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与目的:采用替膜唑胺(Temozolomide,TMZ)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不全术后Ⅱ~Ⅳ级恶性胶质瘤,观察比较两组的局控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初治的不全术后Ⅱ~Ⅳ级恶性胶质瘤随机分为口服替膜唑胺加同期放疗组(TMZ—RT组)和单纯放疗组(RT组),两组各30例。替膜唑胺剂量为100~200mg/m^2.d,连续5天,每28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放疗采用^60Co γ线照射,放疗开始时间均在术后28天内。总量为55-60Gy。结果:TMZ—RT组与RT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0.0%和56.7%;1年累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14%(2/28)和28.0%(7/25);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9%(26/28)和72.0%(18/25)(P〈0.05)。TMZ-RT组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但仅限于Ⅰ~Ⅱ度。结论:TMZ—RT组与RT组相比,在提高局控率、延缓肿瘤复发与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方面,TMZ—RT组要优于RT组。在不良反应方面,TMZ—RT组反应均较轻微,无治疗相关的死亡、终止或需降低放化疗剂量的病例。  相似文献   
42.
开展矽肺发病与接尘量的相关研究 ,是科学评价防尘效果和提出今后防尘建议的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将现场材料作为信息 ,反馈给国家在修订标准时作参考。为此 ,我们采用田凤调[1] 提出的研究粉尘容许浓度标准的直线回归法和尘肺患者呼吸粉尘值下限法对中铁五局集团 3 0年来的粉尘资料及矽肺发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 ,为国家修订现行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1 1 1 对象 中铁五局集团作业工人 411人 ,其中 13人经摄X线胸片由本局矽肺诊断组诊断为Ⅰ期矽肺。1 1 2 接尘资料 包括铁路线名称、作业工人出生日期…  相似文献   
43.
艾素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1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艾素 (docetaxle,DOC) ,氟脲嘧啶 (5 -FU)、顺铂 (DDP)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 (NP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诱导性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17例 ,DOC75mg/ 静脉滴注 ,滴1小时 ,第1天 ;5 -FU500mg/ 静脉滴注 ,第1~5天 ;DDP20mg/ 静脉滴注第1~5天 ;3周为一疗程 (DFP方案 )。结果 :总有效率反应为骨髓抑制 ,Ⅱ~Ⅲ度白细胞减少占41 2 % ,Ⅱ~Ⅲ度血小板下降占11 8 % ,非血液毒性轻微。结论 :DFP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具有使用简便 ,有效率高和可耐受的特点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早期鼻咽癌治疗后复发及远处转移4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鼻咽癌经常规放疗后复发及转移的情况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对早期鼻咽癌患者16 6例放疗后 5年随访中发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的 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鼻咽癌根治放疗后 5年复发、转移率高达 19 3% ,2 4 7% ;首程治疗状态差 ,转移率高 ;复发、远处转移以 0~ 2年内为高发 ;N0 与N1的远处转移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早期鼻咽癌单纯放疗复发、转移率高 ;单纯采用统一的常规外照射不能达到根治肿瘤 ,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早期鼻咽癌的治疗应从分子生物学、放疗、化疗 ,生物免疫治疗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值得今后探索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半枝莲对AFB1致体外肝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AFB1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再用MTT法观察半枝莲作用下AFB1诱导的Huh7.5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然后检测细胞内丙二醛含量(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以观察半枝莲对AFB1引起的Huh7.5细胞凋亡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AFB1能显著抑制Huh7.5细胞增殖,IC50为15μg/mL;而半枝莲能显著抑制AFB1暴露细胞的凋亡(P〈0.01)。半枝莲能明显降低AFB1作用下肝细胞内MDA含量,提高其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半枝莲对AFB1致Huh7.5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肝细胞凋亡及对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 jury,DAI)患者相应观测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筛选出影响DAI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提高DAI的治疗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21例DA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预后与GCS评分、脑肿胀、瞳孔变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性,脑肿胀患者进一步研究颅内压情况与预后关系,并进行相应治疗探讨。结果入院时GCS、瞳孔异常、脑肿胀情况与患者预后有关,脑肿胀患者颅内压增高程度与预后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预后无关。结论GCS越高、无瞳孔变化、无脑肿胀患者预后更好,脑肿胀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程度与预后负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54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现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伤后6个月时GOS评分:Ⅰ级11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13例,Ⅴ级9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对存在高危因素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并动态复查CT,能够早期发现部分迟发性颅内血肿,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8.
HCV RNA载量与肝脏组织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复制水平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1182例疑似丙肝病人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CV RNA,利用酶动力法测定ALT、AST,采用ELISA测定抗HCV抗体。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病人血清样本中,HCV RNA阳性801例(64.8%),其中抗HCV阳性766例(95.6%);HCV RNA阴性381例(32.2%),其中抗HCV阳性100例(26.2%)。HCV RNA阳性样本中同时抗-HCV阳性者ALT,AST异常率分别为59.0%和60.8%;抗-HCV阴性者为31.4%和34.2%。HCV RNA阴性样本中同时抗-HCV阳性者ALT,AST异常率分别为24.0%和15.0%,抗-HCV阴性者为13.9%和12.1%。HCV RNA含量与ALT、AST水平明显成正相关,r=0.62,P〈0.05。结论 HCV RNA含量与肝组织损伤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2组不同程度颈部淋巴节结转移的初诊鼻咽癌组织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的表达差异。方法:将52例2010-06-01—2011-03-3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诊鼻咽癌患者,按照颈部淋巴结转移程度分为A组(N0~N1)和B组(N2~N3),分别收集每组患者的肿瘤组织,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质谱分析,利用UMAX Power Look 1100透射扫描仪获取凝胶图像,应用PDQuest 7.1.0软件包进行图像分析,选取凝胶图谱中差异表达〉1.5倍且P〈0,01的蛋白质斑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鉴定。结果:在2组颈部淋巴节结转移程度不同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间,共有7个蛋白质点强度差异≥1.5倍且P〈0.01。经质谱分析鉴定发现,B组中的表达量比在A组中的表达量,Stathmin升高〉5倍,缺氧诱导因子1-“抑制剂升高〉10倍。结论:Stathm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在高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增加,提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内膜癌手术后辅助放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均采用直线加速器盆腔野体外照射,46~50Gy/23f~25f。分析患者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与3年生存率的关系,并分析患者急性反应和晚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中Ⅰ期34例,Ⅱ期12例,Ⅲ期10例,Ⅳ期7例。组织病理学类型:内膜样腺癌57例,腺鳞癌2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2例,管状腺癌1例。全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7.3%。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59例(93.7%)出现早期急性放射反应,8例(12.7%)出现晚期并发症。结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准确的术后放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提高疗效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受损,降低并发症,提高肿瘤治疗的增益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