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心肺复苏病人脑缺血-再灌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心肺复苏(CPR)病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CPR病人基础生命支持(BLS)后11例,采用颈内静脉穿刺导管留置采血,动态监测颈内静脉血(BjV)及外周静脉血(BpV)中TNF-α、IL-1β、IL-8含量变化.结果TNF-α、IL-1β、IL-8在颈内静脉血、外周静脉血中先后增加,并持续5d,但前者比后者高(有显著差异),且出现时间早.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心肺复苏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干预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将会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急性炎症反应,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2.
23.
许话  严红梅  陈斓 《中国药师》2022,(3):406-413
目的:探究仙茅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慢性UC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托法替尼组(4 mg·kg-1)...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消炎利胆片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天津泰达医院收治的12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63)和治疗组(n=63)。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2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充分稀释后给药,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典型症状的缓解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胆囊壁厚度、胆囊排空率、胃电图相关参数及血清总胆汁酸(TBA)、白细胞介素(IL)-6和瘦素(Le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典型症状(右上腹痛、右上腹不适、胆源性消化不良)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胆囊壁厚度均显著降低,但胆囊排空率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排空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餐后/餐前功率比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但餐后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电图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A、IL-6和Le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利胆片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紊乱的胃电节律,减轻其肝脏损伤和体内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多巴酚丁胺试验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既往运动试验阳性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进行多巴酚丁胺试验和平板运动试验,记录诱发心绞痛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心肌耗氧量(RPP)。结果多巴酚丁胺试验诱发心绞痛时的HR、RPP、心率占预计极量运动心率比例(%PHR)高于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P<0.05),SBP相近(P>0.05)。多巴酚丁胺试验诱发心绞痛时的HR、SBP、RPP、%PHR与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分别存在正相关。结论多巴酚丁胺试验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是可行、有效的,但简单的根据平板运动试验85%的PHR进行多巴酚丁胺试验所得的结果假阴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浆E-选择素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浆中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在疾病不同程度分组中的差别及与感染存在的相关性.方法符合SIBS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入院后做可疑感染分泌物、排泄物等细菌培养,同时肘静脉穿刺取血进行可溶性E-选择素定量测定和APACHE-Ⅱ评分.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轻度SIRS组、重度SIRS组和休克组.再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并设对照组.结果轻度SIRS组、重度SIRS组、休克组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重度SIRS组和休克组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与轻度SIR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重度SIRS组和休克组无明显差异(P>0.05).APACHE-Ⅱ评分在三组的组间比较中均有显著差异.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可作为判断SIR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指标,也可作为区分脓毒症和非脓毒症SIRS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整复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22年9月,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17例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 其中男13例、女4例, 年龄23~55岁, 颈部挛缩程度Ⅱ度者3例、Ⅲ度者14例, 12例患者合并面部瘢痕挛缩畸形。Ⅰ期于面、胸、肩、腹部等处置入34个额定容量为100~600 mL的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注射生理盐水扩张。Ⅱ期切除瘢痕组织、松解挛缩, 纠正畸形, 局部转移2个扩张面部皮瓣、带蒂转移17个扩张皮瓣、游离移植15个扩张皮瓣修复松解后继发创面(对7个皮瓣行动脉增压), 并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评估移植时皮瓣动脉血流灌注和静脉回流状况。除2个面部皮瓣外的32个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8 cm~36 cm×16 cm, 将31个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封闭, 1个皮瓣供区创面采用自体刃厚头皮移植修复。观察并记录扩张器的埋置部位皮肤状态、扩张时间、注射生理盐水总量,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Ⅱ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患者面颈部远期整复效果和皮瓣供区恢...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th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他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3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情况。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阳性表达率为30.05%(55/183)。(2)HER-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结论:HER-2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9.
急性心包炎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包炎的演变有4个阶段,阶段Ⅰ伴有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ST段抬高,与急性心肌梗死中抬高的ST段不同[1]。及早鉴别两者差异,有助于急性心包炎的早诊断、早治疗。1病历介绍例1:女,30岁,因咽痛2d,伴胸痛2h于2004年7月19日就诊。胸痛呈缓慢持续性加重,伴胸闷,无明显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扩张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整复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8月—2021年10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7例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6~65岁,瘢痕面积20 cm×4 cm~34 cm×14 cm。Ⅰ期于腹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