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急性混配农药中毒7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急性混配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混配农药中毒的诊治水平。方法 在3个县市级医院,对78例急性混配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诊治研究。结果 分别观察急性口服和生产性混配农药中毒37和41例,其中有机磷杀虫剂(OP)与OP混配30例(OP+OP组);OP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PY)混配23例(OP+PY)组;OP与氨基甲酸酯杀虫剂(CB)混配8例(OP+CB组);OP与其他农药混配12例(OP+其它组);CB与PY或其他农药(不包括OP)混配5例(CB+PY或其他组)。5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胆碱能兴奋或危象的临床表现,尤以头晕、乏力、多汗、流涎、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肌束震颤多见,重者出现昏迷、肺部湿罗音、大小便失禁;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均下降(11%-73%),在急性中毒1-4d胆碱能危象基本控制后,OP+OP及OP+PY组中5例出现屈颈肌与四肢近端肌肉及颅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其中3例出现呼吸肌无力,需进行机械呼吸。参照相关诊断标准及分级建议,诊断为急性轻度、中度和重度混配农药中毒31、30和17例,其中合并轻型“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2例、重型IMS3例。经彻底洗胃和清洗污染的皮肤,给予解毒药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碘解磷定以及对症和支持治疗,除OP+OP组口服重度中毒1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外,余77例痊愈出院。结论 本组患者全部为含有ChE抑制剂类杀虫剂(含OP73例,占93.6%)的混配农药中毒,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与急性OP中毒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2.
背景与目的 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 GGNs)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主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影像学征象及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预测GGNs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9例病理明确诊断的GGNs,其中,前驱腺体病变[包括非典型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138例,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10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IAC)142例。对结节的影像形态学特征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肺结节人工智能系统自动获得定量参数。结果 在主观CT影像学征象中,AAH+AIS、MIA和IAC组间结节最大径及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出现的频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中,结节大小相关参数、CT值相关参数、实性占比、能量及熵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通过多...  相似文献   
33.
<正>急性胆囊炎系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引起急性胆囊炎,胆囊壁水肿增厚,内压增高,与周围组织粘连。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可能与严重创伤、烧伤、动脉硬化、感染或大手术等因素有关[1]。1996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共完成6 8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其中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314例,非结石性急[2]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小鼠免疫接种基因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vaccine,rHBs)产生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0.65、1.25、2.5、5 μg四组,腹腔分别接种0.65、1.25、2.5、5 μg的rHBs,一半4、鼠2周后加强免疫1次。分别在初次免疫后2周或加强免疫后2周分离小鼠脾T淋巴细胞;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实验组用rHBs(10 μg/m1)刺激脾T淋巴细胞,对照组用PBS代替rHBs刺激脾T淋巴细胞;3天后用3H掺入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以3H掺入的同位素cpm值及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实验组cpm值/对照组cpm值)表示。结果 只接受单次免疫的0.65,1.25,2.5,5 μg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SI分别为1.55、1.93、2.41、2.81;而接受加强免疫的0.65、1.25、2.5、5 μg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SI分别为1.61、2.05、3.74、3.62。结论 小鼠接种rHBs后产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加强免疫或增加接种剂量可以增强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个体化肠道管理对假性大便失禁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门诊就诊的40例假性大便失禁患儿采用个体化肠道管理干预法,于患儿干预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于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患儿排便情况。结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患儿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干预3个月时患儿平均每周排便3.8次,无大便失禁现象发生。患儿家长对肠道管理认知准确。结论个体化肠道管理提高了该类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时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案,假性大便失禁患儿短期内可达到较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8、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GFR外显子18、19、21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90例肺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18外显子突变;检测到19外显子突变11例(12.2%),其中碱基缺失突变10例,包括2 235核苷酸到2 249核苷酸缺失3例,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缺失1例,2 240核苷酸到2 253核苷酸缺失2例,2 240核苷酸到2 257核苷酸缺失3例,1例同时检测到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和2 251核苷酸到2 262核苷酸2个片段碱基的缺失,另1例为P741L错义突变;21外显子突变18例(20.0%),表现为碱基的替换突变,其中14例为L858R,L858M、A722V、K875R、Q787Q各1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肿瘤组织中EGFR外显子突变热点集中在19、21外显子,不同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和类型不同;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吴光英  陈劼  吕军 《上海护理》2020,20(3):11-15
目的 构建具有儿童专科特色的造口伤口皮肤护理队伍培训方案,为培养儿童专科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查阅、前期调查、关键知情人的访谈等形成儿童造口伤口皮肤护理队伍培训方案初稿,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临床实践安排3个部分。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88.24%,意见提出比分别为64.71%、60.00%;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87;第2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第1轮有所改善(P0.05);2轮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各指标均较好,专家意见较集中。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培训方案,其中培养目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课程设置共有3个模块、32门课程;临床实践安排包括实践目标6个条目、实践内容4个条目。根据临床实践制订护士培训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准入条件、师资力量、培训时间及方式、考核形式及资格认证。结论 形成的儿童专科医院造口伤口皮肤护理队伍培训方案,结构合理、内容清晰、目标明确,符合临床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用于临床儿童造口伤口皮肤专科骨干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38.
谢玲  郑燕影  孙怡  陈劼  申龙树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1):1037-1041
目的:检测江苏地区肺癌和胃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其在两种癌症间的异同。方法:收集肺癌128 例,胃癌115 例。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第2 号外显子突变,分析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KRAS基因突变率在肺癌和胃癌中无显著性差异(6.3% vs. 4.3% ,P > 0.05)。 两种癌症中,KRAS 基因突变都以第12密码子为主。KRAS 突变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肺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高于非腺癌包括鳞癌等(10.7% vs. 0 ,P < 0.05)。 结论:江苏地区肺癌和胃癌患者中,KRAS第2 外显子突变率均较低,男性和女性的突变率无明显差异。肺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相对较高,因此个体化治疗前应同时检测KRAS 基因,以筛选出对靶向治疗耐药的肺癌患者,从而更好地指导患者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39.
本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分别从“结构”和“过程”2个方面对危重患儿早期运动实施“结果”的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危重患儿开展早期运动提供借鉴,为管理者制订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类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类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外周血象指标、microRNA(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B细胞、NK细胞、Th细胞、Tc细胞比例及Th/Tc)水平及血浆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5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Hb、WBC、Re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下调幅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两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 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水平虽有所下降,但均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NK细胞、Th细胞、Tc细胞比例及Th/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NK细胞、Th细胞比例及Th/Tc水平均明显不足(P<0.05),Tc细胞比例明显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Th/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尚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而NK细胞、Th细胞及Tc细胞比例与正常水平已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NK细胞、Th细胞、Tc细胞比例及Th/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⑤组间治疗后比较,IFN-γ、IL-12p70、TNF-α、TGF-β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IFN-γ、IL-12p70、TNF-α、TGF-β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IL-12p70、TNF-α水平明显过高(P<0.05),TGF-β1水平明显过低(P<0.05)。两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IFN-γ、TNF-α、TGF-β1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尚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而治疗组IL-12p70无显著差异,已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  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血复生浸膏联合辨证类方治疗再障的疗效较为满意,其调控再障免疫异常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下调miRNA-155-5p、miRNA-1260b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