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66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328篇
预防医学   16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4篇
  1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血管内膜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Ⅳ型胶原( COL-Ⅳ) 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低、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均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葛根素组术前7 d开始给予葛根素灌胃至实验结束,以生理盐水给模型组灌胃。各组分别于术后第14和28天处死6只大鼠,取动脉损伤段,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动脉内MMP-2和COL-Ⅳ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14和28 d,模型组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内膜比正常组增厚,用葛根素干预后新生内膜增生有所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MP-2和COL-ⅣmRNA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组MMP-2 mRNA表达下降,COL-Ⅳ mRNA表达升高( P<0.05)。结论:葛根素在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后可能是通过下调MMP-2和增强COL-Ⅳ mRNA的表达,抑制平滑肌细胞从中膜到内膜的迁移,从而减轻新生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992.
遗传性非从病性大肠癌24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调查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2 4家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4个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的诊断、治疗和随访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恶性肿瘤部位、诊断年龄、癌的病理学资料和处理策略。结果 恶性肿瘤在家族中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4个家系中共有患者75名 (多原发癌 2 4名 ) ,共诊断各种恶性肿瘤 12 5个 ,主要有结肠癌 6 3个、直肠癌 2 1个、胃癌 13个、子宫内膜癌 7个、食道癌 6个。患者平均发病年龄 5 1岁 ,较大家系的患者均存在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现象。 2 4 %的大肠癌患者首次手术 10年内再发异时性大肠癌。结论 本病是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肿瘤遗传病 ,主要特点包括大肠癌尤其是右侧结肠癌多见 ,多原发癌多见 ;子宫内膜癌、胃癌、食道癌等也是本病的常见肿瘤 ;患者肿瘤发生早并呈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的现象 ;常规肠段切除手术不适于本病大肠癌的治疗 ;对术后患者和可能的突变基因携带者应积极随访  相似文献   
993.
LC致胆道损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探讨预防胆道损伤及损伤后修复的方法。方法 对13例LC并发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因素及局部解剖学变异是LC致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操作细节欠缺、过分追求低中转开腹率是LC致胆道损伤的常见诱因。12例患者分别采用胆总管对端吻合、Roux—en—Y胆肠内引流、修补后T型管引流等方式进行修复均获得了较好预后。结论 为避免胆道损伤,LC术中应注意操作细节,仔细辨别胆囊管周围解剖关系,疑难病例应适时、果断中转开腹。胆道裂伤或小缺损可行单纯缝合加T型管引流;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为LC致胆道横断伤或胆道狭窄的理想修复方法;即时手术、条件允许情况下,胆管横断伤也可采取胆管对端吻合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的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患者为51岁男性,因"双眼睑水肿8年,皮疹3年,尿少1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性加重。血清免疫电泳可见IgGκ型单克隆M蛋白,Ⅰ型冷球蛋白(IgGκ型),冷球蛋白为530.7 mg/L。多次骨髓穿刺可见浆细胞轻度增多(5.0%~10...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纳屈酮治疗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内毒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应用50g/L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诱发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模型,观察对照组、AHNP组及纳屈酮(NTX)治疗组6,12,24h大鼠血浆淀粉酶、内毒素(ET)及胰腺组织光镜和电镜下病理改变,并统计3组大鼠48h存活率结果AHNP组较对照组:于6,12,24h时点血浆淀粉酶(2407±512,2872±413,3415±594,nmol/s)、ET(45±23,93±12,160±35,EU/L)升高;NTX组较AHNP组:血浆淀粉酶(1532±567,1895±594,2483±818,nmol/s)、ET(28±3,21±8,69±9,EU/L)下降;而且光镜及电镜下,NTX组胰腺腺胞及间质病理损害减轻.结论NTX可通过降低AHNP大鼠血浆ET,而改善胰腺病理损害,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6.
几十年来 ,医院的病案管理都以三本三卡为基本手段。用于抄写、维护这三本三卡需占用病案管理人员 6 0 %~70 %的时间和精力。病案管理人员花如此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三本三卡 ,早已感到不堪重负。特别是随着电脑病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 ,继续坚持以手工的三本三卡为基本手段 ,根本不能满足医教研防的需要。我院病案室经过十多年的摸索 ,建立了一套用病案管理网络取代手工的三本三卡的管理模式。u€1 病案管理网络的建立与三本三卡的废除我院从 1985年开始尝试病案电脑管理 ,1990年研制姓名检索系统 ,用了整整 5年时间 ,把当时全部库存姓…  相似文献   
997.
延丽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0):1503-1503
2002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对100例哮喘患儿实施综合呼吸操锻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45例给予中药配合西药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13例只用静推维生素C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后复查血型免疫抗体IgG抗A(B)滴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6%,对照组4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及护理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对肾绞痛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揿针组、穴位贴敷组和揿针联合穴位贴敷组,每组40例。对3组患者干预后疼痛(采用NRS)评分、术后12 h的疼痛评分、术后相关指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入院即给予疼痛干预,干预后,与穴位贴敷组比较,揿针组、揿针联合穴位贴敷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揿针组比较,揿针联合穴位贴敷组和穴位贴敷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以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揿针组、穴位贴敷组比较,揿针联合穴位贴敷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可以减轻肾绞痛围术期患者疼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本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区临床用血逐年增加,为确保临床用血,必须在科学预测临床用血需求量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采供血计划,并在落实中不断修正,才能达到供求平衡的目的.我们运用数学模型对预测临床用血需求量作了初步尝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