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疗效及手术技巧。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治疗的197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无周围器官损伤,无大出血、气胸,无感染、尿漏等并发症。随访24~36个月,除1例输尿管狭窄,予以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后好转,余均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狭窄。所有患者术后肾功能及肾积水均不同程度改善。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处理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2.
103.
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FA)后兔肝VX2肿瘤炎性带及局部肿瘤进展(LTP)的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建立兔肝VX2肿瘤RFA动物模型,于RFA后1(A组)、3(B组)、7(C组)、14天(D组)行增强CT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时期炎性带及LTP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炎性带强化于RFA后第3、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明显减低;动脉期LTP表现为消融灶旁新月状、结节状异常强化影;延迟期D组炎性带CT值较LTP减低(P<0.05)。结论 兔肝VX2肿瘤RFA术后增强CT表现与病理表现一致,能准确反映RFA术后不同时期炎性带和LTP的血供特点及变化;RFA术后早期炎性带与LTP的增强CT表现存在重叠,RFA术后CT增强随访宜在炎症消退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4~12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和语言交流功能分级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断及分型明确,年龄在4岁以上能够配合检查的脑瘫患儿318例(痉挛型双瘫132例、四肢瘫27例、偏瘫32例、不随意运动型54例,共济失调型41例、混合型32例),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GMFCS)、手功能(MACS)、交流功能(CFCS)的分级。用Spearman′s相关系数分析不同类型脑瘫的GMFCS、MACS和CFCS中每2个分类系统间的相关性和总的关联。结果脑瘫类型不同,GMFCS、MACS和CFCS三种功能分级系统的功能级别分布也不同,痉挛型双瘫、偏瘫的总体功能障碍最轻,而痉挛型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功能受限最严重。三个功能分类系统的相同分级的总一致性为39.31%(125/318)。三种功能分级呈中度相关,在不同脑瘫类型间的相关程度也不同。GMFCS水平与MACS水平在四肢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相关性最高(rs四肢瘫=0.95;rs不随意=0.93,P<0.05),在偏瘫患儿中不具相关性(P>0.05)。GMFCS水平与CFCS在偏瘫和四肢瘫儿童高度相关(rs偏瘫=1.00、rs四肢瘫=0.82,P<0.05),但是在双瘫患儿中不具相关性(rs=0.15,P>0.05)。MACS与CFCS在四肢瘫和混合型患儿的相关性最高(rs四肢瘫=0.86和rs=0.82,P<0.05),但是双瘫和偏瘫患儿中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脑瘫类型不同,三种功能分级系统的功能级别的分布不同,且三种功能分类系统在不同脑瘫类型的相关性也不同,其联合应用可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提供更全面功能框架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5.
搏动流叶轮泵同Polystan搏动泵的溶血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制搏动流叶轮血泵同丹麦产Polystan搏动泵连接到双通道血动力试验台两个完全相同的模拟循环系统上,以同样的流量(2L/min)和压力(平均100mmHg,40mmHg搏动量)输送新鲜抗凝猪血。每隔半小时抽血化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以此衡量血泵的溶血率。3小时内,自制搏动流叶轮泵的溶血率平均值约为Polystan搏动泵的1/13左右,说明自制搏动流叶轮泵的溶血率较低,能长期辅助或维持实验动物或病人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手术前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实施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拟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应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围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内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测定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收缩压及心率变化的情况,评定患者的术中疼痛程度,比较两组的住院情况、综合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医疗费用明显短(或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围术期间观察组患者对综合护理质量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时间段的收缩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0级疼痛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Ⅲ级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Ⅰ级和Ⅱ级疼痛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前后的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小患者心率和血压的波动,有利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治疗的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同位素131I治疗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同位素131I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水平)及甲状腺重量的变化,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此外对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的TSH、FT3、FT4及甲状腺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TSH、FT3、FT4及甲状腺重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综合护理质量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乏力、甲状腺部位发痒、白细胞降低 、甲减,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同位素131I治疗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8.
步文广  钱坤  王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12-231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的关系。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分析狭窄脑动脉的分布规律,根据其狭窄程度分组,同时测定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35例阴性,61例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组Hcy浓度平均为19.26(14.79~26.13)μmol/L,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组11.60(8.8~15.11)μmol/L]/L(P<0.05),Hcy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4.126,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可能与Hcy水平升高有关。且随着Hcy值增高脑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且狭窄程度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09.
瘦肉精克伦特罗残留检测免疫芯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3-溴丙酮酸介入治疗大鼠肝癌模型早期疗效的评价。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瘤块种植法建立肝癌模型,种植术后10d随机分为动脉灌注3-溴丙酮酸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介入术前1d和术后第3天行MRI检测肿瘤体积和表观扩散系数(ADC),术后第3天处死大鼠,病理分析肿瘤坏死率。结果14只大鼠完成介入手术(A=10,B=4)。介入术后第3天A、B组肿瘤平均体积为:482.98±103.88mm^3和255.04±148.30mm^3,A、B组肿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465);介入术后第3天A、B组肿瘤平均ADC值为(15.15±5.20)×10^-4s/mm^2和(7.57±0.53)×10^-4S/mm^2,A、B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24)。肿瘤坏死率:A组7例为Ⅲ级坏死,2例为Ⅳ级坏死和1例I级坏死,B组4例均为Ⅰ级坏死,治疗后A组肿瘤平均坏死率明显高于B组(P=0.005);肿瘤病理分级与术后ADC值呈正相关(r=0.897)。结论3一溴丙酮酸对大鼠肝癌模型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MRI测量肿瘤治疗后早期体积变化不能反映其疗效,尽管ADC值可评估3-溴丙酮酸对大鼠肝癌介入治疗的早期疗效,但尚须进一步研究确立其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