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42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泮托拉唑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9例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泮托拉唑治疗组97例,奥美拉唑对照组32例。分别以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80mg/d静脉滴注,连续5d。结果泮托拉唑组93例(95.88%)患者于3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4例(4.12%)患者于4~5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奥美拉唑组31例(96.87%)患者于3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1例(3.13%)患者于4~5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甘草抗病毒有效部位(GC3-1-4)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采用煎煮法、乙醇沉淀法和柱层析法分离提取GC3-1-4。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GC3-1-4抑制RSV作用。结果:GC3-1-4的TC50为0.45mg/ml,抑制RSV的EC50为41.32μg/ml,TI为10.89。GC3-1-4对RSV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关系;感染RSV后0h、2h、4h、6h、8h加药,GC3-1-4在RSV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化学实验证实GC3-1-4不含甘草酸或多糖类物质。结论:GC3-1-4在Hela细胞中对RS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陈振华  陈明刚  李咏梅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8):447-447,F0004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在园儿童乳牙患龋情况,更好地指导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及开展临床防治工作,以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我们于2006年4月-5月对骆驼镇1020名儿童乳牙进行一次口腔龋齿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门静脉癌栓是肝细胞癌发展到进展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初次就诊的肝细胞癌患者中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高达44%~66.2%,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这一比例更高(80%~90%)。肝细胞癌患者一旦发生门静脉癌栓,预后极差,自然生存时间仅为2.7~4个月。目前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欧美地区提倡索拉非尼是唯一的治疗方式;亚洲地区提倡多种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放射治疗、系统化学治疗等。目前针对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治尚未达成共识,本团队建立了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创新体系并对此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就肝细胞癌患者门静脉癌栓的发生机制、临床诊疗和多学科诊治创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5.
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几年来有关新型抗惊厥药如拉莫三嗪、伽巴喷丁、托吡酯、伽比妥治疗双相障碍的研究。综述的目的在于 :为国内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佐证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5%高渗盐水诱导痰作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方法:支气管-肺感染患入院时或更换抗菌药物前,清洁口腔,超声雾化吸入5%盐水,诱导咳出第二口痰,经洗涤、培养、分离致病菌并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30例中细菌培养阳性240株,阳性率72.70%。分离出致病菌25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12株,占44.8%,革兰阴性菌106株,占42.4%,真菌32株,占12.8%。结论:诱导痰法分离致病菌阳性率较高,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介绍一种无需借助特殊器械,在临床手术中出现髓内钉取出器械不配套、取出器不能顺利置入时。能顺利帮助取出髓内钉主钉的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收治髓内钉取出困难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2~62岁,平均38岁。利用髓内钉远端原有钉孔,扩大开槽。将螺丝批插入远端锁定孔,直接逆向锤击螺丝批根部,借助杠杆力,使主钉松动并退钉1~2cm,使取出器方便置入,从而拔出髓内钉或直接用尖嘴钳拔出主钉。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运用本方法使16例髓内钉取出困难病例,全部顺利拔出。术后未出现感染、骨折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对患者额外损伤小,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髓内钉取出困难。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TURP术中霍姆对人体CVP、Na、Cl、Ca、Hb、Hct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TURP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A、B两组各30例,A组为输霍姆组(250ml),B组为输林格氏液组,观察两组间一般生命体征及CVP、Na、Cl、Ca、Hb、Hct的差异。既记录手术前(T0)、手术开始输霍姆前(T1)、霍姆输入完毕(T2)、输入霍姆后90min(T3)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间Na、Cl、Ca、Hb、Hct在T2时有显著差异,T3后恢复相近。结论:TURP术中输霍姆250ml可有效地防止TURS並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人体生理稳定。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年龄≥75岁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奎硫平[(150±45)mg/d;32例]或利培酮[(1.8±0.8)mg/d;31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1)奎硫平组的有效率为72%,利培酮组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P>0.05);(2)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0.05或<0.01);(3)奎硫平组PANSS总分减分率在治疗第1周末高于利培酮组(t:2.46,P<0.05),治疗第2,4,6周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w=0.43,t4w=-0.73,t6w=-0.24,P均>0.05);(4)2组间EG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w=0.57,Z2w=0.74,Z4w=0.68,Z6w=-0.61,P>0.05);(5)TESS评定,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格表精确检验法,P>0.05).治疗期间利培酮组合用苯二氮革类药者多于奎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4,P<0.05).结论 奎硫平和利培酮均对高龄老年人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