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4篇
  3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对高脂饮食肥胖模型小鼠血清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15周高脂饮食制备肥胖模型后,采用特定穴位针刺法干预治疗10天,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瘦素、一氧化氮水平。结果:肥胖模型小鼠血清胰岛素、一氧化氮以及瘦素水平上升,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以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一氧化氮、瘦素水平,并可提高肥胖模型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但对血糖水平、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没有影响。结论:特定穴位针刺疗法具有较好的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分析粥样斑块的造影显像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26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粥样斑块全部显影;3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中,17例有少量稀疏显影,13例无显影。结论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的微循环情况,可以无创性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陈丹丹  谢晓芳  敖慧  彭成 《药学研究》2016,35(9):529-541
目的:建立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苯基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盐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93 nm,流速为1.3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莫西沙星与各已知杂质及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系统适用性良好,杂质A、B、C、D、E线性良好。杂质B、杂质E校正因子分别为1.42、3.40。结论本方法检查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4.
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缺血再灌注模型是研究缺血性脑损伤最常用的动物模型。近年来,对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缺血再灌注( MCAO/IR)模型的应用和研究颇多,本文拟对该模型研究中缺血/再灌注时间与部分发病机制之间的相关性及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药物研究中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的选择及评价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也为今后该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鼠增殖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DR模型组、无菌柠檬酸组以及β-榄香烯组各20只。其中DR模型组、无菌柠檬酸组以及β-榄香烯组大鼠均经适应性喂养后通过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制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模型。无菌柠檬酸组大鼠造模成功后予以无菌柠檬酸腹腔注射干预,β-榄香烯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则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β-榄香烯干预。分别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中SIRT1/β-actin相对灰度值、视网膜血管VEGF表达。结果 DR模型组、无菌柠檬酸组、β-榄香烯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SIRT1/β-actin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18±0.033)、(1.305±0.052)、(1.411±0.088)、(1.502±0.103),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模型组、无菌柠檬酸组、β-榄香烯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89.084±1.881)pg/m L、(57.920±0.910)pg/m L、(50.144±0.721)pg/m L、(44.382±0.661)pg/m L,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榄香烯对STZ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鼠增殖期SIRT1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VEGF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奥曲肽序贯溴隐亭治疗生长激素(GH)型垂体瘤伴海绵窦侵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伴海绵窦侵袭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序贯溴隐亭治疗,对照组仅予溴隐亭口服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GH水平,肿瘤体积和垂体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6%vs.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血清IGF-Ⅰ和GH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序贯溴隐亭治疗GH型垂体瘤伴海绵窦侵袭疗效显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并改善垂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GF-Ⅰ和GH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疼痛作为本能反应可以使机体避免更严重的伤害,同时,疼痛作为一种疾病或症状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一直以来,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人们对调控疼痛行为的脑内结构认识非常有限,不够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高度特异性病毒工具,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观察和干预方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疼痛脑机制的认识.本文简单介绍了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枸橼酸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及对患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和排卵率的影响。方法选取PCOS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HCG干预。比较两组AM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胰岛素抵抗程度、性激素、排卵指标、妊娠指标和安全有效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AM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不同程度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HBG、胰岛素分泌指数、孕酮、雌二醇不同程度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排卵率、妊娠率、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枸橼酸氯米芬联合HCG治疗PCOS,可降低患者血清AMH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试验组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中药降脂方;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肝/脾CT值、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肝/脾CT值、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降脂方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脾CT值、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钙。  相似文献   
110.
我院2008—05-2011—05在内外科等主要科室实施了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管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