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头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选择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3例(糖尿病组),另选取血糖正常脑梗死患者11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比较2组患者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分布。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83.8%,P=0.003)。糖尿病组颈动脉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3.7%、32.9%及13.4%,对照组颈动脉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9.9%、27.4%及1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1458个斑块中,软斑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外段,混合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对照组773个斑块中,软斑块主要位于大脑中动脉,混合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结论血糖升高使脑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概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比剂的两种注药流速以及扫描延迟时间对肾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00例行肾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150例按对比剂注药流速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分别以4.5ml/s以及5.0ml/s的注药流速进行扫描,分析比较两组图像质量。150例按扫描延迟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以20s、25s及30s不同的扫描延迟时间进行扫描,并分析比较3组图像质量。结果对比剂注药流速5.0ml/s组的肾动脉及各级分支的显示级别明显高于4.5ml/s组(P0.05),CTA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87±0.177)分和(3.885±0.18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延迟时间为20s时肾动脉及各级分支显示级别明显高于25s及30s两组(P0.05),CTA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40±0.123)分、(4.065±0.119)分和(4.072±0.076)分,优于延迟时间为25s、30s(P0.05)。结论对比剂两种注药流速以及扫描延迟时间均可影响肾动脉CTA图像质量,采用较快注药流速结合最佳扫描延迟时间能获得优质的肾动脉及各级分支CTA图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胃虚实证候大鼠模型胸腺、脾脏、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一组为脾虚组,一组为湿热组,一组为正常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技术对大鼠模型血浆、胸腺、脾脏组织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胸腺方面,与正常组对比,脾虚组的IFN-γ表达下降,IL-4表达和IFN-γ/IL-4比值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组的IFN-γ表达和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5),IL-4表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脾脏方面,与正常组对比,脾虚组的IFN-γ表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表达明显下降(P0.05),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5);湿热组的IFN-γ表达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表达明显下降(P0.05),IFN-γ/IL-4比值明显上升(P0.05)。在外周血方面,与正常组对比,脾虚组的IFN-γ表达明显下降(P0.05),IL-4表达升高,IFN-γ/IL-4比值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组的IFN-γ表达与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5),IL-4表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组和湿热组在脾脏的IL-4表达均表现出下降趋势,IFN-γ/IL-4比值呈升高趋势,脾脏的Th1/Th2平衡在不同证型中可能均向Th1漂移。胸腺、脾脏、外周血等不同组织的IFN-γ/IL-4比值在脾胃虚实证候的呈现不同,提示不同部位的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性与不同证候的相关性,这可能是脾胃虚实证候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采用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低剂量、低流速注射方案行颈动脉CTA的可行性。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集120例于我院预行颈动脉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1、A2、B1、B2 4组,每组30例。对比剂注射及扫描方案如下:A1组,碘帕醇(370mg I/mL),注射剂量65mL,注射流速5.0mL/s,扫描管电压120kV;A2组,碘帕醇(370mg I/mL),注射剂量65mL,注射流速5.0mL/s,扫描管电压100kV;B1组,碘美普尔(400mg I/mL),注射剂量45mL,注射流速4.0mL/s,扫描管电压100kV;B2组,碘美普尔(400mg I/mL),注射剂量45mL,注射流速4.0mL/s,扫描管电压80kV。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测量客观评价指标:颈动脉强化血管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以及辐射剂量指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胸廓内动脉的显示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怀疑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观察两侧胸廓内动脉的走行规律及其解剖特征,将其沿走行平均分为近、中、远3段,测量3个节段血管腔内径、两侧胸廓内动脉长度及其分支肌膈动脉内径和至邻近胸骨缘的距离。结果107例患者两侧胸廓内动脉及其分支肌膈动脉显示率均为100%。两侧胸廓内动脉中,同侧近、中、远各段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至下依次变细;两侧相应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胸廓内动脉较右侧稍长(P<0.05)。两侧肌膈动脉内径及至胸骨边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正常胸廓内动脉走行规律及其解剖特征,为临床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弥散加权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灶的ADC值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提出外周带癌灶ADC值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测量和分析78例正常前列腺组(正常组)和57例前列腺癌组(Pea组)于b值分别为500、800、1 000 s/mm2时外周带兴趣区和外周带癌灶的ADC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b值下正常组外周带平均ADC值分别为(1.744±0.265)×10-3、(1.634±0.235)×10-3、(1.545±0.192)×10 mm2/s,Pca组外周带癌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07±0.167)×10-3、(0.819±0.136)×10-3、(0.768±0.143)×10-3mm2/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Pca组外周带癌灶ADC值参考范围分别为(0.581,1.234)×10-3、(0.553,1.086)×10-3、(0.487,1.049)×10-3mm2/s.结论:通过ADC值测量可以定量分析前列腺外周带癌,结合常规MRI,可以提高前列腺癌影像诊断的符合率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b值下正常老年前列腺的DWI表现,并初步提出正常老年前列腺外周带ADC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113例60岁以上正常老年前列腺行MRI检查,分别测量不同b值(b=500、800、1000s/mm^2)下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并对其外周带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b值的增大前列腺外周带ADC值逐渐减小,两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正常老年前列腺外周带ADC值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b值=500s/mm^2时(1.26~2.46)×10^-3mm^2/s、b值=800s/mm^2时(1.19~2.29)×10^-3mm^2/s、b值=1000s/mm^2时(1.15~2.17)×10^-3mm^2/s。结论不同b值下正常老年前列腺外周带ADC值有差异,正常老年前列腺外周带ADC参考值范围的提出对前列腺外周带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6例,均行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依据CTA检查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78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08例。其中多支血管狭窄≥50%患者98例,单支血管狭窄≥50%患者57例,高Hcy(Hcy>15μmol/L)患者204例,非高Hcy患者182例。比较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Hcy水平明显增高,HDL水平明显减低(P<0.01),高Hcy水平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非高Hcy水平患者明显升高(67.6%vs 38.5%,P<0.05)。多支血管狭窄≥50%患者Hcy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狭窄≥50%患者(P<0.01)。高Hcy水平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5,95%CI:1.143~4.427,P=0.012)。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9.
陈伟彬 《海峡药学》2016,(7):142-144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心律失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A组(78.9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hs-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患者低血压、呕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治疗较普罗帕酮更能有效降低患者hs-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低管电压联合高浓度、低流率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430例拟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15例,使用对比剂碘美普尔(400 mg I/mL)45 mL,注射流率为4 mL/s,管电压为100 kV;B组215例,注射碘帕醇(370 mg I/mL)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