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26篇 |
内科学 | 41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150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4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l mRNA和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分化程度Ⅰ级14例,Ⅱ级23例,Ⅲ级12例;有淋巴结转移21例,无淋巴结转移28例)、2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黏膜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D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 mRNA相对含量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黏膜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或0.01);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NDRG1 mRNA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NDRG1 mRNA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蛋白( )阳性率(3/23和4/49)均低于正常黏膜组织的43/49(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其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TAM浸润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以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每位患者手术切除的食管组织标本,其中包括90份鳞癌组织标本,20份癌旁组织标本,20份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以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D20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CD20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CD206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CP‐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食管鳞癌组织的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TAM浸润数量与MCP‐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7,P<0.05)。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检测TAM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揭示了TAM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准确评估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mTOR siRNA,采用低、中、高浓度(50、100与150 nmoL/L)的mTOR siRNA分别转染EC9706细胞24、48与72 h.同时设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及正常对照组(不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与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TUNEL法检测转染24 h时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转染24、48与72 h,6组细胞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蛋白:F=24.14,45.78,59.19,P均<0.001;mTOR mRNA:F=41.42,69.74,43.71,P均<0.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43.85,172.98,155.01,P均<0.001);低、中、高浓度组转染不同时间点间比较,mTOR蛋白(F=42.23,29.46,50.22,P均<0.001)、mTOR mRNA(F=6.48,8.50,4.80,P均<0.05)及细胞生长抑制率(F=78.77,76.14,52.28,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低于各对照组,且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及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5).不同浓度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各对照组,且细胞生长抑制率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和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转染24 h,6组细胞A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2.96,P<0.001),mTOR siRNA转染组AI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高浓度转染组AI高(P<0.05).结论:mTOR siRNA可有效抑制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且能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食管癌EC1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低、中、高浓度的雷帕霉素(100、150、200 nmol/L)分别作用于EC1细胞24、48、72 h,同时设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EC1细胞中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EC1细胞的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雷帕霉素作用24、48与72 h,5组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蛋白:F=29.273、34.328、41.571,P均<0.001;mTOR mRNA:F=34.969、53.614、36.943,P均<0.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566.732、51.768和186.022,P均<0.001);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EC1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低于各对照组,且其表达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5).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作用24 h,5组细胞凋亡指数(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563,P<0.001),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AI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EC1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EC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5.
白藜芦醇对BGC-823细胞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胃癌BGC-823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白藜芦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分别用25、50、100和2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DCD5表达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结果:同一时间点,6组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蛋白=211.881、242.438和184.866,P均〈0.001;FmRNA=207.366、148.411和158.661,P均〈0.001);同一浓度,24、48和72h时点各组比较,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蛋白=0.950、1.870、2.218和2.232,P均〉0.05;FmRNA=1.267、2.376、1.221和2.292,P均〉0.05)。各组BGC-823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069,P〈0.001)。结论:凋亡相关基因PDCD5可能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胃癌的螺旋CT征象与MMP-9及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蛋白酶D(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2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后肿瘤组织和正常胃黏膜标本中MMP-9及Cath-D的蛋白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螺旋CT征象(有无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及肿块大小)间关系及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表达的关联性。结果: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χ2分别为55.120、53.626,P均〈0.001);胃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MMP-9及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χ2MMP-9=8.341,P=0.004;χ2Cath-D=7.338,P=0.007);弥漫型胃癌组织中MMP-9及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312、6.175,P〈0.05)。胃癌组织中Cath-D和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联性(χ2=13.874,rP=0.496,P〈0.05)。结论:MMP-9及Cath-D的高表达与胃癌螺旋CT征象上的Laure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胃癌中组织MMP-9高表达与Cath-D高表达具有一致性,两者在胃癌的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配对远离胃癌手术切缘的正常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串分别为35.6%(16/45)和88.9%(40/45),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31.P<0.001);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27/45)和8.9%(4/45),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6,P<0.001).胃癌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均与胃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分别为9.652、5.670和9.050、5.351,P均<0.05).胃癌组织中2者的表达有关联(rP=0.469,P<0,001).结论:KISS-1和MMP-9的表达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联合检测2者有望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诊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其后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保乳术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9.
不同浸润程度食管癌组织中肝素酶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酶基因表达与食管癌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8例浸润浅肌层、20例浸润深肌层、21例浸润食管外膜和5例未明显浸润的食管鳞癌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粘膜中肝素酶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浸润浅肌层、深肌层和食管外膜的食管癌组织中肝素酶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5%、20.0%及90.5%。相邻的癌旁粘膜,肝素酶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2.5%、15.0%和52.4%,浸润外膜者与前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正常食管粘膜均未见肝素酶阳性表达。结论:肝素酶基因表达与食管癌的发展及浸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0.
患者男 ,5 6岁。因恶心、呕吐、纳差、腹胀 1月余 ,加重 5天 ,心脏彩超显示“右房黏液瘤”入院。体检 :心率 118次 /min ,BP 13 2 9/ 9 6kPa,颈静脉怒张 ,心音低钝 ,心律不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诊断 :右房黏液瘤。相关检查 :胸部X线及CT未见纵隔占位 ,同位素骨扫描及X线等未见异常改变 ,骨髓分析检查为正常骨髓象 ,血象 :WBC 6 0× 10 9/L ,RBC 4 5× 10 12 /L ,Hb 12 5 g/L ,Plt 2 2 5× 10 9/L。于 2 0 0 0年 8月 16日行心脏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几乎占满右房腔 ,下腔静脉仅 1/ 3(后壁 )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