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乳腺叶状囊肉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4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采用局部切除11例,单侧乳房切除术10例,乳房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除3例,其中5例(20%)曾诊断为乳腺腺纤维瘤或巨纤维瘤因术后肿瘤复发而经历2~3次局部切除术。结果术后病检证实:低度恶性11例,中度恶性9例,高度恶性4例。随访1~10年(平均5.2年),局部复发率29.1%,5年生存率97%。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发病率低,易误诊;手术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局部切除术后复发应行乳房切除;多数乳腺叶状囊肉瘤恶性程度较低,进展缓慢,预后较好;乳腺叶状囊肉瘤预后与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有关。 相似文献
22.
23.
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癌Dixon术式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1984~1993年行Dixon术510例病人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510例Dixon术式术后局部复发60例(11.8%),复发时间为术后3~20月,平均8.9月,1年内复发者45例。复发部位为吻合口46例,淋巴结5例,会阴部4例,吻合口周围3例,切口2例。Dukes A期者5例,B期37例,C期18例。粘液性腺癌占33例,低分化腺癌17例,印戒细胞癌6例,腺癌4例。肿瘤远切缘距离<3cm者48例,>3cm者12例。结论 直肠癌Dixon术式术后局部复发与肿瘤Dnkes分期、细胞学类型、远切缘距离、术前灌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1 对象与方法男44例,女28例,年龄12~76岁,90%年龄18~37岁。我院首诊8例,我院二诊64例,痊愈65例, 死亡5例,好转2例,病死率6.7%。致伤原因多少依次为车祸挤压伤(51.4%),拳脚击伤 (18.1%),钝物撞击伤(8.3%),高处跌落伤(15.3%)重物砸伤(5.5%)及机械挤压伤(1.4%)。体格检查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5.
Objective: To examine whether pancreatic proteolytic enzymes involve in lung injury induced by trauma/hemorrhagic shock (T/HS). Methods: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received intraluminal or intravenous pancreati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6-amidino-2-naphthyl p-guanidinobenzoate dimethanesulfate (ANGD) during laparotomy (trauma), and were subjected to 90 minutes of T/HS or trauma-sham shock (T/SS). Degree of lung injury was assessed 3 hours after resuscitation with Ringer‘s lactate solution. Results: Lung permeability, pulmonary myeloperoxidase levels and the ratio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protein to plasma protein increased after T/HS,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intraluminal-ANGD treated but not in intravenous-ANGD treated rats. Histologic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fewer injured villi in the intraluminal-ANGD treated ra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rats.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injured ileal mucosal villi directly related to pulmonary polymorphic neutrophil sequestration and lung permeability to Evans blue dye. Conclusions: Pancreatic proteolytic enzymes in the ischemic gut may be important toxic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lnng injury after T/HS. 相似文献
26.
全胃切除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三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我们对96例全胃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了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6”字形间置空肠代胃术三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并对三种术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2周与2个月的营养指标、饮食状况及消化道症状进行对比。结果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6”字型术组最高,Orr式术组居中,P形术组最低(11%、2.1%、0);术后2周与2个月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在Orr式术组明显低于P形术组(P<0.05)及“6”字形术组(P<0.05);术后倾倒综合征(7%、0、0)、返流性食管炎(60%、4%、0)及营养不良(20%、0、0)的发生率Orr式术组最高,P形术组居中,“6”字形术组最低。结论P形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7.
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近20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胃肠道异位胰腺病人进行了外科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病变部位分布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8例病人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9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部包块1例,无明显症状1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7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3例,回肠3例,其中美克尔憩室内2例。术前误诊11例,漏诊6例,仅1例确诊。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1~10年无复发,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胃肠道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发现,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 对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 8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部位 :乳头区 64例 ,降段 11例 ,其他部位 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 (5 7例 ) ,黄疸 (5 3例 )和消化道出血 (4 1例 )。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 (72例 ) ,胃肠道间质瘤 (5例 ) ,恶性淋巴瘤 (3例 )次之。 3 6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 ,3 1例行姑息性手术 ,15例未进行外科治疗。本组病例随访患者 5a生存率 2 .4%。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 ,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 ,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ML)占胃恶性肿瘤的2%-5%,其病史及临床表现与胃癌、胃溃疡相似,胃镜下活检常出现假阴性,临床误诊率甚高。现就我院1993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及有效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低位结肠、直肠或肛管吻合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39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患者术前口服无渣肠内营养制剂、缓泻剂进行肠道准备;术中盆腔外吻合口放置引流管并维持其通畅,术后定期观察盆腔外引流管引流物的色泽和性质,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患者坐浴和缩肛训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张力膀胱3例、肺部感染5例,均经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控便功能良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加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患者囤手术期处理定期观察盆腔外引流物的色泽、性质对及早发现手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