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急诊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急诊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severe type,ACST)的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手术方式(包括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等)有选择地对45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重症急性胆管炎45例中,急诊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5例,无中转开腹。术后胆漏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其他多种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急诊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对于有较高胆管镜和腹腔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2.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78例临床治疗体会浏阳市人民医院陈安平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是农村基层医院常见的骨创伤之一,由于其生理和结构的特殊性,治疗上有一定困难。现将我院自1983年10月至1992年8月收治的7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  相似文献   
103.
腹腔镜在重症急性胆管炎 (acutecholangitisofseveretype ,ACST)急诊治疗中的应用鲜有报道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腹腔镜医师经验的积累 ,腹腔镜在治疗ACST方面的成功率逐步提高 ,为ACST的治疗开辟了又一条途径。我院从 1993年 9月至 2 0 0 3年 11月手术治疗ACST14 9例 ,其中应用十二指肠镜急诊治疗ACST 4 7例 ,开腹手术急诊治疗ACST 76例 ,选择性腹腔镜急诊治疗ACST 2 6例 (17.4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1例 ,女 15例。年龄 2 7~ 6 9岁 ,平均4 8岁。无上腹部手术史 ,无严重的内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液电碎石、扩张导管、支架技术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采用液电碎石技术处理梗阻性或嵌顿性结石,扩张导管技术对胆总管下端狭窄或结石梗阻部位施行扩张术,支架技术对胆总管下端梗阻为主的良恶性狭窄施行支撑内引流术或联合T管外引流术。结果 液电碎石技术处理梗阻性或嵌顿性结石27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扩张导管技术扩张膜状狭窄43例均获成功,处理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16例成功13例,胆漏2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残石3例经术中放置的T管引流术后2个月胆管镜取出,无中转开腹、肠穿孔、胆管穿孔、胆管大出血、胰腺炎,无死亡。支架技术治疗56例病人中49例手术获成功(无胆漏,支架位置正确、引流通畅、黄疸减轻或消退),1例中转开腹,2例胆漏,1例残石,2例支架位置错误,1例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液电碎石、扩张导管、支架技术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均有效、安全、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试验组(125例)采用三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98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2~5 d 后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鼻胆管置入成功率、结石取尽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胆总管直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鼻胆管置入成功率、结石取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乳头切开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易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气囊鼻胆管引流(balloon nasobiliary drainage,BND)在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198例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内径0.3~0.8 cm)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98例均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镜取石并留置鼻胆管126例(63.7%),胆管镜联合气囊鼻胆管取石并留置鼻胆管37例(18.7%),胆管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并留置鼻胆管19例(9.6%),胆管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并行一期缝合术5例(2.5%)。因胆总管残石腹腔镜下留置T管4例(2.0%),因乳头狭窄未解除留置鼻胆管失败并腹腔镜下留置输尿导管1例(0.5%),因十二指肠镜插入食道失败而直接行一期缝合术2例(1.0%),因胆总管过细且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取石均失败而放弃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例(0.5%),因腹腔镜下取石失败而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留置鼻胆管3例(1.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8/198),其中鼻胆管引流术后发现残石1例(0.5%),胆汁漏5例(2.5%),轻症胰腺炎2例(1.0%)。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从本组有限病例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同期三镜下采用BND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367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标准四戳孔,借助胆道镜、取石网、输尿管导管和斑马导丝处理胆囊结石和胆囊管开口。胆囊壁切口用3-0号可吸收缝线间断"8"字缝合或连续扣锁缝合,再用一小束修整过的带血管蒂的大网膜缝扎固定于胆囊壁切口处,胆囊周围放置防粘止血贴。取出的胆囊结石装入标本袋并从剑突下孔或脐部孔取出,Winslow孔附近常规放置一根16 F脑室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施行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367例,成功338例,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胆漏3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出血1例。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出液10~300 ml/d,术后2~7 d拔除引流管。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0~160 min,平均71 min。术后住院时间3~11 d。结论只要严格选择合适的病例,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可靠精确的缝合和覆盖胆囊壁切口,施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此方法可以长期保留有功能的胆囊,以满足部分患者心身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8.
109.
背景: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供体灌注的压力可直接影响移植物的能量代谢从而影响其活力,适当的灌注压力能明显提高供体的质量。 目的:观察不同灌注速度对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采用改良的Kamada双袖套法建立SD→SD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肝脏获取时分别以50,100,150,200 mL/h进行灌注。检测移植后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谷丙转氨酶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肝脏组织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低灌注速度相比,供体肝脏制备过程中200 mL/h的灌注速度导致了更加明显的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肝细胞变性、肝血窦扩张和炎细胞浸润也更加明显。术后24 h肝功能的检测也发现,150,200 mL/h灌注速度组外周血谷丙转氨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50,100 mL/h灌注速度组(P < 0.05,P < 0.01),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低于50,100 mL/h灌注速度组(P < 0.01),100 mL/h灌注速度后,随着灌注速度的增加肝功能损伤也明显加重。证实适当的灌注压力和速度是获得高质量供体的保障,能够减轻移植后肝功能损伤,改善受体预后,在大鼠肝移植供体制备过程中 100 mL/h是适宜的灌注速度。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7年我院已开展的腹腔镜胆管探查(LCBDE)127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3例中有1260例成功施行了LCBDE。因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肝胆肿瘤、胆管损伤、Mirizzi综合症、胆管结石巨大难以取出、肝十二指肠韧带解剖困难、胆总管直径过细、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失败等原因放弃LCBDE或改为开腹手术13例,手术成功率98.97%(1260/1273)。在成功实施LCBDE的1260例中,安放T管564例,一期缝合690例,腹腔镜下胆肠内引流术6例。术后漏胆42例,其中因T管脱出或腹膜炎加重再行腹腔镜下重置T管5例,余经引流保守治愈。无术中死亡。手术后1个月内死亡7例,均为老年患者。手术病死率0.54%(7/1273)。胆管阴性探查85例,阴性探查率6.75%(85/1260)。术中平均失血30.7ml,平均手术时间14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1d。成功病例的治愈好转率99.44%(1253/1260)。结论 LCBDE术是一种有效、安全、适应证广泛的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在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以作为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外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