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0例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及弥散成像。结果 早期脑梗死DWI显示优于常规MRI,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脑梗死病灶在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的表现各有特点 ,ADC呈规律性变化。结论 合理的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可提高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2.
脑胶质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良性病变,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酷似低级别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术前常被误诊。我院近期经手术证实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我院于2004年实施PACS以来一直进行着影像科新工作模式的摸索,认为新模式促进了影像科的发展,提高了影像科整体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为建立“大影像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老年性颅脑损伤的护理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发生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达70%.根据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1999~2004年,我院共收治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21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与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数字减影 (DSA)具有空间分辨率高 ,实时显示图像等优点 ,并能显示颅内血管动脉期、静脉期、毛细血管期 ,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AVM )、脑血管闭塞、动静脉瘘、肿瘤血管的多少和肿瘤染色 ,为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我院1995 1999年DSA 15 0例脑血管病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本组 15 0例 ,男 87例 ,女 6 3例 ,年龄15~ 6 0岁 ,平均 35 .7岁。临床症状和体征 :头痛、头晕、呕吐 ,眼球突出 ,颈部血管杂音 ,动眼神经麻痹、癫痫等。本组全做了头颅CT ,其中有 39人做MRI检查 ,CT和MRI诊断脑…  相似文献   
36.
目的确定静息态下透壁心肌灌注指数(TPR)的正常值,并探讨静息态下不同分支的冠状动脉狭窄与各冠状动脉分支的不同狭窄程度对左室壁不同节段TPR的影响。方法 274例患者行Toshiba 640层CT检查,包括冠状动脉CTA及左心室室壁CT灌注(CTP)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17节段进行分组。计算正常组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之间相应节段内TPR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节段TPR的相关性。结果前降支及左旋支病变对于左室壁心肌灌注影响较为明显,前降支狭窄主要影响中间段前壁(r=-0.288)、心尖段前壁(r=-0.263)及中间段间隔壁(r=-0.196),左旋支主要影响基底部前侧壁(r=-0.241)、基底部后侧壁(r=-0.279)及心尖段侧壁(r=-0.201),而右冠状动脉病变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中间段后壁(r=-0.195);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组对于左室壁心肌灌注影响程度较大(P<0.05),轻度狭窄影响较小;左室前壁心肌灌注最易受到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在静息状态下前降支供血区域组、左旋支供血区域组及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组正常心肌和重度狭窄心肌平均TPR值分别为1.14±0.09和1.07±0.13、1.13±0.11和1.06±0.14、1.15±0.14和1.10±0.12。结论不同冠状动脉分支狭窄分别可以影响不同节段的心肌透壁灌注;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心肌的TPR,二者具有相关性;静息状态下TPR正常值大于负荷状态下TPR。本研究提供了TPR静息态下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37.
患者 女 ,6 8岁。主因腹胀、下腹肿物 3个月就诊。体检 :肿物质硬 ,尚活动。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下腹肿物约 2 3cm× 2 1cm× 17cm大小 ,界限清楚 ,内部回声均匀。双附件及子宫未见异常。CT检查 :平扫下腹可见一巨大实性肿物 ,边界清楚 ,内部密度均匀 ,CT值约 10~ 15HU(图 1) ,肠管受压推移 ,腹膜后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影。CT诊断 :下腹部良性占位 ,来源于肠系膜可能性大。手术及病理 :硬膜外麻醉下腹正中切口探查肿物 ,发现肿物来源于回肠系膜 ,质硬 ,活动 ,包膜完整 ,与周围肠管无粘连。完整切下肿物 ,纵行剖开 ,切面呈灰…  相似文献   
38.
患者 男 ,2 1岁。主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巩膜发黄 ,腹痛 1月余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 :胰、脾与左肾之间可探及一低回声肿物 ,约8.1cm× 7.8cm× 6 .3cm大小 ,周边不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 ,以实性为主 ,局部可见“蜂窝”样低回声 ,肿物与胰腺界限不清 ,肿物周边与脾门处可见血管走行及彩色血流信号 ,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脾静脉受压推移。CT :胰体尾后方可见一略低密度肿物 ,内部密度不均匀CT值 2 1~ 32HU ,胰尾受压推移 ,肿物与胰尾分界不清 (图1)。增强扫描肿物实性部分轻度强化 ,中心低密度区未见强化 (图 2 )。…  相似文献   
39.
我院自1999—2004年,共收治老年性颅脑损伤病人215例。本组男152例,女63例,年龄60—9l岁,平均年龄72岁. 伤前患有高血压72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冠心病10例,脑梗死21例,消化道溃疡19例,糖尿病32例。72例伴有颅骨骨折,83例伴有硬膜下血肿,9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