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体躯分布和亚细胞分布。方法利用不同体躯和不同亚细胞的AChE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德国小蠊雄成虫的AChE在头部、胸部及腹部的活性分别占总活性的56.9%、19.5%和23.6%。德国小蠊的AChE在头、胸、腹间的活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96,P〈0.05),头部AChE的活性显著高于胸部和腹部(P〈0.001),德国小蠊亚细胞AChE的总活性和比活力按大小排列依次为:线粒体〉微粒体〉胞质溶液〉细胞核及细胞碎片。结论德国小蠊的AChE在头部、胸部、腹部均有分布,但头部活性最高,占整体活性的50%以上。亚细胞分布显示德国小蠊AChE在线粒体里分布最多,约占总活性的50%。  相似文献   
262.
目的介绍有害生物防治业(PCO)如何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的监测与防制,为日后国内大型保障活动提供病媒生物防制经验。方法对PCO企业进行筛选招标,对中标企业进行培训与演练,并对其服务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结果 PCO企业全面参与奥运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取得理想效果。结论探讨出一种由政府出资,卫生行政部门对PCO企业进行管理、组织、协调、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其进行培训及技术指导,并制定各类技术方案;PCO企业进行实施的大型活动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63.
大肠癌中P2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鑫  聂绍发  徐晓  钱坤 《九江医学》2003,18(2):63-65
目的:通过检测P21基因表达,以探讨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大肠癌组织(20例)、癌切缘组织(20例)、大肠腺瘤(10例)、炎性息肉(20例)、炎性溃疡(10例)、血吸虫病(6例)及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0例)同步检测P21基因蛋白。结果:P21蛋白除了正常大肠粘膜中无阳性表达外,在癌组织、癌切缘组织、腺瘤、炎性息肉、炎性溃疡及血吸虫病肠粘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00%、10.00%、40.00%、15.00%、10.00%、16.67%。癌组织阳性率与其他组织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21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病变部位、患者的年龄和DUKE’S分期均无关(P>0.05),但高、中分化腺癌合并后阳性率与低分化及粘液腺癌合并后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21基因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4.
人工心脏血泵驱动电机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泵机合一结构的人工心脏叶轮血泵驱动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该控制系统取消位置传感器 ,采用反电势进行位置检测控制 ,结果使血泵可靠性提高 ,性能改善 ,长度缩短 ,连接线减少 ,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65.
为了研究能够长期置入主动脉瓣环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研制出直径21毫米重27克可植入的主动脉瓣膜泵.装置包括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转子由驱动磁钢和叶轮组成;定子装有带铁心的电机线圈和出口导叶.装置被置於主动脉瓣位置,所以不占用额外的解剖空间.血泵能像自然心脏一样直接将血液由心室输送到主动脉,不需要连接管道和旁路,因此对自然生理循环的干扰可以减到最低.血泵流量由最大到零周期变化.血液动力学测试表明,当血泵转速为17500转/分钟时,可以产生流量5升/分钟、压力增益50毫米汞柱的血流;同一转速下,当流量为零时,血泵能保持主动脉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266.
267.
根据三元解析设计方法设计加工的血泵叶轮叶片 ,具有对数螺旋线形状。为研究不同的叶片数和螺旋角对溶血的影响 ,制作了两组共 5个叶轮。第一组叶轮具有不同叶片数 ,第二组叶轮具有不同叶片角 ,分别进行溶血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叶片数为 6 ,对数螺旋角为 30°的叶轮溶血指数最低。这一结果同国外研究者推导泵最佳效率的理论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68.
植入式叶轮全人工心脏的原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装置具有一个两端均有输出轴的直流电机,左、右叶轮直接固定于输出轴上。有两个介于电机壳和泵壳之间的密封盒,每个密封盒内部都有磁铁——磁性流体结构,提供转子的非摩擦密封。由于不同的压力与流量比率,开式叶轮分别为混流型(左)和轴流型(右),两者都用新的三元理论的解析方法来设计,其扭曲的叶片形状由轴向螺旋线和径向对数螺旋线组合而成,以便减小血细胞的速度变化,降低泵中的雷诺切应力。随着电机周期性地改变转速,左泵和右泵同步地射血,产生符合生理条件的脉动流。泵输出通过改变电机平均电压来调节。两个泵的流量平衡是由叶轮泵的自动调节特性来实现的。根据叶轮辅助心脏的离体和在体试验结果,可知叶轮全人工心脏的溶血指标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269.
体外模拟心血管系统血液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人工心脏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的血液动力学作用机制.根据弹性腔模型建立了一套能反映血液动力学特性的体外血液循环模拟实验装置,测试血液动力学参量与心室后负荷(即外周力R和动脉顺应性C)以及每搏心输出量Vs,心动周期T和心室收缩时间间隔Ts,前负荷等六个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改变六个参量中的某一个参量而固定其余参量,测试这个参量对动脉血压及流量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与生理情况和数学模型分析相符合。压力和流量波呈脉动性,与真实生理波形相似。整个模拟装置能够反映血液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70.
应用CFD研究叶轮设计对人工心脏泵内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溶血是叶轮血泵常见的一种血液破坏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是血液的动力学行为。本研究针对基于流线型设计的叶轮血泵和一种直叶片血泵,应用CFD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溶血实验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流线型叶轮血泵内的流动模式符合流线型设计理论,与直叶片叶轮血泵相比,它的溶血较小,更符合血液动力学要求。可以认为,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流线型叶轮血泵具有更好的血液相容性,不容易造成血液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