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37篇 |
内科学 | 6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64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药学 | 18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观察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 ,MT)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拮抗作用。方法 人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量 ;10 9Cd 血红素饱和法测细胞MT含量 ;台盼蓝排除法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 同型半胱氨酰 (Hcy) (0 1~ 1 0mmol·L-1)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细胞LDH漏出和降低细胞存活率。外源给予MT 5× 10 -8μmol·L-1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cy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5× 10 -8mol·L-1MT与1 0mmol·L-1Hcy共同孵育组较单纯Hcy孵育组血管内皮细胞LDH漏出降低 2 7 1% (P <0 0 5 ) ,细胞存活增加 6 %(P <0 0 5 )。凝血酶预孵育可诱导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MT生成 ,其含量较对照组增加 32 5 % (P <0 0 1)。凝血酶诱导内源性MT生成亦明显抑制Hcy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10 0 0U·L-1凝血酶与Hcy共同孵育组较单纯Hcy孵育组血管内皮细胞LDH漏出降低 46 % (P <0 0 1) ;细胞存活率升高 8% (P <0 0 5 )。结论 无论外源给予MT或内源性诱导MT生成均可降低Hcy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2.
近三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布及药敏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我院近三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lactamase,ESBL)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分布及药敏变迁。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2年10月期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NCCLS 1999年推荐的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扩散试验对其产ESBLs及耐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1)以头孢噻肟为指示剂检测ESBLs。3年共分离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94株和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分别占18.8%和21.1%,且ESBLs菌株检出率逐年增加。而以头孢他啶为指示剂检测ESBLs,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氏菌2l株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4株;(2)外科病房分离的ESBLs占32.9%(52/158),儿科占14.6%(23/158),呼吸科占12.7%(20/158);(3)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ESBLs占27.8%(44/158),尿标本占22.2%(35/158)。伤口分泌物占20.3%(32/158),血占12.0%(19/158),体液或引流液占12.0%(19/158);(4)抗菌药物对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敏感性高低顺序依次为:亚胺培南loo.0%,阿米卡星70.3%,头孢他啶66.7%。头孢吡肟44.7%,庆大霉素25.5%,头孢哌酮/舒巴坦25.0%。抗菌药物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敏感性高低顺序依次为:亚胺培南l00.0%,阿米卡星76.2%,头孢他啶70.3%,头孢吡肟69.2%,头孢哌酮/舒巴坦58.1%,环丙沙星50.0%。结论 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日益增多.临床实验室应将ESBLs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指导临床用药。同时加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的监督,以减轻抗生素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153.
17933名0~2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指心脏或大血管大体的结构异常,对心功能产生了实际或潜在的一组出生缺陷〔1〕,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和健康。为了解宁海县0~2岁儿童先心病的发病情况和严重程度,我们对全县范围内0~2岁儿童先心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将17 933名0~2岁儿童先心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汇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出生的本县户口的全部0~2岁儿童,并收集同期出生且因先心病死亡的数据。1·2方法。调查人员进行先心病技术培训后,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对每个儿童进行先心病初筛,可疑病例由县妇幼保健… 相似文献
154.
对护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认知及教育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呼吸科护士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认知和教育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进而制定更有效的康复教育方案.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共32名呼吸科护士和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认知和康复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护患对疾病康复认知差异性较大,对肺康复的健康教育需求非常强烈 两者在疾病康复认知与康复教育需求无相关性 康复教育形式中医护人员讲解、示范,录像光盘、宣传资料最受患者欢迎 影响护士宣教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忙没时间.结论 COPD患者肺康复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形式应多样化,最好实行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5.
陈亚红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2):57-59
鸟苷素和尿鸟苷素是一种调节肠上皮水、电解质分泌的重要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使cGMP升高,参与分泌性腹泻。二可在肠道及肠道外多种脏器合成。本对鸟苷素家族的一般特性及它在肺部的分布及效应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困难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形成原因及取出技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405例患者,其中单纯滤器植入组植入滤器232例,腔内组植入滤器173例。滤器植入组回收101例,腔内治疗组回收160例。2组共有30例滤器无法按常规方法回收,其中滤器植入组10例发生滤器倾斜、移位,2例滤器内捕获血栓;腔内治疗组17例发生滤器倾斜、移位,1例滤器内捕获血栓。对于滤器内捕获血栓的患者,采用置管溶栓辅助常规圈套技术法、导管吸栓辅助常规圈套技术取出法进行回收。对于滤器倾斜、贴壁的患者,采用导引导管辅助常规圈套技术法、圈套辅助硬导丝拉动钩端法等方法进行回收。 结果 针对滤器捕获血栓的3例,采用置管溶栓辅助常规圈套技术法取出1例,导管吸栓辅助常规圈套技术取出法取出2例。针对滤器倾斜、贴壁的27例,采用导引导管辅助常规圈套技术法取出24例,圈套辅助硬导丝拉动钩端法取出2例,另一例因滤器与下腔静脉壁广泛粘连,难以回收。30例困难滤器实际成功回收29例,成功率为96.7%。 结论 滤器倾斜、贴壁及捕获血栓是导致下腔静脉滤器难以取出的主要原因,采用多种辅助性圈套技术可以提高其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7.
轻度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及弥散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前后小气道和弥散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临床上疑为哮喘的患者(出现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胸片正常,基础肺功能在正常范围)行BFF,BFF阳性者为哮喘组,BFF阴性者为对照组。于BFF前后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检查,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1)激发前,哮喘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率(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RC%)、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和残气量/肺总量(RV/TL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激发后,哮喘组FEV1/FVC和FV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1),而FRC%(P〈0.05),RV%(P〈0.01)和RV/TLC(P〈0.01)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哮喘组激发前后FEV1/FVC和FVC%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TLC%,RV%和RV/TLC增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激发前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E25%-75%)(P〈0.05)、在7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75%)(P〈0.01)、在50%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50%)(P〈0.05)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激发后上述指标及在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25%)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哮喘组激发前后FEE25%-75%,V^·max75%,V^·max50%和Vmax25%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3)激发前后哮喘组和对照组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 轻度哮喘患者BFF前肺功能虽然在正常范围,但小气道功能较气道反应性正常患者降低;BFF后存在大气道和小气道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目的 研究白介素-1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社区居民健康体检和COPD筛查,搜集COPD患者75例、健康非吸烟者63例和吸烟者68例,行肺功能测定后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血清中的IL-18、IFN-Symbolg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COPD稳定期患者IL-18、IFN-SymbolgA@和HsCR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吸烟和非吸烟健康对照组(P〈0.01).在COPD稳定期患者,IL-18与FEV1预计值百分比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是HsCRP却未呈现相关性.结论 IL-18在COPD患者的外周血中处于较高的水平,提示其在COPD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