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何慧珍  潘靖华  韦旭生  陈小君 《护理研究》2007,21(28):2583-2584
[目的]探讨胰岛素、利福平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胰岛素、利福平与山莨菪碱涂于溃疡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换药,两组均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816,P<0.001),平均治疗时间短。[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局部联合应用胰岛素、利福平与山莨菪碱药物治疗,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治愈率。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小鼠胃内灌注灵芝提取液,检测小鼠脾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明灵芝能提高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并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提示灵芝提取液经胃内给药途经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灵芝孢子粉与环磷酰胺合用对小鼠移植性动物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按药物体内抑瘤作用常规筛选方法进行,试验动物用NIH小鼠。瘤株为小鼠肝癌 (Hepatoma)。小鼠随机分成 4组,每组 10只。阴性对照组以 0. 5%羧甲基纤维素钠 20ml·kg-1 /d灌胃。第一实验组以环磷酰胺(CTX)20mg·kg-1 /d灌胃。第二实验组:灵芝孢子粉 4g·kg-1 /d灌胃。第三实验组:灵芝孢子粉 4g·kg-1 /d+环磷酰胺20mg·kg-1 /d灌胃,各组均于接种后 24小时开始灌胃给药,连续 10天。均于末次给药后 24小时处死,计算抑瘤率。结果 各组抑瘤率分别是:第一实验组 (CTX)为 63. 5% ~66. 1%,第二实验组为 63. 0% ~64.7%,第三实验组为 77. 8% ~79. 1%。各实验组的抑瘤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01)。孢子粉与CTX联合用药组与单用灵芝孢子粉组或单用CTX组比较,前者的抑瘤率均明显高于后两者单独用药的抑瘤率(P<0. 05)。结论 灵芝孢子粉与CTX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抑瘤作用,灵芝孢子粉可减轻CTX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性,75岁,因吞咽困难1月余于2015年4月10日就诊于本院。患者1月余前吃饭时突然感觉吞咽困难,伴恶心、呕吐,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黑便、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等不适。遂至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食管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贲门黏膜病变,幽门管息肉灶。病理检查示,食管38 cm少量鳞癌组织,幽门慢性中度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继而来本院胸外科就诊,查体示,意识清,精神可,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病理征阴性。本院胃镜复查示,食管距门齿32 cm 可见Ⅱc 样病变,大小约0.5 cm,食管距门齿38~42 cm可见溃疡样病变,大小4 cm ×2 cm,胃底可见糜烂,大小约1.5 cm,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癌。活检病理示,(距门齿32 cm)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另见一块组织可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距门齿40 cm)鳞状上皮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图1)。(胃底)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图2)。诊断为食管癌、早期胃癌。胸外科考虑直接切除食管与胃病灶的范围较大,吻合困难,遂建议患者至消化内科先行内镜下处理上段病灶,治疗恢复后转胸外科继续手术治疗下段病灶。患者遂于2015年4月29日在本院消化内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32~38 cm可见Ⅱc样病变,予ESD切除;距门齿41 cm,可见一大小为2 cm BorrmannⅡ型病变。胃底后壁可见一大小为1.5 cmⅡc 样病变。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距门齿32 cm)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伴局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四周及基底切缘均阴性(图3)。术后恢复良好,6天后出院。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后,于2015年5月26日在本院胸外科全麻行“右侧胸腔镜+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探查:食管癌根治术+管状胃成形+胃食管胸内吻合+右下肺肺大疱切除+迷走神经离断+复杂黏连松解+术中快速病理+胸腔闭式引流+腹腔引流术”,术中冰冻切片示,(食管下段)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大小1.5 cm ×1.2 cm,溃疡型,浸润至浅肌层,距上切缘2.5 cm。(食管胃连接处)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小2 cm ×1 cm,上下切缘均阴性。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旁淋巴结)0/3阳性,(贲门旁淋巴结)0/1阳性,(腹腔干旁淋巴结)0/1阳性,(肝总动脉旁淋巴结)0/4阳性,(脾动脉旁淋巴结)0/1阳性。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5天后出院。  相似文献   
25.
目的: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D2S123和D3S1298两个微卫星位点,采用PCR-银染法,对36例胃癌标本进行检测;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或费歇尔精确检验。结果:两个位点共检出MSI阳性11例,发生率为30.6%(11/36);与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P=0.048)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34)。结论: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是正常细胞癌变的可能途径之一;中-高分化腺癌或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EB病毒基因组阳性人鼻咽癌DNA在转染正常细胞后可能发生的生物学作用,作者将人鼻咽癌活检组织的DNA(EB病毒基因组阳性),用磷酸钙方法转染正常Rat-Ⅰ细胞,使其恶转;用软琼脂培养的转化细胞能贴壁生长,并形成克隆;转化细胞易与PHA发生凝集;克隆接种裸鼠形成纤维肉瘤;转化细胞和裸鼠肿瘤组织用抗C_3补体免疫荧光法检测EBNA呈阳性;染色体原位杂交显示在某些细胞中期染色体上有银粒出现。  相似文献   
27.
某些人类癌瘤(鼻咽癌,Burkitt瘤)细胞中存在着EB病毒基因组,而患者血清中对该病毒的抗体增加。EB病毒(EBV)又能诱发狨猴恶性淋巴瘤。因此,EB病毒对鼻咽癌的病因学作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EB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28.
大剂量氨甲喋 配合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疗法(简称HD-MTX-CFR疗法)已证明对MTX一般剂量和其它化疗药物不大敏感的肿瘤如骨肉瘤等,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我院于1982年S月至1983年6月用此疗法并同时作血中MTX浓度监测,治疗10例晚期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中位32岁。发病至治疗时间为4月至4年半,平均一年。临床分期按1971年Ann Arbor国际分期:ⅢA1例,ⅡA3例(广泛腹腔侵犯),  相似文献   
29.
阿托品化简单评分法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黎清  韦焕克  韦旭生  陈小君 《广西医学》2005,27(9):1361-1363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合理治疗剂量。方法 对18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评分组和常规组。评分组在用药达到阿托品化后,以阿托品化的三个指征即皮肤、意识、瞳孔的变化进行评分,按分值来指导阿托品用量。常规组在达到阿托品化后,按传统方法给予阿托品治疗。然后对两组出现的阿托品过量、不足及死亡例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两组的阿托品过量、不足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以评分分值指导阿托品用量.减少了阿托品中毒或阿托品不足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而且评分指标科学可靠,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0.
伪石蒜硷(Pseudolycorine)是从我国产的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n.)鳞茎中提取的生物硷之一,有抗病毒作用及抗大鼠Rauscher病毒性白血病作用,但未有关于抗实体瘤的实验材料报告。经由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化学教研组及上海药物研究所植化室提取,我室进行抗瘤及药理研究。用该游离硷的生理盐水混悬液按10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7天,对大白鼠W~256抑制率为55~76.3%,该硷盐酸盐水溶液,按15~20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7夭,抑制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