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科自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用0.1%糠酸莫米松霜(艾洛松,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生产)对121例特殊部位(柔嫩部位)的皮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入选病例标准:121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就诊者,①年龄不限,男女不限;②面部、腋窝、外阴等部位的皮炎、湿疹;③患者或孩子家长同意参加试验,并愿意与医生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的皮肤病;②已知对治疗药成分有过敏反应;③入选前7d内及治疗中应用其它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及H1受体拮抗剂;④有糖尿病、柯兴综合征等内分…  相似文献   
22.
口腔梅毒疹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3.
摘要:目的:研究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e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MSC)及其突变肿瘤细胞F6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的表达及启动子区域甲基化。 方法:用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CR)技术对FMSC及F6细胞系DAPK 基因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对甲基化产物测序鉴定。 结果:DAPK基因在FMSC中表达而在F6中不表达。通过MS-PCR检测证实F6中DAPK基因发生甲基化,FMSC中DAPK基因发生未完全甲基化。 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可能是促使其基因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在FMSC突变成F6肿瘤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建立sall4稳定转染的HGC27细胞株,为sall4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MV6-entry-sall4及pCMV6-entry质粒转染至HGC27细胞,48 h后加入终质量浓度600 mg/L的G418 抗生素进行药物加压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株,通过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sall4的表达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sall4的HGC27细胞株,稳定转染细胞株中sall4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载体组。结论: 本实验成功筛选出sall4基因过表达的稳定转染胃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25.
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他扎罗汀是一种新型的受体选择性维A酸类药物犤1犦。其治疗银屑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KC)的分化异常,改善KC的过度增殖,促进炎症消退犤2犦。为进一步验证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笔者用他扎罗汀凝胶(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治疗了1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为2001年10月~2002年1月在上海市12家医院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115例。病人平均年龄45岁(18~65岁),病程6个月~20年。皮损面积占整个体表的2%~30%。靶皮损基线评分:斑块肥厚程度…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检测含有IQ模体的Ras GTP酶活化蛋白1(IQ motif-containing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1, IQGA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对29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进行IQGA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检测,分析胃癌与癌旁组织IQGAP1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IQGAP1的表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者的为75.9%(22/29);胃癌组织IQGAP1的表达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均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胃癌组织中IQGAP1的表达可作为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离纯化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外体(exosome),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 收集人骨髓MSCs培养上清,采用超滤及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exosome,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SDS-PAGE电泳初步分析exosome蛋白质组成,western blot检测exosome包含的相关蛋白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CD44、CD29等。 结果 骨髓来源的MSCs能够分泌exosome,电镜下呈椭圆或碟状的囊泡结构,直径约40~100 nm。exosome内含多种蛋白质成分,具有MSCs膜脂质成分,能与PKH26脂质染料结合,并表达MSCs表面黏附分子CD44、CD29。 结论 人骨髓MSCs能够分泌exosome,采用超滤及梯度离心法可以成功从MSCs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exosome,MSCs分泌的exosome具有MSCs的胞膜及胞质蛋白组分。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人骨髓MSCs来源exosome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8.
分子诊断学课程是一门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课程,是医学院校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分子诊断技术基于他的前瞻性、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法医学等领域,其临床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确切诊断,而且还能确定个体归于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的分期分型、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因此分子诊断学基本技术与技能的训练直接决定培养医学检验学生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并能创新应用。为顺应时代潮流,分子诊断学课程实践环节也逐步从理论课中游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课程的性质和当前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尤其是实践环节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克隆人骨髓间质干细胞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ity,member4)基因,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PNL-ING4.方法:提取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s)总RNA,经RT-PCR扩增出ING4cDNA,克隆至PMD19-T载体,选择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NL-ING4,用双酶切、基因测序进行鉴定.结果:RT-PCR产物为750 bp的条带,双酶切和基因测序正确.结论:成功从hMSCs克隆了ING4基因并成功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PNL-ING4,为进一步研究ING4基因的作用与抗肿瘤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FoxP3(Forkhead Box P3)基因在小鼠T细胞的表达情况,以及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对小鼠CD4^+CD25^-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FoxP3 mRNA表达情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FoxP3腺相关病毒载体,体外转染CD4^+CD25^-T细胞,通过细胞增殖试验观察转染CD4^+CD25^-T细胞功能变化。结果:CD4^+CD25^-T细胞较CD4^+CD25^-T相比高水平表达FoxP3基因mRNA,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转染后的CD4^+CD25^-T细胞对CD3单抗的刺激呈低反应性,并且能抑制新鲜分离CD4^+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FoxP3基因转染的CD4^+CD25^-T细胞在体外具有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