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致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80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年龄、性别、D-二聚体含量,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发生情况等,分析颅脑损伤后合并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800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30例,恢复良好17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2例。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及D-二聚体是外伤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早认识及处理这些危险因素有利于外伤性脑梗死的防治。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7例,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1例,Ⅳ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3年,1例复发。[结论]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评估,采用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提高了肿瘤全切率,减少了各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3.
背景: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周围新生骨形成加速现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快速形成的骨痂或异位骨化是否是颅脑损伤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至今仍有争论。 目的:利用骨密度检测来评估创伤性脑损伤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纳入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和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各25例,以切开复位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第6,12周行X射线测量骨痂体积。术后1,3,5周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两组患者骨折区骨密度值。 结果与结论: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第12周较第6周骨痂体积明显增加。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第6,12周骨痂体积均有明显增加,且大于单纯骨折组骨痂体积。在第1,3,5周时骨折区骨密度值逐渐增大,并且高于同时间点单纯骨折组骨折区骨密度值。说明创伤性脑损伤可增加股骨干骨折愈合时的骨痂体积,提高骨折区骨密度值,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4.
背景:截瘫步行器的临床应用,使截瘫患者重建步行功能成为可能,但截瘫步行器只为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及简单的行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步行功能代偿相差还很远。 目的:对目前几种截瘫步行器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仿生效果进行归纳、分析。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8-12 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截瘫步行器的特点、仿生效果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reciprocation gait orthosis,walkabout,bionice”,中文检索词“截瘫步行器,仿生”。检索文献量总计32篇。 结果与结论:目前无动力截瘫步行器运用较广泛,但对截瘫患者来说,通常只为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及简单的行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步行功能代偿相差还很远。运用最广的往复式截瘫步行器和互动截瘫步行器这两种截瘫步行器仿生效果较差,步态严重失真,体能消耗大,而由外部能源补充能耗的步行器则可以克服无动力步行器的不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和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发展可为患者提供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更具有仿生性的截瘫步行器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