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鼻内镜下鼻内造袋术切除侵入眶内的筛窦囊肿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1995~2002年对引起眼眶内侧壁骨质破坏眼球突出移位的筛窦黏液囊肿12例患者,采取鼻内径路内镜下造袋切除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右主支气管炎性假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13岁。咽喉发痒、咳嗽、痰中带血丝1个月 ,右侧胸背部剧痛、乏力、呼吸困难 1d于2 0 0 3年 7月 2 6日入院。患者发病后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治疗无缓解 ,X线胸片报告为支气管炎。入院体检 :T 36 .5℃ ,P135次 /min ,R4 2次 /min ,BP10 0 / 80mmHg(1mmHg =0 .133kPa)。消瘦 ,重病容 ,颈软 ,右侧胸廓塌陷 ,叩诊右肺底浊音 ,中上部实音 ,语颤和呼吸音消失 ,左肺正常 ,HR135次 /min ,心律齐 ,无杂音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腹部无异常。X线胸片示右肺中下部一片密度增高影 ,右肋间隙变窄 ,心脏及主气管右移 ,报告为右肺大片肺不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鼾症患者的咽部特征。方法:调查门诊鼾症患者的咽部病史和体征;设计统一的调查表,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和咽颌部体征,包括黏膜色泽,舌根状态、咽侧索位置、咽峡形状、咽壁外观、沪泡大小、扁桃体状态。结果:调查患者2782例,男1660例,女1122例;病史主诉:男性主诉口干者占95.74%,咽梗阻感者占84.02%,咽异感者占67.28%;女性主诉口干者占87.66%,咽梗阻感者占80.94%,咽异感者占70.46%;体征:男性患者,黏膜暗红76.15%,舌背高拱78.15%,侧索内移85.64%,咽峡锥形21.38%咽后壁菲薄66.20%,沪泡块团状60.09%,扁桃体猩红33.00%;女性患者,黏膜暗红77.49%,舌背高拱65.35%咽侧索内移80.70%,咽峡锥形65.5%咽后壁菲薄81.00%,沪泡团块状49.01%,扁桃体猩红39.58%。结论:鼾症患者咽部病症是一组以咽腔干燥,咽喉梗阻感,咽喉异感为主诉,并有咽黏膜暗红,舌体高拱,咽腭弓和咽侧索内后移位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14.
陈世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560-7560
1病历摘要男,3.5岁,因于2009—10—02中午在草丛中玩耍突发声嘶、咳嗽、呼吸不畅、气喘,但面部无紫绀,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于当日21:10,急转我院,以小儿喉炎,哮喘持续状态收住儿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患者的颌下腺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关系;研究摘除颌下腺治疗OSAS.方法:随机对确诊为OSAS的患者20例,对颌下腺进行CT扫描和MR检查,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以及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和走向进行观察,并总结其症候群;其中8例自愿行术后PSG,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和随访,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20例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移位肿大,即向下移位和肿大;术后监测8例AHI均在14.90以下;1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消失,8例呼吸暂停明显缓解;8例鼾声消除,12例减弱;全部患者白天疲劳消除,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随访12例患者12~24个月,无1例OSA复发.结论:鼾症可能引起颌下腺移位肿大,使舌根后坠和舌体高拱,同时压迫咽腔通道,最终导致OSAS;颌下腺移位肿大是OSAS的主要成因之一,摘除移位肿大的颌下腺是治愈OSAS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108例细菌培养阳性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致病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108例中共培养出细菌9种,占前三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6.85%)、金黄色葡萄球菌(23.15%)、变形杆菌(20.37%);其对第二、第三、第四代头胞类药物和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药物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为10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100%。表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无检验条件的医院可将第二、第三、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和左氧氟沙星作为首选药,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也可作为选择性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鼻腔致鼾因素,并探讨其致鼾机理。方法:排除非鼻腔致鼾因素,对1025例鼾症包括OSAS患者进行鼻腔检查,记录鼻腔解剖异常,鼻腔解剖异常合并鼻腔病变和单纯鼻腔病变情况;用鼻腔阻力理论解释其致鼾机理。结果:鼻腔致鼾原因第一位是鼻腔解剖异常,第二是鼻腔解剖异常合并鼻腔病变,第三是单纯鼻腔病变。鼻腔解剖异常致鼾原因依次为鼻中隔软骨偏曲、鼻中隔前脱位、后缘偏曲;鼻腔解剖异常合并鼻腔病变依次是鼻中隔偏曲并中鼻甲息肉样变、鼻中隔嵴突并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并鼻息肉;单纯鼻腔病变依次是肥厚性鼻炎,鼻息肉和鼻翼塌陷。结论:鼻腔解剖异常特别是鼻中隔偏曲,是致鼾的主要原因;鼻腔病变缩小鼻腔横截面积,增加鼻腔阻力。  相似文献   
18.
咽静脉曲张医源性损伤尚未见报道。随着经咽腔内窥镜检查术的不断开展和咽部手术的普遍化 ,医源性咽曲张静脉损伤必然增多。为提高认识和处理水平 ,现就笔者经治的 6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例 1,男 ,5 4岁。脑溢血昏迷 2天 ,第 5次下咽部塑料管吸痰 ,吸出约 80ml血液。 2 0分钟后从口角流出血液 ,同时出现呼吸困难 ,积血快速吸出 ;听诊肺部 ,双肺闻及水泡音 ,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并误吸入气管。急行气管插管 ,从气管支气管内吸出血液约 80ml,呼吸困难缓解。但咽部仍有积血。吸出咽部血液后插入鼻饲管 ,抽吸出少量血液 ,冰水冲洗后未再抽吸出…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个月.2006年12月24日因持续声嘶、喘鸣4 d而以急性喉炎收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既往无异物吸入及呛咳病史.查体:体温36℃,脉搏120次/min,呼吸32次/min,精神差,神志清醒,颈软,前囟平软,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粗糙,有吸入性哮鸣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四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颌下腺下垂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颌下腺下垂及颌下腺下垂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研究摘除下垂的颌下腺治疗OSAS。方法确诊OSAS后,对颌下腺进行体检和影像学包括螺旋CT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研究,并总结其症候群,确定为颌下腺下垂;对20例OSAS患者摘除下垂的颌下腺,术前术后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和随访,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下垂,即向下移位和肿大;20例患者术前PSG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apnea-hypopnea index)最低为24.82,最低SaO2为38%,术后监测8例AHI均在14.90以下,最低SaO2为76%;1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消失;4例AHI在5次/小时以下,4例AHI在10~14.9次之间;8例鼾声消失,12例鼾声存在但均减轻,全部患者白天疲劳消除。随访3个月~1年,无1例复发。结论颌下腺下垂是鼾症可能的并发症,颌下腺下垂使舌根后坠,舌体高拱,最终导致OSAS。颌下腺下垂是OSAS的主要成因之一,摘除下垂的颌下腺可治愈OSAS。可作为治疗OSAS的常规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