禁食时不良反应;停止治疗后,患者未出现症状加重.且营养不良症状显著改善。怎样正确诊断肾小球疾病患者腹痛时是否真正患有急性胰腺炎,并进而确定有关治疗.  相似文献   
83.
肾移植患者并发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类型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1977年 7月至 2 0 0 1年 9月 1189例 (12 0 0例次 )肾移植受者术后恶性肿瘤发生及其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 结果 发生恶性肿瘤 19例 (1.6 % ) ,其中肝癌 4例 ,乳腺癌 3例 ,Kaposi肉瘤 2例 ,肺癌 2例 ,膀胱鳞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胰头癌、齿龈癌、结肠癌、胆囊癌各 1例 ,1例肿瘤原发灶不明。移植术后至肿瘤诊断时间 2~ 112个月 ,平均 (36 .7± 2 4 .2 )个月。 12例行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患者全部带肾存活 ,随访 1~ 73(平均 15 .4 )个月 ,肿瘤无复发 ,移植肾无排斥反应。 7例因肿瘤无法手术切除者中 5例在诊断肿瘤后 1年内死亡。 结论 肾移植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此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密切相关。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应为首选 ,减少甚至停用免疫抑制剂 ,同时尽可能保留移植肾的存活。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 5 6肾切除大鼠残肾肾小球化生的作用。方法采用 5 6肾切除大鼠模型及细胞立体形态学技术 ,观察大鼠残肾肾小球化生的动态变化。结果六味地黄丸能促进 5 6肾切除大鼠残肾肾小球化生 ,和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促进 5 6肾切除大鼠残肾肾小球化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主要清除中小分子水溶性毒素 ,随着对尿毒症毒素研究的深入 ,已发现传统的透析方式并不能清除许多新的毒素。本文就尿毒症毒素的新认识和未来透析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6.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时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5例110次。其中血浆置换57次,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38次,血液池流及血浆吸附等15次。结果并发症发生35次(31.82%),以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伍为高达42.11%,血浆置换次之为31.58%,并发症以皮疹出现最多达13.64%,其次为血压下降和血液准流器凝固各为6.36%,其他有插管处皮肤感染、高钾血症等。并发症中除1例因建立静脉通路时出血死亡外。余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合文献及治疗体会分析了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指出ALS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是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和调节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在人类和小鼠,产生干扰素(IFN-α)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能在体外调节同种T细胞免疫应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DC也能在体内调节免疫反应,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这些细胞也许能介导负免疫应答,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器官移植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8.
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江华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2):695-697
终末期肾脏病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发展到肾脏衰竭阶段的共同临床综合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患病率已超过每百万人口300例,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的增加,继发性的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患者数也逐年上升,估计到2020年,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患病率将达到每百万人口1200例。终末期肾脏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  相似文献   
89.
为观察血清α-1-抗胰蛋白酶(A_1AT)测定对肺癌的临床价值,我们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25例肺癌、20例肺良性疾病、42例健康献血员(正常对照)的 A_1AT。三组A_1AT 的 X±SD 分别为470.4±178.9、328.5±191.0、257.1±14.6。肺癌患者血清 A_1AT 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人(P<0.01),显著  相似文献   
90.
作者报告了3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的经验。患者术后胰腺和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血肌酐(Cr)、尿素氮(BUN)降至正常。2例术后1周并发胰周脓肿,经引流痊愈。作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病和尿毒症。本组2例胰肾有功能存活分别为3年和1年11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