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可侵犯多器官多系统的罕见疾病,异质性大。本例患者因闭经在中医医院就诊未被识别,直至高血糖高渗状态急诊收入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结合垂体磁共振成像(MRI),多学科会诊考虑下丘脑肿瘤,予以手术治疗,组织病理显示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但未行免疫组化,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此后因累及股骨而手术,病理证实LCH,并出现眼眶骨、皮肤和肝脏受累,虽经血液内科积极治疗但效果差,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观察Graves'病甲亢患者血清TC、Tg、HDL-C、LDL-C、ApoAⅠ、ApoB100和Lp(a)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配对方法比较Caaves'病甲亢患者组(甲亢组)和正常对照(正常组)血清TC、Tg、LDL-C、HDL-C、ApoAI、ApoB100和Lp(a)差异.结果甲亢组较正常组血清TC明显降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甲亢组较正常血清Tg、LDL-C、HDL-C、ApoAI、ApoB100降低,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甲亢组较正常血清Lp(a)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Graves'病甲亢病人血清TC、Tg、HDL-C、LDL-C、ApoA、ApoB100均降低,以TC更明显;(2)尽管甲亢病人血清HDL-C、ApoA1水平降低,但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TC、Tg、LDL-C、ApoAI、ApoB100也同步降低.因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对于肥胖伴高脂血症,尤其是T4偏低的病人是否可使用T4减肥同时降低高脂血症;(3)甲亢病人血清Lp(a)虽有轻度降低,但进一研究甲亢病人的Lp(a)变化及其机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4.
35.
36.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X-linked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XLH)是最常见的遗传性佝偻病,主要由PHEX基因的失活变异引起,治疗起来较其他类型的佝偻病更复杂.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收治1个XLH家系.先证者,女,3岁6个月,汉族,因"双膝关节外翻、行走不稳"入院.患者表现为"O...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我们对 WSJ-B型旋磁式糖尿病治疗仪对 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具有降血糖作用及其降血糖程度进行了观测 ,并探讨是否可作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方法 所有受试对象在进行标准饮食和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交叉试验方法 ,将 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治疗仪组和美吡达 5 mg Tid。结果 糖尿病治疗仪具有显著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 2小时血糖作用 :同时降低血清糖化白蛋白水平 ;但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胰岛素和 C-肽水闰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糖尿病治疗仪对 2型糖尿患者具有较好的降糖疗效 ,可作为 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8.
2型糖尿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抵克力得干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g)是一种肝细胞分泌的凝血因子之一 ,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血浆中 Fg升高可通过一系列作用造成动脉硬化 ,引起心血管发病率明显增加 [1 ] 。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 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浆 Fg明显升高 [2 -4 ]。我们测定了我院近 2 a住院 63例 2型糖尿病血浆 Fg水平 ,并观察抵克力得对其干预治疗疗效。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观察组 :63例 (男 33例 ,女 30例 ) ,年龄 34~ 68岁(55.2岁± 6.5岁 ) ,均符合 1 999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均排除急性炎症和肝肾疾病。对照组 :门诊健康…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1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吡格列酮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治疗,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餐后2 h胰岛素(postprandial insulin, P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cell function, 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 HOMA-IR)、血脂水平、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等变化。结果 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FINS、PINS、HOMA-β、HOMA-IR、血脂、BMI均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A1c、HOMA-IR、血脂及BMI均低于吡格列酮组,FINS、PINS、HOMA-β均高于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吡格列酮的疗法均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与吡格列酮相比,西格列汀对血糖、血脂的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