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针对78例新生儿均给予超声图像分析,检测超声肺评分,并将超声肺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新生儿肺部超声声像图的结果显示,差具有超声彗星尾征、胸膜下肺实质变、胸模线异常、胸腔液、肺不张以及气胸。特异度与敏感度均较高。结论肺部超声检查具有敏感度较高的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肺炎、降低新生儿危险程度的一种影像学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新生儿肺炎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9例NRDS患儿分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应用PS前后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变化及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 应用PS后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EEP)及吸入氧浓度(FiO2)下降(P<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对NRDS有明显疗效,与单纯机械通气比较,能改善患儿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55.
<正> 有些教材中,在谈到非牛顿型流体时有如下一些看法:一、认为胀塑性流体的特点是其粘度(指表观粘度)随切交率的增大而增大;假塑性流体的特点是粘度随切变率的增大而减小。二、认为流体的表观粘度与切变率之间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①表观粘度随切变率增加而减小。②表观粘度随切变率的增加而增加的流体。③表观粘度不随切变率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流体。后者为牛顿型流体,前二者均属于非牛顿型流体。现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6.
陈健平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1,8(6):161-163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HIV-1的分类与命名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HIV-1亚型研究对人们深入理解HIV起源、流行趋势、传播路线所起的积极作用,对合理开发用于HIV感染诊断、疾病监测的试剂及合理地设计疫苗所起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红霉素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分析红霉素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36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予红霉素5mg/(kg·次),qd;B组,予红霉素5mg/(kg·次),q12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霉素血药浓度。结果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红霉素用药第1天的血药浓度均低于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为1.91±0.85μg/mlvs.3.36±2.26μg/ml;B组2.07±0.81vs.2.98±1.27μg/ml,P均<0.01)。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出生体重、血药浓度等16个因素与红霉素有效性均无关(P>0.05)。结论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均有一定疗效,红霉素给药第1天的血药浓度低于第5天,不同给药方案与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儿童腺病毒肺炎共检出其他病原的种类分布情况及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广西地区5家医院169例腺病毒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共检出其他病原分为单纯腺病毒感染组(26例)、有其他病原共检出组(143例)。分析共检出病原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对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 169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中,轻症100例(59.2%),重症69例(40.8%);单纯腺病毒感染26例(15.4%),有其他病原共检出143例(84.6%);共检出1种病原最常见(52.4%,75/143),以单一共检出细菌最多(25.9%,37/143),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但未检出耐药菌。有其他病原共检出组的重症比例为43.4%(62/143),高于单纯腺病毒感染组的26.9%(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共检出细菌、共检出真菌+细菌、共检出真菌+肺炎支原体患儿的重症比例分别为64.9%(24/37)、100.0%(13/13)和100.0%(6/6),均比单纯腺病毒感染组更高(P<0.05)。轻症患儿前3位共检出病原组合为肺炎支原体+其他病毒(34.0%,34/100)、单一共检出其他病毒(18.0%,18/100)和单一共检出细菌(13.0%,13/100)。共检出细菌患儿更易出现呼吸困难、肺实变。结论 儿童腺病毒肺炎患儿其他病原共检出率高,最常见的共检出病原为细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未检出耐药菌。轻症患儿以共检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为主。儿童腺病毒肺炎与细菌、真菌+细菌、真菌+肺炎支原体共检出时更易于进展为重症。了解腺病毒肺炎患儿共检出的病原谱可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