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评价硫酸镁湿敷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一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输注胺碘酮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例,在常规输注胺碘酮过程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硫酸镁进行湿敷,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0级静脉炎39(84.8%)例,1级静脉炎5(10.9%)例,2级静脉炎2(4.3%)例,3级静脉炎0例,4级静脉炎0例,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5.2%,对照组0级静脉炎14(31.1%)例,1级静脉炎8(17.8%)例,2级静脉炎12(26.7%)例,3级静脉炎9(20.0%)例,4级静脉炎2(4.4%)例,静脉炎总发生率为68.9%,两组患者静脉炎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酸镁湿敷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种类、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VT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采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检测菌株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到假丝酵母菌575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最高为64.0%,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2.2%,热带假丝酵母菌11.6%;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在痰液标本中最高,为52.5%;在呼吸科分布最多,为27.7%;年龄段分布主要在60岁以上,为75.5%;非白假丝酵母菌在血液标本中检出率为74.0%.药敏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耐药率均低于5.0%;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目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但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代表的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假丝酵母菌的菌种构成比正逐步发生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检验科室应加强假丝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医生准确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综合医院癌痛护理策略团队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癌痛护理策略团队的工作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癌痛知识和改善肿瘤患者癌痛情况。方法成立癌痛护理策略团队,其成员对所在病区的护士进行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一般镇痛效果不佳患者进行循证跟进,解决疼痛问题;访视姑息治疗的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了解镇痛用药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等。结果开展团队形式的癌痛护理后,护理人员癌痛知识评分显著提高,患者癌痛控制水平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以团队形式的癌痛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和患者癌痛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对我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防治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报道.方法 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动静脉瘘并发症患者46例,根据病例首次透析时间分为两组,PDCA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谨遵人工血管内瘘的相关护理内容实施临床护理.PDCA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于整个管理过程中融入PDCA理念和方法.结果 PDCA组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5.7%,对照组为13.9%,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A组患者满意度为96.4%,对照组为73.9%,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护理实践,有利于综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调查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1 597名护士。结果哈尔滨市护士1年内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61.2%,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辱骂、威胁、躯体攻击、性骚扰。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务、聘任形式、认为暴力事件可以避免的认知、受益于培训、保安在病区设点值班、夜间工作区域灯光明亮、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重视程度、医院鼓励及时上报和医院对暴力事件处理得当是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哈尔滨市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象普遍存在,建议医院、传媒、国家政府部门联合进行综合干预,以减少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余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2):1627-162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治及对母儿的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38例ICP患者的诊治、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结果:38例中,新生儿窒息发生2例,羊水粪染(Ⅱ~Ⅲ度)7例,无1例死亡。ICP对产妇的影响相对较少,主要是产后出血;而围生儿的结局不良,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胎儿监护,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调脂、抗炎、抗氧化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d,n=30)以及阿托伐他汀及普罗布考联合治疗组(B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普罗布考0.5 g,2次/d,n=30),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用药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外周血TC、TG、LDL-C、hs-CRP、ox-LD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B组较A组降低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老年ACS患者,有显著调脂、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的 分析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疼痛相关患者报告结局与恐动水平的关系。 方法 对212例胸腔镜辅助下肺癌切除术患者于术后第1天使用恐动症评估简表和国际疼痛疗效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为38.68%,恐动水平评分25(23,29)分;女性患者更易发生恐动症;疼痛严重程度、疼痛对功能情绪的影响和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感知与恐动水平显著相关(均P<0.05)。 结论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恐动水平较高,疼痛相关患者报告结局不佳加重了恐动水平。应针对患者疼痛特点和心理特征,减轻其对术后康复锻炼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