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德国小蠊钠离子通道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小蠊在医学与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和危害性促使人们对其进行广泛的化学防治,但随之产生严重的抗性.该文以德国小蠊钠离子通道抗性即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为主题,重点论述了德国小蠊kdr抗性的发现历史、分子与进化机制,扼要介绍了钠离子通道结构特征、kdr突变的功能研究方法以及近期所取得的代表性研究结果.此外,概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及结果对德国小蠊防制、抗性监测与治理等的理论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一种微型化的植入式脑起搏器;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充分利用高性能的外围芯片,例如nRF905、TPS76030、MG-12232等,并结合单片机内部资源;从而使该系统具有精度高、性能好、体积小和功耗低等特点,满足了帕金森病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寻找一种既精确又简便的间接测量方法。方法 应用神经网络技术检测叶轮式人工心脏的输出流量。采用电机功率和转速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元,流量作为输出元的网络结构,通过反复训练、测试,使网络掌握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够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根据输入得到相应的输出。结果 应用神经网络检测人工心脏输出流量能够达到一定的精度(误差<5%)。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确,在实际测量中避免引入传感器探针,降低装置的复杂性,减小了感染的机会,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姜黄索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β25~35处理分化后的PC12细胞,同时应用姜黄素进行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及代谢状态,采用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Aβ25~35处理24h后,PC12细胞活力显著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姜黄素(5~20μmol/L)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仅以20μmol/L Aβ25~35处理相比,5μmol/L姜黄素 20μmol/L Aβ25~35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Aβ25~35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姜黄素对其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关于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初诊中高危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疗效(NCT04061876)的单臂、开放性临床试验患者,一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淋巴亚群尤其是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的动力学特征。方法:前瞻性观察本院23例采用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的中高危a GVHD患者的疗效,同时监测其淋巴细胞亚群和MDSC的变化特征,并与20例allo-HSCT后无a GVHD及23例采用激素一线治疗的a GVH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3例中高危a GVHD患者采用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后28 d的CR率为78.26%(18/23)。治疗28 d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9+T细胞(P=0.08)含量低于治疗前,而研究中监测的其他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与难治性a GVHD患者相比,CR患者外周血中CD4+CD29+T细胞呈下降趋势。治疗28 d后,a GVHD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P=0.03)及CD8+...  相似文献   
66.
摘 要 目的: 比较复方益母草口服液与益母草颗粒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160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终止妊娠,排出孕囊后观察组给予复方益母草口服液20 ml,po,tid,对照组给予益母草颗粒5 g,po,bid,疗程均为5 d。观察比较两组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和流产用药前后的血红蛋白值。结果: 两组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出血量大于月经量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服用药物5 d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在减少出血量,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方面比益母草颗粒的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继发耐药的机制。方法:用富集突变PCR(Mutation–enriched PCR)分析46例初治有效且维持≥6个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EGFR20外显子T790M突变,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疗效、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的相关性。结果:46例患者进展期外周血标本中,T790M突变率为39.13%(18/46例),明显高于治疗前标本中5.88%(2/34例)。T790M突变阳性者中位PFS为16.4个月(95%CI:10.83~17.47),野生型患者中位PFS10.2个月(95%CI:10.2~13.47)(P=0.6139)。结论:研究表明T790M突变与EGFR-TKIs继发耐药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存在动态变化,与疗效和生存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X)调节单核细胞功能的机理。方法依据本课题前期的研究方法获得外周血单核细胞,并用不同浓度LBP-X(0.000、0.312、1.250、5.000 mg/mL)诱导培养。中性红和MTT实验分别分析LBP-X诱导单核细胞的吞噬和增殖作用;同时,LBP-X诱导单核细胞分泌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并检测;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BP-X诱导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分子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结果 LBP-X增强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P0.05,P0.01),且增加单核细胞溶菌酶、TNF-α和IL-6的分泌(P0.05,P0.01),但对单核细胞增殖没有影响(P0.05);LBP-X增强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P0.05,P0.01)。结论 LBP-X激活单核细胞,且可能增强单核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VDDR)ⅠA型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CYP27B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VDDRⅠA型的2例患儿(患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①分析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治疗、转归及随访结果等。②对2例患儿检出的新突变,采用MutationTaster、SIFT、PROVEAN、Polyphen-2等蛋白质功能预测软件,预测该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性。按照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制定的《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对该基因新突变致病性进行分级。③通过比对8种灵长类及100种脊椎动物CYP27B1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判断新突变位点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④利用Rosetta软件,对CYP27B1基因新突变后编码蛋白质建立同源3D模型,分析突变前、后蛋白质结构。本研究经首都儿科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首都儿科研究所SHERLL2020003)。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患儿1、2均为男性患儿,年龄分别为5岁7个月和1岁8个月,分别因为"双下肢畸形3年"及"走路始步态不稳8个月",于病例收集医院住院治疗。②入院查体:身高均低于同性别、年龄健康儿童,均存在肋下缘、双膝关节外翻,双下肢呈"X"型。患儿1存在方颅畸形、"鸡胸"、肋骨"串珠"样改变。③入院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钙、磷均降低,25-羟维生素D3[25(OH)-D3]稍低(患儿1)或正常(患儿2),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均明显升高。腕、膝关节X射线摄片检查均可见尺、桡骨干骺端先期钙化带不规则,放射冠征、杯口征等佝偻病特征性改变。④基因检测:患儿1存在CYP27B1基因c.1358G>A与c.184C>T复合杂合突变;患儿2存在c.1325_1326insCCCACCC纯合突变,均遗传自其父母,被确诊为VDDRⅠA型。⑤治疗及随访:对2例患儿采取骨化三醇及钙剂口服治疗后分别随访15个月和22个月,佝偻病相应症状、体征好转,出现追赶生长,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恢复正常,可见干骺端光整。⑥新突变致病性及其分级:CYP27B1基因c.184C>T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http://www.hgmd.cf.ac.uk)中尚未收载,为新突变。采用MutationTaster、SIFT、PROVEAN、Polyphen-2蛋白质功能预测软件分析发现,该新突变具有致病性;根据《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新突变被判断为可能致病性突变。⑦新突变位点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分析:对CYP27B1基因该新突变位点编码蛋白质序列,在8种灵长类及100种脊椎动物中的保守性分析发现,该位点高度保守。⑧新突变前、后编码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采用Rosetta软件对CYP27B1基因c.184C>T突变前、后编码蛋白质同源3D模型发现,该位点突变后,第62位氨基酸由组氨酸突变成酪氨酸后,增加了与第491位苏氨酸残基的极性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编码蛋白质结构变化。结论对于血钙、磷均降低,伴有PTH升高,25(OH)-D3非明显降低患儿,需考虑VDDRⅠA型可能,应采取CYP27B1基因检测确诊。如果CYP27B1基因c.184C>T突变后续被HGMD证明是新突变,则本研究将丰富CYP27B1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