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19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0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大鼠心肌细胞阴离子交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带3样蛋白(AE3)在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并对其生物学意义作初步的探讨。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酶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技术研究带3样蛋白在心肌细胞的定位,第一抗体为红细胞带3蛋白单克隆抗体。结果:免疫化学酶染色显示带3样蛋白存在于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膜及膜的皱褶或折入处,免疫荧光法显示带3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了心肌细胞膜和肌纤维模纹结构的部位。结论:阴离子交换蛋白(AE)免疫  相似文献   
62.
患者女性,60岁.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半年入院.病人自1997年8月始,受凉后反复咳嗽、咳痰,痰量少,偶呈脓黄痰,上楼时有气促感.无咯血、发热、盗汗及心前区疼痛,能平卧入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下肺支气管肺炎",经静滴"先锋霉素Ⅴ、西力欣"及口服"氨茶碱、克咳胶囊"后咳嗽、咳痰减轻,但气促感仍明显.  相似文献   
63.
哮喘豚鼠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Fas表达及药物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哮喘时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与Fas表达的关系及药物地它们的影响。方法:应用地塞米松(DM)、雷公藤甲素及氨茶碱(AM)干预哮喘豚鼠,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RT-PCR及原位杂交检测FasmRNA表达。结果:哮喘组Eos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应用DM、TP、AM后均显著增加。正常豚鼠Eos可检测到FasmRNA表达,不同Eos表达差异不显著。哮喘组FasmRNA明显减少,以低密度  相似文献   
64.
正常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纯化、分离与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1.082~1.100)分离外周血Eos,离心前细胞悬液预先与fMLP37℃孵育10min。纯化的Eos分别在加入或不加入细胞因子(IL-3、IL-5和GM-CSF)的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传统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Eos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15.8±53)%和(64.3±6.4)%。预先用fMLP孵育Eos使分离Eos纯度(96.5±1.8%)显著增高(P<0.01),回收率(68.4±71)%无明显变化(P>0.05)。Eos体外培养存活2~3d,加入细胞因子可使Eos存活时间延长6d以上。结论:fMLP可有效增加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Eos的纯度。分离的EoS可用于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65.
66.
老年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the elder,MOFE)是指老年人(≥60岁)在器官老化和患有多种慢性病基础上,由某种诱因激发,在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序贯或同时衰竭,肺部感染是MOFE的首要诱因[1].本文前瞻性研究了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并发MOFE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情况,评价了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系统(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评分)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7.
背景: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已经被应用于免疫治疗的研究中。 目的:构建Der p 2真核表达载体,并证明能在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中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5-05/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呼吸疾病研究所完成。 材料:C57BL/6小鼠;plambd-Der p 2购自美国HESKA公司;pCI-neo质粒为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呼吸疾病研究所保存。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将原核表达质粒plambdDer p 2携带的Der p 2全长cDNA切下,重组到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中,然后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以未转染质粒和转染空白载体pCI-neo的树突状细胞为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①pCI-neoDer p 2重组质粒结构鉴定。②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检测Der p 2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测序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中携带了Der p 2的全长cDNA序列,且与Gene Bank序列完全一致。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重组质粒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能表达Der p 2 mRNA和Der p 2蛋白。 结论:成功构建重组Der p 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其转染树突状细胞后,能有效地表达于树突状细胞中。  相似文献   
68.
69.
加强管理 完成重大科研项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医学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烧伤早期损害发病机理及创面愈合机理研究”,于1992年立项,1997年10月结题。本项目分两部分,烧伤早期损害发病机理的研究,主要由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完成,创面愈合机理的研究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烧伤研究所承担...  相似文献   
70.
钱桂生 《新医学》2005,36(8):483-485
1引言 自1967年Ashbaugh等首先对成人ARDS进行描述性报道以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对ARDS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对ARDS的命名、定义逐渐规范,对其发病机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