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采用回顾的方法对114例混合性脑卒中的诊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4例患者中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占81%,病初以脑出血为主要表现者76例,以脑梗塞为主要表现者28例,性质不能确定者10例。第一次头颅CT检查确诊者64例,其余50例均在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体征,再次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结论 对于以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不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或起病时只有一种性质的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新的症状和体征,须尽早头颅CT或MRI检查,以发现混合性脑卒中,本病治疗上强调个体化为原则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2.
肺曲菌病23例临床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增强对肺曲菌病的认识,提高CT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肺曲菌病23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CT主要表现为空洞内可移动肿块及新月形空气征8例;蜂窝状改变中见片块状阴影6例;软组织肿块影4例;大片状阴影2例;云雾状或片絮状渗出灶2例;空洞中不可移动结节1例;边缘可见“晕征”4例,伴点状钙化4例,胸腔积液3例。结论:肺曲菌病寄生于空洞内形成空中球征的病变诊断容易,表现为孤立肿块、片状影、云絮状影的肺曲菌病,诊断较困难,需要病理或细菌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CT扫描,分析66例经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TN分期的CT表现间的关系。结果:经CT分期,T1期3例,T2期10例,T3期41例,T4期12例,淋巴结转移21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52%(34/66)。T4期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3、T1~2期(χ2分别为3.412、3.381,P值均<0.05)。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17/21)和37.78%(17/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6,P=0.001)。T1~2、T3、T4期p53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23.08%(3/13)、46.34%(19/41)、66.67%(8/12),p53蛋白表达强度随着CT的T分期升高而有增强的趋势(rs=0.270,P=0.028)。淋巴结短径≤2cm与短径>2cm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62%(11/13)、75.00%(6/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结论:食管癌中较高的p53蛋白表达与CT术前TN分期相关,p53蛋白的表达强度随着CT T分期升高有增强的趋势,淋巴结大小与p53蛋白无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血管网织细胞瘤的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观察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网织细胞瘤的MBI和CT的影像。结果11例病灶位于幕下,单发9例,多发2例。囊结节型5例,实质肿块型2例,囊实性肿块型4例。影像表现为囊样低密度影伴囊腔壁结节和类圆形实质肿块或囊实性肿块,CT平扫实质呈等密度或稍高于囊液密度。MBI示T1WI高于囊液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壁结节和实质肿块明显强化,并可见流空信号。结论血管网织细胞瘤有特征性表现,CT及MBI对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均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借助容积CT和重建技术,探讨评分法对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性的判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1年12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例,⑴所有病例行10mm层厚和层距增强容积扫描,3mm薄层放大重建。⑵淋巴结转移判断采用评分法:短径5-10mm0.5分;10-15mm1分;15mm以上1.5分;球圆形1分;2个以上聚集1分;T分期为T3-T4期0.5分;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其近端淋巴结0.5分;胸下段食管癌其远端和腹膜后、胃周淋巴结0.5分,计分达1.5分以上判断为转移。⑶评分结果 与手术、病理对照,统计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结果 本组319例,3mm重建放大显示且与手术、病理对照淋巴结共2916枚,而10mm显示仅2406枚。以1.5分为转移判断标准,准确性96.8%(2824/2916),敏感性91.4%(350/383),特异性97.7%(2474/2533),阳性预测值85.6%(350/409),阴性预测值98.7%(2474/2507),Youden指数为0.89。结论 容积CT和重建放大技术有助于显示纵隔淋巴结的数目和形态,评分法对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性判断准确可靠,能有效帮助临床对食管癌术前准确分期。  相似文献   
56.
CT诊断脑出血或除脑干之外的脑梗塞的作用较肯定,但对脑干梗塞的CT诊断价值众说不一。本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脑干梗塞的CT表现,借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认识。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CT对回盲部原发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non—Hodgkin—Lymphoma of ileocecum,PMNHLI)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8年7月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PMNHLI 11例CT表现,并分析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CT表现以肠壁浸润性增厚(n=4)和类圆形肿块(n=4)多见,也可表现为多发结节(n=1),因肠套叠而漏诊1例,肿块与肠系膜肿大淋巴结融合1例。区域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n=4)、肠套叠(n=4)、不完全性肠梗阻(n=5)为灶外常见表现。CT诊断正确4例,误诊为结肠癌3例、肠系膜肿瘤、肠腺瘤、脓肿各1例,漏诊1例。结论PMNHLI术前诊断困难,CT表现多样,肠内类圆形肿块为常见表现,如以上征象合并区域肠系膜淋巴结多发肿大则可考虑PMNHLI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