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应用 SDS- PAGE和 EL IB对十二指肠钩虫第三期幼虫和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组份及免疫反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SDS- PAGE电泳结果显示 ,钩虫幼虫和成虫蛋白区带数分别为 2 1条和 19条。EL IB反应表明 ,钩虫幼虫和成虫特异性抗原组份为 40~ 41k Da和 5 4~ 5 6 k Da。该结果为钩虫病免疫学及其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22.
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37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分别于1985年和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迄今未发现内源性急性感染或新感染病人(畜),也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达到传播控制(传控)和传播阻断(传阻)后疫情回升地区的疫情变化情况,为修订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巩固达标地区防治成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国7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中的12个疫情回升县(市、区),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各县达传控前10年和以后各年(至2008年或2009)的疫情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其疫情变化情况及达标后疫情回升因素。结果达传控后疫情回升县的疫情巩固时间平均为5±3年。山丘型和湖沼型流行区钉螺面积分别在达标后第7年和第12年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10%以上,水网型流行区钉螺面积相对稳定在较低水平;感染性钉螺密度的回升时间与活螺密度的回升高峰基本一致;湖沼型流行区在达传控后2年居民感染率即回升至〉10%。达传阻后疫情回升县的疫情巩固时间平均为7±4年。达传阻后湖沼型、水网型和山丘型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率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钉螺面积在达传阻后的3~6年先后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2%以上,而活螺密度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则在钉螺面积回升的当年或随后2~3年相继出现回升。结论受生物、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控和传阻达标地区疫情回升主要表现为螺情回升。建议修订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流行区的螺情变化规律、钉螺面积或感染性钉螺密度等因素对疫情的影响。传控和传阻地区应建立敏感而有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达标后的疫情监测和巩固工作。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灭螺药物25%杀螺胺悬浮剂(SCN)、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药在实验室和现场的灭螺效果分析及应用成本,评价各种灭螺药物及复配药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将SCN、MNSC和草甘膦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μl/L(室内浸杀法)、2 ml/m~3(现场浸杀法)和2 ml/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同时将WPN粉剂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 mg/L(室内浸杀法)、2 g/m~3(现场浸杀法)和2 g/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设SCN、SCN复配草甘膦(1:1)、MNSC、MNSC复配草甘膦(1:1)、WPN复配草甘膦(1:1)5个实验组,设WPN为药物对照组,另设草甘膦对照组和清水对照组。室内浸杀实验中,每组分别投放钉螺30只;现场浸杀实验投放螺袋9袋,每袋30只钉螺。分别于施药后24、48和72 h从每个投放点各取3个螺袋,计算钉螺死亡率。室内喷洒实验中,每组投放钉螺100只,于施药后第1、3和7天计算钉螺死亡率;现场喷洒实验中,每组施药1个有螺沟渠小区(面积约为100 m~2),施药后第1、3、7天用棋盘式抽样法每组抽取10框钉螺,计算钉螺死亡率。结合灭螺药物及其复配药用药成本、灭螺人工费、除草人工费等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室内浸杀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6.7%(29/30)外,其余4个实验组浸杀24、48、72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喷洒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喷洒后第1天钉螺死亡率为91.0%(91/100),第3、7天钉螺死亡率均≥95%,其余4个实验组喷洒后第3、7天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浸杀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外(95%),其余4个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浸杀24、48、72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喷洒实验结果显示,MNSC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喷洒后第1、3、7天钉螺死亡率均为100%,高于药物对照组的91.8%(258/281)、95.4%(206/216)、94.5%(147/155)(P0.05),其他4个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灭螺中,使用单种灭螺药需先人工除草再使用原药灭螺,需投工两次,SCN、MNSC和WPN 3种原药每100 m~2灭螺的合计成本分别为101.00元、101.80元和103.90元;应用复配药灭螺,每100 m~(2 )SCN复配草甘膦、MNSC复配草甘膦和WPN复配草甘膦的合计成本分别为69.50元、70.30元和72.40元,均低于使用单种相应灭螺药原药的成本。结论灭螺药物SCN、MNSC和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物均能有效灭螺,但综合考虑灭螺的效果和应用成本,推荐在现场喷洒灭螺中应用剂量为2 g/m~2或2 ml/m~2的灭螺药物复配草甘膦药。  相似文献   
25.
浙江省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9个县129个村,各调查县收集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调查来自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县和疫情回升县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构成比。各调查村抽取来自上述疫区人群中6~65岁流动人口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查。IHA阳性者再以尼龙绢集卵孵化结合沉渣镜检法检查粪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共收集流动人群信息3357420人,其中来自疫情未控制和疫情回升县人数303219人,占9.03%。IHA检查13898人,阳性率为2.06%(286/13898)。对276例血清学阳性者进行粪检,查出病原学阳性者7例,阳性率为2.52%(7/276)。根据来自疫区流动人群构成比及血清学、病原学调查结果推算血吸虫病血清学阳性人数约为3.35万人,病原学阳性人数约为845人。结论浙江省有血吸虫病患者输入,存在m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威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重组犬钩虫分泌蛋白抗血清与钩虫不同种、期抗原的免疫反应性。 方法 用微型垂直电泳槽进行 SDS- PAGE,以低分子量标准蛋白作参照。EL IB试验 :以重组犬钩虫分泌蛋白 - 1(Ac- r Asp- 1)或重组犬钩虫分泌蛋白 - 2 (Ac- r Asp- 2 )免疫鼠血清作第一抗体 ,羊抗鼠 Ig G- HRP作第二抗体 ,用 Western blotting发光底物试剂反应 ,全自动摄影 ,按照底片中显示带的位置测出相应分子量。 结果与结论  Ac- r Asp- 1组分为 45k Da,其免疫血清能识别犬钩虫第 期幼虫 (Ac- L3)抗原和 Ac- r Asp- 1,不与十二指肠钩虫成虫 (Ad- A)、十二指肠钩虫第 期幼虫 (Ad- L3)、美洲钩虫成虫 (Na- A)、犬钩虫成虫 (Ac- A)、巴西日圆线虫成虫 (Nb- A)抗原和 Ac- r Asp- 2起反应 ;Ac- r Asp- 2组分为 2 4k Da,其免疫血清能识别 Ad- A、Ad- L3、Na- A、Ac- A、Ac- L3抗原和 Ac- r Asp- 2 ,不与Nb- A抗原和 Ac- r Asp- 1起反应。  相似文献   
27.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0年后人群病情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地区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28.
钩虫病为WHO重点关注的“被忽视热带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钩虫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据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感染总人数约为3930万,钩虫感染率为6.12%。钩虫幼虫在人体移行发育及成虫在肠道寄生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如钩蚴性皮炎、呼吸系和消化系统症状、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重者还可危及生命。钩虫病临床表现有时可不典型或不明显,易被忽略而导致漏诊或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因此迫切需要制定诊断标准予以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9.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a japonicum)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菲律宾与印尼,中间宿主为钉螺(Oncomelania)。据估算,目前有1亿多人口和几千万头家畜受威胁,感染者近100万,感染牛20万头,其中中国血吸虫病疫情数度出现反复,局部地区疫情回升明显,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0.
尽管40多年来海群生已广泛用于丝虫病治疗,但在临床上有关其用法、作用方式、效果等一些基本和关键性的问题仍未阐明。在海群生杀微丝蚴和成虫的临床研究中,曾观察到受损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功能改善。本研究的目的是用淋巴闪烁扫描图观察海群生对丝虫病患者淋巴系统早期损害的逆转(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