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综合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运用石膏托固定、冰敷、弹力绷带等综合管理和单纯弹力绷带包扎后出血量的比较,评估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综合管理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8月10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别随机进入综合管理组和对照组,其中综合管理组54例、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况均具有可比性,术后综合管理组用弹力绷带包扎,石膏固定膝关节伸直位,髋关节抬高35°,并行持续冰敷.对照组仅用弹力绷带包扎下肢伸直位放置.对其术后2 h、12 h、 24 h的失血量进行统计分析.记录两组术后2 h、12 h、 24 h的失血量.[结果]综合管理组2 h、12 h、 24 h的平均失血量分别为170 ml(85~505 ml)、210 ml(105~560 ml)、260 ml(110~580 ml),明显低于对照组280 ml(110~900 ml)、320 ml(115~930 ml)、390 ml(170~970 m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对TKR术后进行石膏托固定、冰敷、弹力绷带等综合管理明显减少失血,综合管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失血平均减少33.3%,是一种简单易行价廉有效的减少TKR术后失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刘波  陈志维 《新中医》2011,(7):55-5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探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年4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71例胫骨干骨折骨不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型骨不连患者从受伤到骨折愈合的时间、骨不连愈合时间、末次手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骨不连患者初次及末次手术固定方式构成比。结果:肥大型骨不连从受伤到骨折愈合的时间(39.57±26.57)月,萎缩型骨不连(24.97±9.14)月,感染性骨不连(48.50±51.76)月,萎缩型骨不连与肥大型骨不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肥大型骨不连长于萎缩型骨不连。肥大型骨不连愈合时间(8.71±3.95)月,萎缩型骨不连(10.56±5.099)月,感染性骨不连(31.29±45.150)月,三者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感染性骨不连愈合时间比其他两型长。12例自异体骨联合植入患者除1例失访外,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6±4.0)月;52例植入自体骨患者6例失访,2例未愈,愈合时间平均为(9.3±4.4)月,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初次末次手术固定方式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胫骨干骨折骨不连多为高能量损伤造成,可靠的固定、断端软组织血运的保护与重建、适当的成骨刺激、避免感染的发生是防治胫骨骨不连的重要因素,中西医结合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应用椎间盘造影术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腰痛来源.[方法]137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造影术前MRI表现将椎间盘分为:正常、突出和退变.患者腰痛和腿痛的严重程度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判定,分为三组:(1)腰痛为主组;(2)腿痛为主组;(3)腰腿痛并重组.对所有退变的腰椎间盘及至少1个作对照的正常椎间盘进行椎间盘造影检查,如造影过程中诱发一致性腰痛,即认为椎间盘造影阳性.[结果]137例患者总共427个椎间盘行造影检查,其中104个造影阳性.椎间盘造影阳性患者腰痛与腿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阴性者腿痛评分高于腰痛评分(P<0.05).腰痛为主组,腿痛为主组,腰腿痛并重组其造影阳性率分别为79.2%,18.6%,71. 7%.MRI表现为正常、突出和退变的椎间盘其造影阳性率分别是1.4%、48.3%、21.6%(P<0.05).[结论]盘源性腰痛可能是腰痛明显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的主要原因,这种腰痛主要来源于椎间盘突出节段和或邻近退变节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Rü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9~65岁,平均38岁。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优17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无1例发生皮瓣坏死。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手术治疗Rü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4%琥珀酰明胶(佳乐施,GF)、6%羟乙基淀粉(贺斯,HES)和12%缩合葡萄糖(益极疏,PG)三种胶体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健康人静脉血(n=10),分为对照组(NS组)、GF组、HES组和PG组。以全血值为基础值,每组分为8:2和6:4两个稀释度。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观察各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 Tmax)和聚集坡度(Slope)的变化(涡流密度测量法)。结果排除稀释因素影响,各胶体组均不同程度地抑制血小板聚集,PG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HES,GF作用最小。结论胶体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其抑制凝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根据病人凝血功能状态合理选择不同的胶体液,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06.
闭合折骨术治疗四肢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广东佛山市中医院(528000)元日成,陈志维,陈渭良笔者继承已故骨伤名家李广海的疗伤技法精华,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治疗四肢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闭合折骨术的手法应用报告如下。治疗方法1.麻醉:...  相似文献   
107.
伴骨缺损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伴骨缺损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为临床处理该类病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1995年1月~2005年10月,手术治疗51例伴骨缺损的髋臼骨折,其中新鲜骨折43例;陈旧性骨折,8例.按照美国骨科医师学会髋臼骨缺损分类:节段性骨缺损44例,腔隙型骨缺损5例,结合型骨缺损2例;手术予切开复位、内固定,42例行仿结构性植骨.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痊愈,随访5~36个月,5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人,Harris评分:优7例(13.7%),良24例(47.1%),中13例(25.5%),差7例(13.7%).结论:伴骨缺损的髋臼骨折应予手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时应尽力恢复髋臼的解剖结构,对一些1月内的伴骨缺损的陈旧性髋臼骨折,如检查发现骨折处也未见明显的骨痂生长,可考虑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8.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总结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方法]本组总结本科于1999年1月-2003年1月治疗138例胫骨平台骨折,均为外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男79例,女59例,年龄15.76岁,平均43.5岁,合并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95例。按AO分型和塌陷程度分为B、C两种类型,B1、B2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整复骨牵引、小夹板外固定;B3、C1型骨折主要采用撬拔复位、植骨后螺丝钉内固定;C2、C3型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坚强内固定。[结果]138例胫骨平台骨折1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按KDLMERT标准,B1、B2、B3型优良率为100%,C1型骨折优良14例,可2例;C2型骨折优良10例,可8例;C型骨折优良6例,可3例,差2例。膝关节功能优良者118例(88.7%),可、差者15例(11.3%)。[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以关节面损伤程度为重点。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笔者自1993年~1998年6月,运用皮牵加小夹板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1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2例,男85例,女47例;年龄16~75岁,平均45岁。病例多为受伤20天内的新鲜闭合性骨折,关节面移位<05cm,塌陷<1cm,部分病例关节面塌陷>1cm,移位>05cm。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运用我院“正骨14法”行手法整复胫骨平台之侧方移位及关节面之塌陷,严重者可在X线透视下用克氏针撬拔复位。再行伤肢小腿皮肤牵引。具体方法是:取合适长度及宽度的胶布条贴于小腿内、外侧(不超过膝关节),并用绷带包扎,于足底处置一中间有孔…  相似文献   
110.
健脾益气法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对严重创伤大鼠软组织修复过程中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依据“脾主四肢、肌肉”理论治疗严重创伤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股动脉放血结合刀割法制备严重创伤大鼠模型,然后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组、活血化瘀组。在治疗后第5、10、15天于创面中心区取材,采用组织固定切片后行CD31和PCNA染色,运用多功能显微镜(ZEISS Axioskop2)观察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肉芽组织中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后第5、10、15天健脾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同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度和胶原化速度都比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快。结论:健脾益气法能有效促进严重创伤后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且比传统疗法在创伤早期单纯应用活血化瘀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