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JNK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JNK的水平.方法 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C组)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组(D组)(n=6).各组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4、6及8周后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并行脊髓背角p-JNK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D组及DC组大鼠注射STZ后4周机械痛敏形成,并维持至本实验观察时间终点注射STZ后8周.与注射STZ前及C组大鼠MW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大鼠注射STZ4周时,脊髓背角磷酸化IN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增加,注射STZ后6周及8周,脊髓背角磷酸化TN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增加增加明显,与注射STZ前及C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JNK的激活,可能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糖尿病大鼠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方法 SD大鼠25只,2月龄,雌雄不限,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 mg/kg以制备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取造模成功的10只SD大鼠作为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组(DM组),另取10只同月龄SD大鼠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于注射前(T1)、注射后2、7、14、21、28 d(T2~6)时称量体重,取尾静脉血0.1 ml测定血糖水平,于T1、T3~6时测定大鼠右后爪机械缩足反应阈值;注射28 d时麻醉大鼠,取L4.5脊髓制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小胶质细胞补体受体3(CR3)的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T2~6时血糖升高、体重下降,T4~6时机械缩足反应阈值降低,T6时小胶质细胞CR3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T1时比较,DM组T2~6时血糖升高、体重下降,T6时机械缩足反应阈值降低(P<0.01).结论 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3.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of SP600125 on both MWT and TWL of rats after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 of the sciatic nerve. Methods 40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ized to deride into 5 groups (n=8). Rats in group SP5 received SP600125 5 μg after CCI; rats in group SP25 received SP600125 25 μg after CCI; rats in group SP50 received SP600125 50 μg after CCI; rats in group DMSO received 2% DMSO 10 μl after CCI; rats in group Naive received SP600125 50 μg without sciatic nerve injury. SP600125 was dissolved in 10 μl 2%DMSO solvent. On the 7th day after CCI, MWT and TWL were determined with yon Frey filaments and thermal radiation apparatus repectively after 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of SP600125. Results 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certain dosage of SP600125 could attenuate the established mechanical allodynia and thermal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CCI rather than normal rats. Conclusion 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certain dosage of SP600125 could attenuate the established mechanical allodynia and thermal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CCI.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小神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腹腔注射丙戊茶碱(propentofylline,PPF)对其的影响,以探讨脊髓小神经胶质细胞在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e,STZ)诱导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的痛过敏糖尿病大鼠中取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Ⅱ组,n:10)和PPF治疗组(Ⅲ组,n=lO),另取10只同月龄大鼠为空白对照组(Ⅰ组,n=10).Ⅲ、Ⅱ组在第28天后分别每天腹腔注射10 mg/kg的PPF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一周.于注射STZ前、注射STZ后2 d、7 d、14 d、21 d、28 d、35 d测量大鼠体重并取尾静脉血测定血糖;注射STZ前、注射STZ后7 d、14 d、21 d、28 d、35 d用von Frey丝测定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MWT);注射STZ 35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脊髓的补体受体3(CR3)变化情况.结果 与Ⅰ组相比,注射STZ后2 d Ⅱ、Ⅲ组血糖显著增高(P<0.01),注射STZ后35 d Ⅱ、Ⅲ组体重明显轻于Ⅰ组(P<0.01);MWT的变化:与Ⅰ组相比,注射STZ后28 d、35 d Ⅱ组和Ⅲ组MWT明显降低(P<0.01);与Ⅱ组相比,注射STZ后35 d Ⅲ组MWT升高(P<0.05).注射STZ后第35天检测大鼠脊髓的CR3变化:与Ⅰ组相比,注射STZ后35 d Ⅱ、Ⅲ组明显增多(P<0.01);与Ⅱ组相比,注射STZ后35 d Ⅲ组CR3明显减少(P<0.01).结论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小神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形成;腹腔注射PPF可扭转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采用射频热凝毁损腰交感神经节,观察大鼠外周神经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方法 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Ⅱ组)及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组(Ⅲ组),另选择10只同月龄健康大鼠为正常对照组(Ⅰ组).Ⅲ组大鼠在X光机介导下行右侧L3,L4椎旁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分别于0周、4周时,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外膜血流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ve velocity,MNCV),4周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腓肠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与Ⅰ组比较,0周时Ⅱ组和Ⅲ组MNCV降低(P<0.01);射频热凝后4周Ⅲ组较Ⅱ组MNCV升高,但仍较Ⅰ组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0周时Ⅱ组Ⅲ组神经外膜血流量降低(P<0.01);4周时Ⅲ组神经外膜血流量高于Ⅱ组(P<0.01),与Ⅰ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髓鞘排列均匀,轴突内可见形态正常的线粒体;Ⅱ组脱髓鞘明显,髓鞘板层排列紊乱、断裂、肿胀;Ⅲ组脱髓鞘程度明显减轻,髓鞘板层局部排列紊乱、空泡形成.结论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外膜血流量,促进受损外周神经超微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用研究。方法用20μmol/ml,40μmol/ml,60μmol/ml,80μmol/ml,100μmol/ml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48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判定凋亡细胞。荧光染色进一步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升高,细胞的增殖能力随之下降,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AO/EB染色亦观察到,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高,处于晚期凋亡的细胞随之增多。结论大黄素可抑制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7.
闫哲  杨斯琪  黄慧 《西部医学》2021,33(10):1557-1560
【摘要】 女性生殖功能受多种内分泌腺体的影响,尤其是甲状腺。经典观点认为无论是甲状腺激素(TH)水平异常,还是单纯的抗甲状腺自身抗体(ATA)升高,均可对女性生殖系统带来不良影响。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随着卵泡液(FF)中也存在TH及相关抗体的观点被证实,有学者推测,靶器官中的激素及抗体才是影响生殖功能的“元凶”。因此,探测卵泡液中的激素及抗体水平可能对预测女性生殖功能,尤其是辅助生殖的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的表达.方法 雄性SD大鼠88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2组(n=44):假手术组(SH组)和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CCI模型.各组取8只大鼠,于CCI前、CCI后1、3、5、7、14 d时,测定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于CCI前、CCI后1、3、5、7、14 d时,各取6只大鼠测定背根神经节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结果 与CCI前比较,CCI组CCI后各时点TWL降低,p-JNK表达增加(P<0.01);与SH组比较,CCI组CCI后3、5、7、14 d时TWL降低,p-JNK表达增加(P<0.01).结论 背根神经节JNK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一侧PTMC,6例左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左侧PTMC,5例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右侧PTMC。PTMC结节为质地较硬的细颗粒状,灰白和灰黄色,边界模糊,浸润至甲状腺实质内部,部分呈纤维化,部分则似纤维瘢痕样。肿块直径范围0.2~0.9 cm,小部分多发,大部分单发。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前诊断困难,通过明确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可提高疾病诊断确诊率,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和致病菌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培养阳性诊断本病,已不能达到快速、早期诊断的要求,漏诊和误诊较高。本文对我院5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变化趋势,为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