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与临床治疗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中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的情况及其对治疗反应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拉米夫定治疗中28例出现血清病毒核酸(HBV DNA)阳性的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YMDD变异,并观察其血清HBV DNA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100例中有17例YMDD变异阳性,其中以YVDD(M550V)变异为主,占64.7%(11/17),YIDD(M550I)变异为35.3%(6/17)。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均伴有HBV DNA及ALT水平反跳,1例住院患者停用拉米夫定后出现病情加重。结论:深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中(疗程1年,100md/d)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率为17.0%(17/100)。发生变异者较无变异者疗效降低,检测YMDD变异有助于监测疗效。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结核患者与正常人Toll样受体TLR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肺结核(PTB)患者39例,结核性胸膜炎(TP)患者22例为研究组,3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_4~+TT细胞和静息CD_4~+TT中及健康者中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健康者和结核病人中的TLR2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在活化的CD_4~+TT细胞中TLR2阳性CD_4~+TCD+8T细胞,较静息CD_4~+TT细胞表达较高,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_4~+TT细胞和静息CD_4~+TT中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健康者(P0.001,P0.05);在结核病人中TLR2 mRNA相对含量要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结论对TLR2的测定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于结核的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表达TTVORF1蛋白,为免疫学检测TTV提供抗原。方法:以pE-30a为载体表达硫氧还蛋白与TTV第一开放读码框(ORF1)497-770aa段的融合蛋白。结果:得到分子量约为44Kda表达产物。以纯化的表达产物为抗原检测TTV DNA阳性和阴性血清表明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TTV特异抗原性。结论:该TTVORF1融合蛋白可用做免疫学检测TTV感染的抗原。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采用携带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表达HBsAg细胞毒性T细胞(CIL)表位MHC单链三聚体,为增强HBV特异性免疫提供新方法.方法 构建小鼠MHC Ⅰ类分子(H-2Ld)限制的HBsAg优势CTL表位肽与MHCⅠ类分子重链(Ld)和β2M链(β2-microglobulin,β2微球蛋白)的单链三聚体(HBsAg-SCT).并将HBsAg-SCT亚克隆到GFP标记腺病毒载体,以HBsAg和OVA-SCT作为对照,转染293A细胞,包装产生携带HBsAs-SCT,HBsAg和OVA-SCT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经双酶切和克隆测序鉴定,HBsAg-SCT能成功克隆到编码GFP标记的腺病毒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转染的293A细胞含有绿色荧光素蛋白.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HBsAg-SCT能与抗-腿抗体发生反应.结论 编码HBsAg-SCT的荧光蛋白腺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并能在293A细胞中完整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观察补体调节蛋白CD59在HI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RRT)前后CD59在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48例确诊HIV感染者外周血,根据是否HARRT分为未治疗组(23例)及治疗组(25例),并收集14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全血细胞表面染色后使用BD FACSCanto 流式仪检测CD59在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检测CD59在CD45RO+记忆型CD4T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定量PCR技术检测HIV感染者的血浆病毒载量及CD4细胞绝对计数,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D59在HIV感染者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其中以在CD45RO+记忆型CD4T细胞上增高为主(P<0.05);治疗组CD4+T细胞上CD59的表达较未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表达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CD59的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CD45RO+(记忆型)CD4+T细胞上;CD59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变化与病毒载量及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计数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2=0.2181,P=0.0247;R2=0.1586,P=0.0486).结论 HIV感染可引起补体调节蛋白CD59在CD4+T细胞上表达增加,HARRT可使其表达水平有所下降.这种表达增加可能与病毒免疫逃逸及CD4+T细胞的功能抑制有关,HARRT治疗可部分逆转这种免疫紊乱现象.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T淋巴细胞表面归巢分子CD49d、CCR9、CD62L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艾滋病患者和18例HIV阴性健康对照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9d、CCR9和CD62L表达,用BD FACSDiva软件分析计算各组细胞表达的百分率.结果 治疗后组外周血的平均CD4~+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组(P<0.01);治疗前组CD3~+CD49d~+、CD3~+ CCR9~+、CD3~+CD62L~+、CD3~+CD4~+、CD4~+CD49d~+、CD4~+CCR9~+、CIM~+CD62L~+、CD8~+CD49d~+、CD8~+CD62L~+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治疗后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高于治疗后组(P<0.05).