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椎间孔镜经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之光  付勤 《中国骨伤》2012,25(12):1057-1060
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恢复较快等特点。但是由于突出物位置的不同、病变节段高低或髂嵴阻挡等原因,PTED经椎间孔入路的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取代开放性手术。新入路的开发及器械的改良已成为PTED目前研究的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经椎板间隙入路和经髂骨入路的出现使得PTED的适应证得到了极大扩展。然而,操作不规范、对适应证或手术入路选择失当仍然是导致PTED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就PTED的适应证、3种不同入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3*Flag-hPlk4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重组表达载体在骨肉瘤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pGEX-4T-2-hPlk4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Plk4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含有3*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进一步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U2OS骨肉瘤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同时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3*Flag-hPlk4表达载体在U2OS细胞中的定位,进一步利用免疫沉淀的方法纯化人源Plk4蛋白.结果:hPlk4基因cDNA全长成功构建到3*Flag真核表达载体中,Western blot检测到含有3*Flag的人源Plk4融合蛋白表达,进一步在U2OS骨肉瘤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周,并成功纯化hPlk4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3*Flag-hPlk4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鉴定了融合蛋白的表达,并成功纯化人源Plk4蛋白.3*Flag-hPlk4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医院感染日益受到各级医院管理机构和临床医生的关注。我们对 1999年 1月 1日~ 1999年 12月 31日全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旨在探讨我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材料与方法1.监测对象 我院 1999年 1月 1日~ 1999年 12月 31日住院病人 ,总计5 2 0 4人次 ,登记相关临床资料 ,对感染病人及时采集标本作细菌学鉴定。2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 [1]。3.监测方法 感染科专职人员每周 2次下检验科及病区 ,收集实验室资料及由临床医生填报的信息卡 ,确定、观察、收集并登记医院感染病例 ,病人出院时对其进行查询、登记、汇…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7岁。因腹部隐痛3日,疼痛突然加剧14小时急诊入院。住院前7日曾在某院作胃十二指肠钡餐检查,因拍片未成,3日后又作第二次胃十二指肠钡餐检查。此后腹部间歇性隐痛,伴胀满不适,3日未解大便。入院前清晨5时许,下腹部突然刀割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减轻克雷伯菌肺炎大鼠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M组)、GLA低剂量组(10 mg/kg组)、GLA中剂量组(20 mg/kg组)、GLA高剂量组(40 mg/kg组)和左氧氟沙星组(10 mg/kg),每组10只。通过将克雷伯菌注入气管建立大鼠肺炎模型。造模成功第2 d开始给药,连续7 d。将小鼠处死,取左肺组织称重,计算干重/湿重;HE、TUNEL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M组小鼠肺组织出现肺泡塌陷、肺泡壁厚度增加等病理现象,W/D值、肺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水平、IL-6、TNF-α、IL-1β含量及HMGB1、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均显著上升(均P<0.05);与M组相比,GLA低、中、高剂量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肺组织损伤减轻,W/D值、肺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水平,IL-6、TNF-α、IL-1β含量及HMGB1、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GLA可减轻机体炎性损伤,改善克雷伯菌感染引发的肺炎病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人源的Sesn1真核表达载体同时检测融合蛋白在COS-7细胞系内的表达和定位。方法 提取工具细胞系HeLa的mRNA,进而反转录成为cDNA。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人源Sesn1基因的cDNA全长片段,将其克隆于pEGFP-C1真核表达载体中。进一步将已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进行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继而转染到工具细胞系COS-7中,进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最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方法来观察pEGFP-hSesn1在COS-7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 hSesn1基因cDNA全长片段克隆至pEGFP-C1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片段大小为1479bp,测序证实成功。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出GFP-hSesn1融合蛋白的成功表达,分子质量(Mr)约为80kDa。pEGFP-hSesn1在COS-7于细胞中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及核周。结论 成功构建了pEGFP-hSesn1真核表达载体,进而检测到融合蛋白的表达,并且在COS-7细胞中主要定位于核周及细胞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急性肾衰大鼠的肾保护作用与下丘脑室旁核ChAT免疫反应活性(ChAT-IR)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RF+NS组、ARF+GS组、NS+NS组和NS+GS组。采用甘油致急性肾衰的动物模型,通过整体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急性肾衰大鼠口服人参皂甙(25 mg/2mL)48 h后,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e)水平的变化,肾皮质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下丘脑室旁核ChAT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急性肾衰大鼠口服生理盐水2 mL处置48 h(ARF+NS组)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升高;明显高于NS+NS组(P〈0.05)。而急性肾衰大鼠口服人参皂甙处置48 h(ARF+GS组)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降低,明显低于ARF+NS组(P〈0.05),但与NS+NS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RF+NS组肾皮质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RF+GS组肾皮质匀浆MDA水平降低(P〈0.05);GSH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ARF+NS组下丘脑室旁核ChAT-IR明显增强(P〈0.05)。ARF+GS组下丘脑室旁核ChAT-IR进一步增加,明显高于ARF+NS组(P〈0.05)。[结论]急性肾衰大鼠口服人参皂甙48 h后,能显著改善肾衰大鼠的肾功能,明显减轻肾组织氧化损伤,并增强肾组织抗氧化损伤的能力,表明口服人参皂甙具有抗急性肾衰和肾保护的作用。下丘脑室旁核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的增强可能是人参皂甙抗急性肾衰和肾保护的作用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eellnuelearantigen,PCNA)在CLD新生鼠肺成纤维细胞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足月新生SD大鼠于生后12h内分别持续吸入85%高氧和空气,于3、7、14、21天随机处死后动物,无菌条件下采集肺组织,进行LF细胞的原代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PCNAmRNA含量。结果 MTT结果显示,高氧使得LF增殖活力增强;生后3d空气组和高氧组PCNA蛋白及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生后7d时高氧组PCNA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空气组增加(P〈0.05);14d、21d时增加明显(P〈0.01)。结论体内高氧使LF增殖活力增加,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骨免疫学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的深人,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巳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免疫系统直接或间接介导骨骼疾病发生和发展更是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作为宿主免疫防御的重要环节,不仅具有免疫相关活性,而且能够作用于多种参与骨更新和重建的细胞系,影响其形成和分化。本文将IFN-γ对骨骼细胞形成和分化的影响进行综述。对其作用机制的深人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骨免疫学这一系统的理解,并为未来骨骼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