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43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0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1997年1月-1998年7月,我们经右胸小切口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修补心脏间隔缺损13例,报告为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男4例,女9例;年龄4-19岁,平均8岁。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VSD)8例,其中膜周部VSD6例,峪下型VSD2例,合并右心室流出道狭窄(RVOTh)1例。所有患者均有活动后心悸、气促和相应的心血管体征,并经心电图、胸部X线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60°-90°左侧卧位,双上肢自然放于头侧固定。皮肤切口自腋中线第4肋骨上缘斜向前下至腋前线第5肋骨上缘,依据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实施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30例(A组)和标准剖胸切口开胸(SPT)30例(B组),两组患者均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比较两种开胸方法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关胸时间、总体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带管时间、术后杜冷丁使用量、术后住院日、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肺部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间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关胸时间、实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带管时间、术后使用杜冷丁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手术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住院日期、随访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能满足肺叶、全肺切除手术的需要,可作为周围型肺癌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治疗(国产封堵器)的治疗效果,并与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收集符合单一左向右分流VSD 60例,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研究其可行性及早中期疗效,并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在疗效、费用、并发症、输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介入封堵组均未输血,外科手术组均行输血治疗(P〈0.01);术后住院时间介入封堵组少于外科手术组(P〈0.01);并发症介入封堵组少于外科手术组(P〈0.01);治疗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单一VSD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早中期疗效满意,与外科手术比较不需输血,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治疗费用相当。 相似文献
17.
分析5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胃出口梗阻的发病原因和治疗。强调胃出口梗阻是食管癌切除术后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此梗阻的发生多与手术有关,只要术中注意各项操作,该并发症可以预防。梗阻一经确诊,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行二次手术解除梗阻因素或行胃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0年2月腔内隔绝术治疗10例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人工血管支架,2例将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口,1例支架未能完全封闭漏口、内漏明显。随访12~18个月,患者全部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人工血管支架式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行、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制备、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 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三组,A组:受体肝脏和肝动脉保持原状,其门静脉缩窄;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仅建立门静脉血供,不建立动脉血供.B组:受体肝动脉结扎,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C组:受体肝动脉结扎,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和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 结果: A组、C组受体3 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A组、C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B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第二天B组胆红素显著高于A组、C组.C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A组、B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肝细胞大片坏死. 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足以造成急性肝衰模型;保留受体肝脏动脉血供、减少门静脉血供对受体肝脏功能无严重影响;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足以纠正急性肝衰. 相似文献
20.
<正> 1986年6月以来,我们救治心脏外伤患者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5~35岁。刀刺伤2例,膈肌火器盲管伤1例,心导管损伤3例(右心导管检查2例、二尖瓣球囊扩张1例)。伤及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