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87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702篇
预防医学   24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99篇
  6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研究CD44及CD44v6在癌前食管及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潮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食管病例蜡块(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非生物素)检测癌前食管6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40例。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结果。对于各组之间表达情况的数据统计采用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中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CD44及CD44v6在正常的鳞状上皮,只表达于上皮基底层3~5层细胞,随着上皮的增生,表达的细胞层数逐渐增加,在非典型增生的上皮则主要表达于有异型的上皮,而原位癌则几乎表达于上皮的全层。CD44及CD44v6在各种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均P<0.01),其中从正常食管组织及伴上皮增生但无细胞异型的食管组织至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其表达强度逐渐增强,而从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至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表达强度逐渐减弱。结论 CD44及CD44v6在癌前食管及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提示它们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为食管癌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52.
目的观测哈萨克族患者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特点。方法对细菌性前列腺炎哈萨克族患者,无菌条件下采集前列腺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132例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32例阳性病例中,革兰阳性菌占74.24%,其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33%),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占25.76%,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15.91%)其对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而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哌酮一舒巴坦、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结论对哈萨克族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3.
陈强  郑建国  王东海 《新中医》2022,54(22):97-100
目的:观察至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膜性肾病(MN) 的疗效及对抗M 型磷脂酶A2 受体(PLA2R) 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98 例MN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至灵胶囊口服。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U)、血尿素氮(BUN)、24 h 尿蛋白定量(24 hUP)]、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抗PLA2R 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9.5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Cr、MAU、BUN、24 hUP 指标值较治疗前降低,Alb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r、MAU、BUN、24 hUP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Alb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抗PLA2R 抗体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为4.08%,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至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MN 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降低患者血脂、抗PLA2R 抗体水平,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54.
目的:研究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复发转移情况并计算无病生存时间,绘制无病生存Kaplan-Meier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与无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无病生存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无病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结果:经无病生存Kaplan-Meier曲线的log-rank检验,不同分期、淋巴结转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dNLR、SII、CRP/ALB比值的乳腺癌患者累积无病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分别为12.020、5.332、3.923、4.948、15.340、22.970、5.496;均为P<0.05);经COX回归模型分析,AJCC分期、dNLR、SII、CRP/ALB比值是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dNLR、SII、CRP/ALB比值单独指标对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具有预测价值(P<0.05);在logistic模型中得到dNLR、SII、CRP/ALB比值的回归方程,将其作为联合指标对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具有预测价值且预测效能优于单独指标(P<0.05)。结论:实验室指标dNLR、SII、CRP/ALB比值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3项指标联合能够为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5.
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是凝集素家族糖蛋白,主要在肺部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无纤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储存在Clara细胞的分泌颗粒中。SP-D是表面结合蛋白之一,也是组成肺表面活性系统的一部分。SP-D除了有助于肺泡空间内表面活性剂池稳态外,还具有宿主防御和免疫调节功能。本文通过对近年来SP-D在肺部常见疾病中的部分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众多肺部疾病,特别是肺部炎症性疾病潜在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方法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支撑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0病例。术后X线片,按是否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分为重建组(50例)和非重建组(20例)。重建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67.8岁。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2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4例。其中三部分骨折1例、四部分骨折2例予内侧植骨。未重建组:男8例,女12例,年龄56~90岁,平均年龄72.2岁。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3例。其中三部分骨折2例予内侧植骨。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T1)、骨折愈合后功能锻炼时(T2)摄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及颈干角,并计算T1~T2期间高度变化及内翻角度;功能锻炼后按Neer百分法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发生并发症:重建组Neer四部分骨折1例予内侧植骨患者发生螺钉穿出,术后3月取出螺钉。未重建组:内翻畸形、近端退钉2例(Neer三、四部分骨折各1例),螺钉穿出1例(Neer三部分骨折),肩峰撞击综合征2例(Neer二部分骨折),延迟愈合1例(Neer四部分骨折),肱骨头坏死2例(Neer三、四部分骨折各1例)。2例内翻畸形、近端退钉患者予早期二次手术重新内固定,螺钉穿出1例及2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予取出内固定后症状缓解,2例肱骨头坏死患者予人工关节置换术。两组间年龄(P=0.088)、骨折类型(P=0.080)和植骨(P=0.564)在本课题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按独立样本检验(P=0.008),卡方检验(X~2=3.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肩关节Neer百分法评分、术后肱骨头丢失高度、内翻角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不仅能使肱骨头得到有效的支撑,还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肩关节功能满意度。  相似文献   
957.
目的建立清肝解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清肝解毒胶囊中的黄芪、大黄、赤芍和柴胡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对清肝解毒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进行总量计算。结果薄层鉴别项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大黄素峰面积在2.864~14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大黄酸峰面积在3.544~177.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7);大黄酚峰面积在3.984~199.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大黄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0%,RSD为1.42%;大黄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5%,RSD为0.88%;大黄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101.9%,RSD为1.9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加样回收符合含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CBP)对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28例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4例,两组均经常规治疗,血液净化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血糖(GLU)、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及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检测.结果 血液净化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明显改善,血液净化组治疗后血常规、电解质、BUN、Cr、IL-8、TNF-α的数据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能够降低炎性介质,改善脏器功能,从而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的反应过程及预后,是治疗严重烧伤脓毒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59.
目的调查我国4个不同城市淋病奈瑟菌opa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并考察实验结果与临床资料之间的一致性,从而了解淋病的传播路线及传播方式。方法研究于2006年在我国沿海地区4个不同城市共收集330株淋病奈瑟菌,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采集86株,山东省皮防所(济南)采集80株,福建省皮防所(福州)采集94株,广西壮族自治区皮防所(南宁)采集70株。对330株淋球菌进行opa基因分型,并应用GelCompar分型软件对各菌株opa基因扩增片段的酶切产物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还收集了这些菌株相应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其中包括淋病患者的性接触信息。结果 330株淋球菌opa基因经过TaqI与HpaI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共产生了309个opa型,其中292个opa型各包含一株淋球菌,14个opa型各包括两株淋球菌,2个opa型各包括3株淋球菌,1个opa型包括4株淋球菌。在292个各包括一株淋球菌的opa型中,有18个opa型(18株淋球菌)两两之间形成9个opa型相似对。在这4个城市中,只包括一株菌的opa型占各自城市opa型总数的比率分别为:南京90.7%,济南77.5%,福州89.4%,南宁97.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9例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性接触史:包括8对两两之间存在性接触的淋病患者及一个三人组淋病患者。其中有8组(七对与一个三人组)淋病患者间的性接触信息通过opa基因分型研究中的8个opa簇证实,而余下的一对淋病患者性接触信息则通过研究中的一个opa型相似对所印证。结论 Opa分型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淋球菌基因分型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淋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用这种技术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比患者提供的性接触信息更贴近实际情况,并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淋球菌的传播状况。  相似文献   
960.
目的观察肝圆韧带内腔形态及内皮化情况。方法肝圆韧带40条,来自肝硬化、无肝硬化患者各20条;取其裂隙段和游离段制成蜡块,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其有无内腔,并选取两段分界处的切片观察其内腔形态、大小;对切片行CD34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圆韧带内腔内皮化情况。结果本组肝圆韧带未见明显管腔5例,管腔限于视野内17例,管腔满视野或溢出视野18例;无管腔5例,管腔横截面呈非类圆形21例、类圆形14例;肝圆韧带CD34和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均阳性25例。结论大多数人肝圆韧带的裂隙段和游离段内有一连续的内腔,其腔面被覆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