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叶轮设计对叶轮式人工心脏溶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人工心脏的叶轮设计对血泵溶血性能的影响 ,笔者设计加工了叶片角和叶片数分别为(2 0° ,6 )、(30° ,6 )、(40° ,6 )、(30°,5 )和 (30°,7)的五个对数螺线等角叶轮 ,并基于不同扬程和流量下的体外溶血试验 ,探讨了叶轮设计参数与血泵溶血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从而系统地评价血泵各设计及运行参数对溶血破坏的影响 ,获取了血泵最佳设计参数及运行工况点等重要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血泵采用叶片角为 30°的六叶叶片 ,进出口压力差 10 0mmHg ,流量 4L/min时 ,其对血细胞破坏最小。  相似文献   
72.
叶轮泵辅助小公牛血液循环62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自制叶轮泵作在体评价,在小公牛身上进行左心室辅助实验。血液从左心房经血泵输送到主动脉,血泵流量调节为总流量的50%左右。术前及术后连续检测动物的生理及血液生化参数。结果显示,叶轮泵能有效地辅助血液循环和恢复自然心脏的功能,并对动物的血液及器官功能不造成明显损害。一头小公牛在存活62天后因右前腿受伤内出血引起败血症死亡,尸检未发现血管或血泵内有严重凝血及血栓。实验证明叶轮血泵的血液相容性和机械可靠性已达到中、长期使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胚胎干细胞株,为探索胚胎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移植后在体内的分化、迁移及整合提供细胞模型。方法构建含Neo抗性基因质粒pCX-EGFP-Neor并用脂质体转染胚胎干细胞系ES-D3,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株。细胞计数检测其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酶组织化学检测碱性磷酸酶(AKP)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SSEA-1)并观察其体外分化能力。结果该细胞株可在体外形成拟胚体及各种形态的成熟细胞且均可发出绿色荧光。该细胞株的倍增时间约为12h,G0/G、G2/M、S期分别为22.16±2.03%、18.46±1.54%、59.38±5.76%。倍增时间和细胞周期与未转染GFP的ES-D3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碱性磷酸酶(AKP)和SSEA-1呈强阳性表达。结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稳定表达GFP的胚胎干细胞株,且其生物学特性未受到GFP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人胚胎干细胞建系及体外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胚胎干细胞源自囊胚内细胞团 (innercellmass,ICM ) ,能无限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状态 (保持完整的、正常的染色体核型 )的细胞。它可分化为来源于 3个胚层的多种细胞。这种特性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热潮 ,并取得了飞速发展。本文就人胚胎干细胞建系及体外培养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76.
南京鼓楼医院于1931年成立“社会服务部”,为中国大陆较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院之一。本文以南京鼓楼医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基于AGIL模型,建立以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指导,以志愿者为服务主体的 “1234”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并从缺乏认知与宣传、缺乏专业人才、志愿者管理及项目化推进有待加强等方面,提出了对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以昆明白小鼠胎鼠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细胞,观察其不同接种密度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克隆生长情况及分化率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首先进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选取2~5代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待其至对数生长期倒掉或吸掉培养基,加入含10mg/L丝裂霉素C的细胞全培养液5mL,置37℃,体积分数0.05的CO2饱和湿度温箱中培养二三小时,在6孔板中加入0.1%明胶包被,放置30min以上,倒掉或吸掉含丝裂霉素C的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清洗5遍,尽量除去丝裂霉素C,加入2mL0.05%的胰蛋白酶消化细胞,镜下观察,当细胞间出现裂隙,细胞变圆时(约2~4min),立即加入等量的全培养液终止消化,并用吸管反复吹打,使之成为单细胞悬液,在细胞计数板中央放置专用的盖玻片,用玻璃虹吸管吸取细胞,让虹吸管在盖玻片上或下侧的计数板凹槽处流出悬液,至盖玻片下被液体充满为止。用细胞计数板计算活细胞数,并分别按3×108、5×108、1×109L-1密度接种,机械法平均分人胚胎干细胞克隆,5个克隆/孔接种于不同密度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观察克隆的生长情况及分化率,分化率=(完全分化克隆数 部分分化克隆数)/(完全分化克隆数 部分分化克隆数 未分化的克隆数)。结果:胚胎干细胞克隆在3×108L-1密度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极易分化,贴壁48h后无生长,72~96h分化率(98.0±2.0)%;接种于5×108L-1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后,胚胎干细胞生长与分化共存,贴壁后48h部分克隆生长,下次传代前分化率分化效率为(30.0±5.0)%;在1×109L-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胚胎干细胞克隆贴壁后48h即开始生长,分化率为(1.0±0.2)%。3组之间分化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昆明白小鼠胎鼠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细胞,1×109L-1可以起到促进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管病变在全脑血管造影术( DSA)的分布及伴随疾病情况,并观察并发症,以及DSA在ICVD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ICVD患者的DSA资料,按缺血类型分为脑梗死(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所有患者经头颅3D-TOF和颈部血管彩超筛选,经DSA检查最后诊断。同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伴随疾病情况。结果99例ICVD患者中,88例经DSA检查确诊存在血管病变。99例患者共存在252处病变,占前三位的为颈内动脉( ICA)、椎动脉( VA)以及大脑中动脉( MCA)。同时共存在121处分叉部病变,占前三位的为ICA、VA以及颈外动脉( ECA)。 TIA中伴随前三位疾病为高血压(HTN)、2型糖尿病(2DM)以及高脂血症和肾功能不全;CI中为HTN、2DM以及高脂血症。并发症共发生10例,最多的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5例;严重的为TIA和CI各1例(出院时未造成任何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颈动脉系统血管病变在ICVD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血管分叉部易出现病变。在ICVD发病高危因素以HTN居多,其次为2-DM、高脂血症。 DSA手术严重并发症极少,能提供更全面血管信息,为进一步制定ICVD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此检查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9.
蚊虫是地球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生物之一。蚊虫传播的疾病主要有疟疾、淋巴丝虫病和蚊媒病毒病3类。在我国蚊虫传播的蚊媒病毒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等。蚊虫不仅传播疾病,还骚扰人类,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1例B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40~73(62.40±10.50)岁。分析术前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情况、术后病理分型、细胞生长方式、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等。结果 平均术前观察时间(381.10±278.28)d,影像学病变最大径5~27(10.27±6.34)mm。表现为不规则形态的异质性磨玻璃样病变8例(72.7%),纯磨玻璃样病变3例(27.3%);有血管征象10例(90.9%),空泡征8例(72.7%),支气管征1例(9.1%),胸膜征3例(27.3%),毛刺/分叶征9例(81.8%)。术式包括亚肺叶切除10例和肺叶切除1例。术中冰冻病理明确诊断为BA的有5例(45.5%)。术后病理分型包括8例远端型BA和3例近端型BA,病灶最大径为4~20(8.18±5.06)mm。8例(72.7%)病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特征性的双层细胞结构,10例(90.9%)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