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早期预测和正确评估急性胰腺炎 ,从而把握其进展趋势 ,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共收集 1993年 9月~ 1999年 9月 34 9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资料 ,均在本院经过 1次或 1次以上的超声检查 ,5 3例进行了 6 7例次CT检查。 2 97例为轻症胰腺炎 ,5 8例为重症胰腺炎。男性 15 7例 ,女性 192例 ;年龄 19~ 75岁。1.2 入院后进行超声检查 ,初查后 3~ 7d复查。CT按Blt hazerCT分级系统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为 5级 ,以胰腺大小、轮廓、密度和胰周积液作为分级依据。1.3 资料分析 超声记…  相似文献   
32.
妇人产后调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散见于中医妇科文献古籍中。产后调养在时间上应维持百日,在情志上要保持情志畅快,忌大喜大悲;在起居上新产后不可即卧,应紧闭阴户,远寒凉,不宜洗浴,百日内也需避风寒、勿过劳、不独宿,谨慎调护;在饮食上要清淡、温热,多食粥糜,忌冷硬油腻;在房事方面,百日内尤忌行房。  相似文献   
33.
中医古籍是中医学术体系和原创思维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在当代守正创新的主要来源。现今数据挖掘技术为古医籍知识、经验的总结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由于中医古籍时间跨度大、内容覆盖广、语言结构复杂,导致数据标准化与中医古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本研究立足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古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出四点核心问题:结论高度相似,创新价值有待提高;结论不够准确,推导范围或小或大;回避原始数据,二次统计意义不明;忽略药用方法,经验特色难以发掘,并进行具体示例说明。同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预先建立价值评估体系、发挥定性定量双重优势、重视低频方药及用药方法的三大对策,以期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34.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络病”范畴,老年人正气不足、阴精亏乏,是本病的高发人群,使用中医药诊治该病疗效显著。火毒伏络、外内合邪是老年性带状疱疹发病的病机关键,络脉阴枯血瘀是疼痛经久不愈的重要原因,其病机演变分为3个阶段:潜伏期,火毒深伏少阴阴络,待正虚、外邪引动,逐渐遍及脏腑络脉;疱疹期,肝胆郁火攻窜,突破浅表阳络而发疹;后期火毒焦灼络脉,阴枯血瘀,发为顽痛。综合近年专家和同行研究实践,结合笔者团队自身的探索与体会,提出祛除络脉火毒的6种治法:清热泄火法、祛风散火法、除湿导火法、化瘀排火法、顺气降火法、益水潜火法,其中尤须重视填补五脏络脉真阴,以恢复络脉功能。此外,运用中医学“取类比象”思维方法,使用药物络部、皮部,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以期为老年性带状疱疹的诊治提供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35.
中医学历史悠久、卷帙浩繁,但论述较为分散,知识混杂多样。知识图谱具有知识语义化、数据易关联、易扩充的特征,因而逐渐成为中医药知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为有利于更好地运用知识图谱传承发展中医药知识,文章在简述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构建与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从本体技术和分词、实体识别、关系抽取等3种知识抽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应用概况、规律与特点。文章还从知识图谱存储关系型知识的角度出发归纳了中医药领域对该类知识的应用方向及关键技术。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了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6.
颈椎多为阳经循行之所,依靠阳气温养。阳气不足,易招风寒,气血痹阻而发为痿痹、项强。临床治疗颈椎病选穴以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等阳经穴位为主,选方用药以葛根汤、羌活胜湿汤等具有温阳散寒功效的汤剂为主。颈椎病病因病机多由阳气不足,风寒痹阻气血导致,临床调治应选阳穴,用药以温通阳气为主要法则。  相似文献   
37.
根据《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及“酸入肝”等理论,现代临床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诊疗观。但是,对于“肝本质”的探认识仍不能认为完善,其中部分内容与传统观念存在脱节之处,因此产生了一定讹误。故本文就相关“阴阳五行”学论著中关于“肝木”的内容进行初步探讨,并稍做补正。  相似文献   
38.
目的统计治疗消渴病方剂中具有养阴和清热功效的单味药及高频药物组。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检索消渴方共计933首。利用Excel 2010 SQl Server插件对方药进行数据处理、频次统计、药对数据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治疗消渴方单味药统计频次前10名中有清热药6个、养阴药5个。养阴清热药物组前10名药对:栀子-甘草-连翘、芦根-白茅根、鳖甲-柴胡-秦艽、柴胡-地骨皮-秦艽、柴胡-地骨皮-鳖甲、丹皮-五味子-磁石、胡黄连-龙胆草、柴胡-知母-鳖甲、柴胡-人参-鳖甲、天冬-麦冬-枇杷叶,涉及19味药物,其中柴胡出现5次;19味药物中,有养阴清热单味药前10名中的4味。除栀子-甘草-连翘和胡黄连-龙胆草两组药为纯清热药物组配外,其余组合均为养阴和清热功效兼备的组合。结论目前临床治疗消渴病以清热养阴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39.
《金匮要略》一书以治疗内伤杂病为重点,其治疗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而脏腑辨证以肝脾两脏为主,气血的病变是产生杂病的病理基础。"知肝传脾"既是知病防変的预防思想,也是预防肝脾导致的气血不足引发杂病的关键。治疗杂病要重视正气,即重视脾胃后天之本。"肝脾同治"理论既是在气血方面的补充,又是鼓邪外出的治法。所以在临床上常补正气与祛邪气相兼而治。  相似文献   
4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古代方剂中治疗肾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以肾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古代方剂数据库,筛选治疗肾阴虚证的处方,制定选方标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症药关联及药物配伍规律,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Pajek 64 5.11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采用Cytoscape 3.8.2将症-药关联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处方122首,包含症状148个,中药155种,常见症状为口干渴、遗精、耳鸣等;频次最高的中药为熟地黄,中药四气以平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中药归经以肾经为主;常见的症药组合为口干渴-熟地黄,遗精-熟地黄,盗汗-熟地黄;常用的药对前三位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常用药物可聚类为3类;核心药物为熟地黄、茯苓、麦冬、五味子等。结论: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初步揭示了古代治疗肾阴虚证用药开阖相济、通补并施;以六味地黄丸为祖方;常配伍补养肝阴、肺阴药物的用药规律,并获得了核心组方和核心中药,可为临床治疗肾阴虚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