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PKH 26荧光标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PKH26体外荧光标记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方法 培养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按PKH26标记程序进行标记后培养,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分析,观察标记后人MSCs生长状态、荧光强度变化和传代培养效果。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标记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标记后MSCs呈红色荧光,标记率达100%,体外连续传代培养7代后,荧光标记细胞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荧光标记细胞百分比逐渐减低。PKH26标记MSCs的生长形态、生长活力、nucleostemin、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表达及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不发生改变。结论 PKH26荧光标记人MSCs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该方法对MSCs转归、可塑性及MSCs移植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血清外体(exosome)内fibulin-1蛋白分子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Exosome沉淀法提取胃癌细胞及胃上皮细胞上清、胃癌患者及体检健康人血清exosome;western blot、ELISA法检测exosome内fibu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并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结果胃癌细胞及其上清exosome内fibulin-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胃上皮细胞及其上清exosome;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内fibulin-1的表达水平(31.94±16.92)μg/mL明显低于体检健康者(47.16±17.27)μg/mL(P=0.045);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内fibulin-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是0.727 5,95%可信区间(CI)为0.569 4~0.885 6,cut off值为43.19μg/mL,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75%。结论血清exosome内fibulin-1分子有望作为胃癌诊断的潜在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3.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光子嫩肤技术对国人的嫩肤效果。方法:采用IPL Quantum SR光子嫩肤仪对86例患者分别进行5次治疗,并于每次治疗后3周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经过5次治疗,对面部色素性疾病的有效率为85.9%,对毛细血管扩张的有效率高达97.4%,对眼周细皱纹、毛孔粗大和皮肤质地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58.1%、75.0%和88.4%。未发现有瘢痕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光子嫩肤技术是国人进行嫩肤治疗的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和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36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用RT-PCR检测CD133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蛋白质的表达,分析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CD133 mRNA表达阳性率为胃癌组织66.7%(24/36),癌旁组织为1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状态相关,低、未分化组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分化状态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5.
[摘要]目的: 研究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切体(hucMSC exosom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细胞的修复作用。方法: 在体内,建立大鼠I/R模型: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缺血30 min后取消结扎恢复灌注,与此同时,尾静脉注射hucMSC exosome。在体外,建立大鼠H9C2(2 1)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细胞于无血清低糖培养基中缺氧(5% CO2/93% N2)24 h后,用含hucMSC exosome的高糖10% FBS培养液复氧24 h。采用MTT法、TUNEL法、心肌酶谱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等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况。结果: 在体内,心肌细胞经I/R损伤后,hucMSC exosome与hucMSC处理组较PBS处理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值均下降;TUNEL结果显示,前两组较PBS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在体外,心肌细胞经H/R损伤后,MTT实验表明细胞增殖显著减弱,hucMSC exosome作用后,TUNEL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结果分别显示受损心肌细胞凋亡以及膜电位下降明显减少。结论: hucMSC exosome能有效抵抗心肌细胞因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6.
目的:采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块裸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及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反复接种传代于BALB/C裸鼠皮下形成的皮下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采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将其粘贴于裸鼠胃壁,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及转移情况。结果:“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人胃癌组织块原位移植成功率为100%,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00%,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发生率为83%,腹腔积液形成率为50%。结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能成功地建立人胃癌组织块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并能很好地重现胃癌患者的临床转移过程,可为胃癌的临床研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57.
58.
Nanog是维持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关键转录因子。Nanog在分化的细胞中表达逐渐降低或缺失。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Nanog异常激活,并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Nanog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肿瘤干性以及肿瘤免疫逃逸等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临床研究证据提示Nanog在肿瘤患者中异常高表达,可作为预后评估的独立指标。本文就Nanog在肿瘤中的作用、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两种海洋生物活性药物BA-TPQ和FBA-TPQ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四唑氮蓝(MTT) 法测定不同浓度BA-TPQ和FBA-TPQ对BGC-823细胞的生长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A-TPQ和FBA-TPQ对 BGC-82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A-...  相似文献   
60.
背景:建立一种既可以大量制备,又能保存并保持较高活性的饲养层是胚胎干细胞培养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冻存复苏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取ICR小鼠13.5 d胚胎,用胰蛋白酶分步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对冻存复苏后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形态、生长曲线、贴壁率、细胞化学染色及支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特性等进行观察。 结果与结论:复苏后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传代30 min时80%以上细胞贴壁,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化学染色AKP、PAS、POX阴性,能长期支持人胚胎干细胞传代生长。提示此方法所获得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复苏后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可为人胚胎干细胞扩增提供稳定、优质的饲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