治疗后组CD3~+CCR9~+、CD8~+CCR9~+、CD8~+CD62L~+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01).结论 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不仅比例失调,而且其表面表达肠道归巢分子CD49d、CCR9,淋巴结归巢分子CD62L的数量发生异常改变.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以上部分免疫病理变化.建议肠道归巢分子CD49d、CCR9和淋巴结归巢分子CD62L可作为艾滋病疾病进展和评价机体HAART后免疫重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7.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小鼠肺结核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小鼠肺结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PC61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抗-CD25(PC61),50μg/只,消除体内的Treg,IgG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IgG同型对照抗体.3 d后静脉注射H37Rv 0.1 mL(含1×10~6CFU活菌),攻击小鼠.流式细胞技术分析PC61对小鼠体内不同组织中Treg的消除效果,体外分析Treg消除对特异性细胞免疫、肺组织病理学和肺组织内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情况的影响.采用方差齐性F检验和非配对t检验比较实验数据.结果 PC61处理组与IgG对照组小鼠脾细胞中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在第10天分别为(21.13± 3.58)%和(30.42± 4.20)%(f=2.38,P<0.05);第30天为(16.12± 1.26)%和(17.34± 1.62)%(t=0.84,P>0.05),Foxp3~+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在第10天为(32.07± 3.95)%和(60.55± 5.48)%(t=5.96,P<0.05).外周血也有类似结果.在PC61处理组及IgG对照组,感染后第10、30和60天时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分泌的卡介苗特异性细胞因子1L-17(ng/L)分别为5.1± 0.9比0、43.1± 10.0比5.9±2.8、124.8± 5.8比102.5±8.1(t=7.90,t=5.10,t=3.19;均P<0.05);IFN-7(ng/L)分别为28.4±8.2比4.0± 1.3、685.9±128.6比418.7± 20.4、310.9± 119.7比32.8±7.5(t=4.21,t=8.43,t=3.27;均P<0.05);TNF-a(ng/L)分别为38.6±5.0比16.3±4.0、112.9± 12.3比71. 5± 12.6、86.2± 8.2比0(t=4.95,t=3.33,t=14.8;均P<0.05).PC61处理小鼠在感染早期(第10天)肺内结核菌量低于IgG对照小鼠(t=4.63.P<0.01),但后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61处理小鼠感染后期(第120天)肺组织病理改变较IgG对照组为轻.结论 结核菌感染后小鼠Treg显著增加;Treg能有效抑制结核菌特异性细胞免疫.进而影响小鼠肺内结核菌的清除和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8.
结核分枝杆菌IFN-γ酶联免疫斑点检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技术,初步评价其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以早期分泌抗原靶6kDa蛋白(ESAT-6)抗原为主的重组蛋白库、多肽库为抗原,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简称Elispot);应用该技术对32例肺结核病患者、205例健康对照者和18例肺部其他疾病对照的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核病人和部分健康对照同时采用全血干扰素试剂(Quantiferon-TB-Gold,QFT-G)进行平行检测。结果采用Elispot检测,结核患者的阳性率最高(75.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7.3%)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1.1%),结核患者反应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采用QFT-G在结核病人中的IFN-γ应答阳性率为78.1%,与Elispot检测结果进行配对比较无显著性差别(χ2=1.6,P>0.05)。 结论建立了结核菌特异性IFN-γ Elispot检测技术,该技术在诊断结核菌感染的初步应用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观察。  相似文献   
149.
目的通过结核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了解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结核潜伏感染情况。方法应用Elispot技术对1052例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检测,同时进行PPD皮试。结果在密切接触者的家庭成员和同事中Elispot的阳性率分别是29.4%和22.1%,PPD强阳性结果是30.5%和8.9%;两者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4例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发病率为1.3%。结论 Elispot诊断结核感染的特异性高于PPD,用Elispot筛查结核密切接触者,有利于早期发现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探讨结核菌特异性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酶联免疫斑点(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spot,ELISPOT)检测对结核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结核菌特异性IFN-γ ELISPOT技术同时检测20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TP组)和14例非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Non-TP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及心包积液单核细胞(pleural effusion mononuclear cells,PEMC)中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结果 TP组PBMC和PEMC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Non-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TP组心包积液中结核菌特异性IFN-y水平显著高于外周血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BMC ELISPOT检测结核性心包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85.7%;而PEMC ELISPOT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0%和85.7%.结论 结核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技术对结核性心包积液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好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