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大鼠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的动态变化。方法成年大鼠26只,平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3)及心肌梗死组(n=13)。以异丙基肾上腺素行腹腔内注射连续3日,制成大鼠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行胃大部切除,以PE标记的CD61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术前及术后72小时内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的变化,并与非心肌梗死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非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密度仅于术后24小时较术前一过性升高(P<0.05);而心肌梗死组术后6、12、24、48及72小时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24小时P<0.01;其余各时点P<0.05)。结论心肌梗死大鼠胃大部切除术后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密度增高,可能是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转归情况.方法 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595例行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及愈后情况进行统计.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根治组(n=363例)和姑息组(n=232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61例,发病率为27.1%,围手术期死亡患者17例,病死率为2.9%.胆瘘和伤口感染是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16.3%和7.6%.根治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病率、术后胆瘘、腹腔感染发病率方面明显高于姑息组患者(P<0.05),而在术后伤口感染、腹腔出血、循环衰竭、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病率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尤其是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胆瘘和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根治性切除+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根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7例肝脏原发性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所有17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切除,其中8例患者加行切缘组织的射频消肖融治疗(S+ RFA组),另外9例患者仅行手术切除病灶(S组).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与S组患者相比,S+ RFA组手术时间较长(P =0.0449);但术后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水平)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访时间4 ~38个月,其中9例患者死亡;S+RFA组患者病死率33.3%(3/9),S组患者病死率75.0%(6/8).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 RFA组患者24个月无病生存率分别为0和56.8%,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和29个月(P =0.0476).结论 手术切除+肝脏射频消融术能进一步保证原发性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切缘的阴性率,进而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合全身化疗等综合治疗,能够明显延长原发性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患者的生存期、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32例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 32例患者中,27例行手术切除治疗,5例行姑息性减黄治疗;10例联合门静脉受侵部分切除重建,4例联合门静脉及肝动脉切除重建.手术切除率为84.3%,根治性切除率达34.4%.6例术后出现胆瘘,4例出现胆瘘合并腹腔内感染,1例出现肠瘘,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出现腹腔出血,均经治疗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3.7%.R0切除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45.5%、27.3%;R1/R2切除组则分别为66.7%、14.3%、0.结论 对于Ⅲ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半肝和(或)尾状叶,甚至联合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的根治性手术,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可大大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及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5.
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性手术时有时需要切除或损伤肝动脉,在肝动脉无法修复或修复不满意时,为了恢复肝脏的动脉血供应可以通过部分门静脉动脉化的方法来重建肝脏血流[1].鉴于长期门静脉动脉化有可能造成继发的门静脉高压[2],我们提出了通过对用于门静脉动脉化的动脉进行限流来防止继发的门静脉高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于临床,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利多卡因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refusion,I-R)损伤的有效性以及从蛋白质组水平研究其可能涉及的机制. 方法 46 只 SD 大鼠随机分成 I-R 组、利多卡因组和开腹组.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脏组织标本胎盘蓝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 PAGE)、质谱( MALDI-TOF-MS)方法. 结果 利多卡因组 ALT 和 AST 较 I-R 组显著降低(ALTt=2.599,P<0.02;ASTt=2.992,P<0.01),胎盘蓝染色的无活性肝细胞较I-R组也明显减少.利多卡因组的 2-DPAGE 图谱较I-R 组发生了改变,质谱鉴定出 11 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 6 个上调表达,5 个下调表达. 结论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利多卡因预处理有效地减轻了大鼠肝脏随后的 I-R 损伤,是一种保护面临 I-R 损伤肝脏的新方法.蛋白质组学研究可见,利多卡因预处理改变了肝脏 I-R 后的蛋白质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