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重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58例,轻型桥本患者125例;重型Graves病患者129例,轻型Graves病患者130例;健康对照组144例.人组患者及健康对照均选自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及体检健康人群,取肘静脉血,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 检测血中TGF-β1 +869T/C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桥本甲状腺炎组、Graves病组,TGF-β1 +869T/C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88、0.439,0.626、0.005;P均>0.05).重型桥本甲状腺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34.81%(55/158)、58.86%(186/316)]显著高于轻症病例组[17.60%(22/125)、43.60%(109/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040、13.026,P均<0.05).重型Graves病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21.03%(31/129)、51.16%(132/258)]显著高于轻症病例组[(13.85%(18/130)、40.38%(105/2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225、6.061,P均<0.05).TGF-β1 +869T/C基因型与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组中重型病例存在相关性,C等位基因会增加Graves病的疾病严重程度[比值比(OR)=1.546,95%可信区间(CI)=0.192 - 2.190],而T等位基因则会使桥本甲状腺炎加重(OR=1.851,95%CI=1.323~2.589).结论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重度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X线引导下乳腺立体定位活检的临床应用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173例临床不可触摸的乳腺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的临床及影像资料.23例行核芯针穿刺活检(stereotactic core needle biopsy,SCNB),其中16例活栓后行外科手术,7例随访;150例(156个病灶)行X线立体定位导丝切检(stereotactic needle localized biopsy,SNLB)1次定位成功并完整切除.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对全组病例进行分类;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66例172个病灶BI-RADS类别与病理良恶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BI-RADS 3~5类,术后病理乳腺癌49个,非典型增生8个,良性病变115个,BI-RADS 3、4、5类恶性率依次为:1.3%(1/73)、42%(37/88)、100%(11/11);3、4、5类病灶恶性率间存在差异(P<0.05),4B与4C类恶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4A类(P<0.05).结论对BI-RADS 4类以上病变进行定位活检,对部分BL-RADS 3类及4A类病变拟采用SCNB活检,对于BL-RADS 4B、4C类及5类拟行SNBL活检.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不同扩散敏感因子(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甲状腺结节定量测量诊断价值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5处结节,均采用1.5 T MR行DWI,b值分别取150 s/mm2、300 s/mm2、400 s/mm2、500 s/mm2。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组,比较同一b值时不同甲状腺结节之间以及同一结节使用不同b值时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绘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b值时ROC曲线下面积(Az),确定诊断阈值,评价筛检效能。结果 55处结节,18处为恶性,37处为良性。(1)良、恶性结节的平均ADC值在不同b值时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恶性组平均ADC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组[b值取150 s/mm2、300 s/mm2、400 s/mm2、500 s/mm2时,恶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91±0.36)×10-3mm2/s、(1.577±0.276)×10-3mm2/s、(1.450±0.268)×10-3mm2/s、(1.271±0.313)×10-3mm2/s,良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586±0.4...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管外伤的疗效。方法 35例视神经管损伤,年龄11~48岁,伤后视力无光感7例、光感10例、眼前手动5例、10cm数指2例、0.01~0.08者9例、0.1者2例。全部病例在局麻鼻内窥镜下经鼻腔开放筛窦、蝶窦,在蝶窦外侧壁或最后筛房内寻找视神经管隆凸,用电钻磨开或磨薄视神经骨管后,切除1/2周骨壁进行减压。结果 术后3个月视力:0.6~0.9有15例,0.5有2例,0.2~0.3有4例,0.1有3例,0.08有2例,0.04有1例,0.02有1例,无光感7例。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鼻腔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管外伤效果良好,较其他途径手术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75.
目的在已建立"血红蛋白释放试验HRT"的基础上,研究肿瘤患者的HRT情况。方法同时比较研究全血中红细胞和从中分离出来红细胞的HRT(简称"两种红细胞的HRT"),做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第1次电泳后停电一段时间,再进行第2次或更多次电泳。观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情况,同时加入了定量因素。结果各种肿瘤标本都有"两种红细胞的HRT",梯带强度可有不同。本次标本中,游离红细胞梯带相对最强的是肝癌、胰腺癌、胃癌,最弱的是鼻咽癌、甲状腺癌、皮肤癌。全血红细胞的梯带强度普遍较弱,变化相对较小。结论肿瘤患者标本中的血浆因素可能影响全血中红细胞的梯带释放。不同肿瘤其血浆因素可能不一样,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创面感染耐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的因素,并探讨其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7月骨科患者创面感染的42株铜绿假单胞菌,经药敏试验鉴定结果分为敏感组23株和耐药组19株,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从外膜通道蛋白(OprD2)丢失、主动外排机制、金属酶的产生3种不同耐药机制探讨耐药性的产生。结果骨科患者创面感染的4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9株对亚胺培南耐药,23株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45.2%,19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9.5%、94.7%、78.9%、89.5%和73.7%;其中耐药组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敏感组;耐药组OprD2相对含量为(2.34±0.88)%,明显低于敏感组的(6.34±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组可存在OprD2蛋白的丢失;纸片协同试验在耐药组检测出6株产生协同效应,产生金属酶,敏感组出现1例;耐药组中氰氯苯腙(CCCP)存在时MIC值下降3/4的有3株,存在主动外排系统,敏感组中不存在。结论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做好临床检测,同时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复杂,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开发新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沧州市传染病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门诊随访3年以观察肿瘤复发率、远端转移率、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4%,与对照组的13.04%相当(P>0.05)。门诊随访3年,观察组肿瘤复发率、远端转移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联合索拉非尼口服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近期疗效,降低患者体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取传统经皮立体定向硬通道颅内钻孔外引流术,观察组45例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处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疒间伴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8例成人部分性癫疒间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舍曲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癫疒间发作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3、6及12周末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 <0.05),治疗第3周末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第6和12周末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第12周末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2.35%和82.35%,对照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9.41%和76.4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后两组癫疒间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均能有效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疒间伴发抑郁障碍,二者疗效一致,均不影响癫疒间发作频率,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疒间伴发抑郁障碍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0.
闭锁综合征(Locked in syndrome)又称去传出状态(defferented state),临床少见,现临床成功救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