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80例诊断明确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进行总结。结果:7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死亡6例,1例放弃治疗。结论:临床医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诊治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将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2.
【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128层螺旋CT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资料,并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手术证实单纯性CTGA 19例,心脏畸形有46处,128层螺旋CT和TTE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和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3,P>0.05);复合性CTGA有8例,心脏畸形有34处,128层螺旋CT和TTE的诊断符合率是94%和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对CTGA的大动脉位置关系判断:128层螺旋CT与TTE的符合率分别是100%和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5)。对CTGA冠状动脉解剖类型的判断:128层螺旋CT和TTE的符合率分别是81%和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1,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可准确诊断CTGA心内及心外异常结构,对判断大动脉位置关系和冠状动脉解剖类型较TTE更准确,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用人工对多系列CT影像进行拼接,解决CMS Xio TPS没有多系列影像拼接功能的问题。方法:到相应目录下,修改接收到的Dicom3格式影像的系列及图层命名,使之从命名上成为一个系列。结果:拼接的影像完整无重叠和缺漏,也没有发生混乱现象,可以用于精确治疗的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制作。结论:通过修改多序列图像命名的方法,来实现对多系列图像的拼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胃癌术后放、化疗近期毒副反应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并对其近期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胃癌D2切除术后患者30例,采用3D-CRT(三维适形放疗)与ECF(表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同步放、化疗。术后4~6周后开始第1次ECF化疗,化疗3周后开始同步放、化疗;放疗第1天及放疗结束前3d分别行1~3d LV200mg/m2和5-Fu 600mg/m2化疗;放疗采用3D-CRT,放疗结束后休息4周继续化疗2~4周期,每次间隔3周。结果30例全部完成放疗,毒副反应主要表现在Ⅲ级以上血液学毒性[53.3%(16/30)],消化道反应[56.6%(17/30)],肝、肾反应几乎不明显,都在Ⅱ级以下。讨论对胃癌术后采用3D-CRT与ECF方案同步放化疗患者耐受性良好,近期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调查并分析湖南省二、三级医院护士长在循证实践中的实施领导力现状,为制订护士长实施领导力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12月,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湖南省5所三级医院和5所二级医院,每所医院随机抽取10个科室的护士长和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实施领导力量表对护士长的领导力水平进行调查,使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和推断。结果 湖南省二、三级医院护士长实施领导力条目均分自评得分为(2.85±1.15)分,他评得分为(3.23±0.96)分。护士长实施领导力的支持性领导力得分自评和他评得分均为最高,知识性领导力在自评中得分最低,主动性领导力在他评中得分最低,主动性领导力、知识性领导力、持久性领导力3个维度以及总体他评得分均高于自评(P<0.05)。结论 湖南省二、三级医院护士长实施领导力有所提升,其中知识性领导力需要护理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重点关注。管理者应该为循证实践的发展提供开放、支持的环境,促进护士长实施领导力的提升,最终优化临床循证实践。  相似文献   
10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前后的脊柱结构性侧凸畸形,且AIS患者普遍存在骨量降低,遗传学关于AIS病因及骨最代谢的研究产生了大量科研结果,但其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未阐明,本文主要综述了与AIS易感性和骨量代谢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估膀胱癌术后辅助性膀胱内丝裂霉素联合卡介苗灌注或单用表阿霉素灌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5例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患者于术前、灌注第6周、12周及48周后调查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生活质量量表采用改良的AndreasBohle调查表。调查率达95%和97%。[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在不同治疗组间、治疗的不同阶段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全身不适、下腹痛、小便时烧灼感、小便粘滞感、乏力等,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膀胱癌术后辅助性MMC/BCG或EPI-ADM膀胱内灌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分别单用或联用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MCF-7细胞24、48、72、96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组、联用组以及对照组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通过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各实验组作用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核固缩和胞质减少,而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联用组细胞抑制率较单药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用有交互效应(P〈0.05)。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联合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两药联合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周光教授基于荨麻疹发作时间规律辨证论治经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典型病例共110例,随机对照实验,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在中药汤剂基础上同时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86%(44/58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9.23%(36/52例);复发率比较,治疗组随访12周共复发6例(31.58%),对照组共复发8例(57.14%)。结论周光教授经验方在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及降低复发率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可为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提供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持续光照对大鼠卵巢、子宫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方法:185只动情周期正常的2月龄性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选取60只入对照组,予正常光照。剩余大鼠给予光照强度为(300±20)lux的24 h/d持续光照的条件,持续50 d,造成昼日节律紊乱。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50)和中药组(n=50)。中药组给予滋阴补阳序贯中药治疗,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20 d后,测定大鼠褪黑素水平,留取卵巢、子宫,行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评估。结果:对照组大鼠呈现规律的动情周期变化,模型组大鼠表现为几乎持续的阴道角化细胞,而中药组大鼠可间或出现动情前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对照组褪黑素呈现昼低夜高的近日节律变化,模型组与中药组丧失了近日节律,在夜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白间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褪黑素22∶00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卵巢湿重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卵巢形态学比较,对照组可见较多的发育中的卵泡和黄体,而模型组表现为成熟卵泡和黄体减少,囊状扩张的卵泡和退化黄体增多。中药组成熟卵泡和黄体高于模型组,囊肿卵泡和退化黄体低于模型组,囊肿卵泡高于对照组。子宫形态学比较,模型组腺上皮增生活跃,腺体发达,形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药组。结论:持续光照可导致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子宫损伤,中药可以诱导周期重建,对于卵巢和子宫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提高褪黑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