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肾移植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脑默认网络(DMN)的影响.方法:21例拟行肾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患者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本组研究.22例健康志愿者及21例患者术前、术后(平均38d,范围25~69d)均行rs-fMRI检查.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分离得到各受试者的默认网络脑区,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患者术前和对照组进行组内分析,观察各自的DMN空间分布模式;分别对患者肾移植术前与正常对照组、紧移植后与术前DMN功能连接进行组间比较,观察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的改变情况.结果:肾移植术前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示出典型的脑默认网络空间分布模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移植术前患者组默认网络脑区功能连接既有降低也有增高,降低脑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双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中回及颞上回;增高脑区主要位于双侧楔前叶、双侧顶下小叶及内侧前额叶.与肾移植术前相比,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右侧颞中回、双侧内侧额上回及额上回功能连接的增强.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即出现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增强,提示肾移植可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默认网络脑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育龄期不同年龄段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非肥胖型PCOS两组患者糖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01例育龄期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BMI≥25 kg/m2者归为肥胖组(A组),BMI<25 kg/m2者为非肥胖组(B组)。再根据患者的年龄将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各分为两个亚组:20~<30岁亚组和30~<40岁亚组。对各亚组间的年龄、WHR、OGTT的血糖、胰岛素、HOMA及血脂进行分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肥胖组和非肥胖组中,20~<30岁亚组(A1或B1组)与30~<40岁亚组(A2组或B2组)随着年龄增加其TC、空腹胰岛素水平、OGTT后0.5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显著增加(P<0.05)。肥胖组随着年龄增,其空腹血糖、OGTT后1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OGTT后2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OGTT后3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P<0.05);非肥胖组随着年龄增长,其WHR均显著增加(P<0.05),HDL则显著下降(P<0.05)。同年龄段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相比,20~<30岁组肥胖组(A1组)与非肥胖组(B1组)及30~<40岁肥胖组(A2组)与非肥胖组(B2组),随着BMI的增加,肥胖组均比同年龄的非肥胖组的BMI、WHR、LDL、空腹胰岛素水平、OGTT后1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OGTT后2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OGTT后3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显著增加(P<0.05)。随着年龄及BMI的增加,亚组间血脂异常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胰岛素抵抗率、血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率也有所提高,但差异各组均不同。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BMI的增加,PCOS患者有更为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应早期进行血糖和血脂检查,以便及时干预并期望通过运动、饮食控制降低BMI,从而预防和延缓PCOS的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珠海市户籍人群肺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癌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分析珠海市户籍人群肺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4~2005年间珠海市成人平均肺癌死亡率为25.3/10万,标准化率为30.3/10万,是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男性和女性标准化率分别为40.1/10万和19.2/10万,男性高于女性(u=7.23,P〈0.01);平均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增加明显,且多为老年男性;香洲、斗门、金湾3个区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30.5/10万、31.1/10万和27.3/10万,不同地区间肺癌死亡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是威胁珠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病死率将呈持续增长趋势;应针对肺癌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烟、改善环境等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0例甲亢手术病人做前瞻性围手术期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简称T3),甲状腺案(简称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简称FT3),游离甲状腺素(简称FT4),促甲状腺素(简称TSH)值测定,探讨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临床意义。方法:用TRFIA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免法(EUSA)对质控品和3308例临床血浦标本同时进行测定,对三种方法的结果经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RFIA检测灵敏度为0.5ng/ml,GICA和EUSA法灵敏度为1ng/ml,三种检测方法对HBs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TRFIA 13.84%,CICA 12.03%,EUSA 11.88%。结论:TRFIA是目前较好的定量检测HBsAg的新技术,在乙型肝炎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伴有糖尿病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伴有糖尿病的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找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试图寻求帮助这类患者的方式,现对我院伴有糖尿病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把《处方管理办法》落实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处方权的获得、处方的开具、处方的调剂、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保证合理、经济、安全、有效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遏制了一些医生的不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珠海市人群自杀死亡流行特征及自杀模式,为自杀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应用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资料,描述珠海市人群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4-2005年间珠海市户籍人群平均自杀死亡率为10.32/10万,标准化率为10.78/10万,是继交通事故之后的第2位伤害死亡原因;其中男性和女性、农村和城市的标准化率分别为13.91/10万、7.01/10万、13.50/10万、6.32/10万,男性高于女性(u=4.11,P0.01),农村高于城市(u=4.59,P0.01);2年平均自杀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增加明显,且多为老年男性;自杀方式以自缢和服毒居多,占所有自杀死亡的77.20%.结论 珠海市户籍人群平均自杀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自杀模式既具有中国人群的自杀模式特征,农村高于城市,且主要为自缢和服毒;又具有国外自杀模式特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多发生在老年男性人群.预防控制重点为农村地区和老年人群,主要措施为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和农药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龙岩市化肥行业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做好工作.方法 观察对象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4种模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家化肥厂职工感染的血清标记物主要有4种模式,感染率依次为Ⅲ组(俗称大二阳)40.29%、Ⅳ组(俗称小二阳)28.36%、Ⅰ组(俗称大三阳)17.91%和Ⅱ组(俗称小三阳)13.42%.HBsAg携带率为17.40%,其中男、女职工HBsAg携带率分别为21.03%和12.87%.结论 检查结果表明化肥厂职工HBsAg携带率和感染率均偏高,不同年龄、性别存在差异,对该厂易感人群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