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治疗高龄及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8例高龄高危BPH患者进行TVP。结果行一次电切66例,二次电切2例,随访1~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9.2±2.3)分降至术后(8.1±3.3)分;最大尿流率(MFR)由术前(5.1±3.5)mL/s升至术后(18.7±2.6)mL/s;剩余尿量(RU)由术前(263.2±84.5)mL降至术后(27.5±13.5)mL。结论TVP治疗高龄及高危良性BPH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操作易掌握、出血少、速度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氟虫腈及其砜化物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兔血浆中氟虫腈及其砜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并研究其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为氟虫腈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氟虫腈3 m.gkg-1兔耳缘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氟虫腈及其砜化物的浓度,计算毒动学参数。结果氟虫腈的毒动学参数:k10为(2.08±0.83)h-1,k12为(0.34±0.07)h-1,k21为(0.27±0.05)h-1,cmax为(3.48±0.52)m.gL-1;t1/2α为(0.31±0.11)h;t1/2β为(3.25±0.59)h;AUC为(4.96±1.22)mg.h.L-1;C l为(1.49±0.44)L.h-1;V1为(0.67±0.15)L.kg-1;V为(2.62±0.65)L.kg-1;砜化物的毒动学参数:cmax为(1.10±0.10)m.gL-1;tmax为(6.08±1.94)h;t1/2ke为(81.3±4.8)h;AUC为(136±16)mg.h.L-1;C l为(0.05±0.005)L.h-1;Vd为(2.32±0.11)L.kg-1。结论氟虫腈静脉给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其砜化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一室模型。氟虫腈砜化物的半衰期明显长于氟虫腈。  相似文献   
125.
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肝组织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EAH)肝组织中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强度与肝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以同种系S-100肝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于第1和第7天于C57BL/6小鼠腹腔注射诱导EAH模型。分别于首次免疫后第7、14和21天处死小鼠。以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研究NCAM表达。结果EAH模型组小鼠肝内NCAM表达逐渐增强,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破坏逐渐加重。强的松龙可改善肝组织学分级,并抑制NCAM的表达。NCAM的表达强度与肝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NCAM作为移行信号而便于淋巴细胞的肝内浸润,从而诱导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6.
12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技术在诊断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颈动脉损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施行放疗前后进行颈动脉CDFI检查,并对其中发生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及术后超声检查,以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29例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其照射野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与进行放疗前相比较厚,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中有23例患者的颈动脉轻度狭窄,有3例患者的颈动脉中度狭窄,有3例患者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本组中的21例患者在进行放疗前颈动脉内无明显的斑块形成,在进行放疗后有15例患者的颈动脉内有斑块形成;有8例患者在进行放疗前颈动脉内有一至数个斑块形成,在进行放疗后其中有6例患者的前颈动脉内有更多的斑块形成。为本组中3例发生重度及完全闭塞的患者行 DSA 检查,其颈动脉内发生血管狭窄的位置均在照射野内。本组中3例重度狭窄患者在接受支架植入手术治疗后复查CDFI的结果显示,其植入段动脉管腔内支架形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支架与动脉壁间无明显的血栓形成。结论:CDFI具有无创、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特点,能客观地评价放疗所导致的颈动脉病理改变,可作为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在止血带下家兔肢体骨与肌肉组织中的浓度变化,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经兔耳缘静脉灌注环丙沙星,于灌注给药后30、60、90、120min以止血带阻断家兔肢体血液循环,并于阻断血液循环后30、60、90min检测肢体骨与肌肉组织中环丙沙星浓度。结果家兔肢体骨与肌肉组织中环丙沙星浓度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组内,相同止血时机、不同止血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止血时间、不同止血时机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阻断家兔肢体血液循环对环丙沙星在肢体骨与肌肉组织中分布有显著性影响,肢体血液循环阻断后对环丙沙星在骨与肌肉组织中分布无显著性影响,止血时机是影响环丙沙星在骨与肌肉组织中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9.
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组织形态学实验教学负荷加大,而高质量组织教学切片严重不足,结合实践,探讨数字切片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应用的可行性。采取虚拟切片技术的方式,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水平改变在二苯乙烯苷(TSG)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64只沙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I/R模型对照组、TSG处理组和依达拉奉对照组。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TSG对脑I/R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神经功能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TSG对经I/R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脑组织中HDAC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RT PCR检测HDAC1蛋白和mRNA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SG对I/R鼠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使模型鼠脑组织HDAC1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 TSG能够改善脑I/R损伤模型鼠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与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动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