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4—2015-06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撑开复位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及椎管矢状径侵占比值。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6(14~32)个月。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及椎管矢状径侵占比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较术后1周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椎管矢状径侵占比值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及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于术后疗效至关重要,在遵循正确适应证的基础上,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可在复位骨折的同时,达到矫正后凸畸形、增强椎体强度、消除椎体病变的效果。 目的:分析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疗法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变椎体T6-L4,其中男37例,女47例,年龄58-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研究组进行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对照组进行卧床休息、定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和椎体高度。 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的椎体高度、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为(1.653±0.168) c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1±0.200) cm(P < 0.05);研究组随访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治疗后,2例发生压疮,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肺炎,2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研究组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未引发明显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再骨折,研究组有4例发生再骨折,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镇痛,短期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能较好恢复脊椎高度。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常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但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也各说不一。 目的:筛选分析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总结121例股骨髁部复杂骨折患治疗后6及12个月回访信息,依Merchan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情况、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类型、固定方式、手术时机、内固定后石膏固定情况、切口愈合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等12项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总结出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以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作为因变量Y,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X,选择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性别(X1)、是否合并伤(X3)和软组织损伤情况(X4)及手术时机(X6)共4个因素不能引入模型,说明上述4个因素与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无显著相关。其他8个因素则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表明患者内固定前致伤原因(X2)、内固定前骨折类型(X5)、内固定方式的选择(X7)和植骨与否(X8)、内固定后石膏固定与否(X9)、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锻炼与否(X10)及伤口愈合情况(X11)、骨愈合程度(X12)等8个危险因素与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有较密切的关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观察分析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纳入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后路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腰椎功能脊髓功能(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与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好,有效的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缓解了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腰椎功能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血清营养学指标及术后营养指导对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267例,男129例,年龄68~80(75.48±2.62)岁;病程2~10(6.12±1.35) d;所有患者术后进行为期1年随访,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信息及相关营养学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1年死亡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过程中有4例患者失联,按脱落处理,其中67例患者死亡,325例患者存活,死亡组患者年龄、男性患者、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Ⅳ级及合并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人数及骨折类型,手术类型等因素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t=5.884,5.826,2.020,5.665,4.726,4.935,2.862;均P0.05),且死亡组患者接受营养指导的患者明显少于存活组(χ~2=12.597,P=0.000),而两组患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及未接受营养指导是影响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1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09,43.548,6.032;均P0.05);高血清ALB、PA、HB、LYM%水平及合并2种以下基础疾病是其保护因素(OR=0.958,0.913,0.985,0.954,0.832;均P0.05)。结论:高龄、男性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术前较高营养水平及术后常规接受营养指导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在老年人中采用锁定钢板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4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手术,17例接受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锁定钢板固定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6%),保守治疗组为(8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固定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低于保守组(P<0.05),而术后肿胀程度恢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固定组术后6月Neer评分、DASH评分、CMS反映的肩功能恢复均好于保守组(P<0.05)。锁定钢板固定组并发症较保守组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但不同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长春西汀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新丰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长春西汀(30 mg,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 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活动功能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